〔關鍵詞〕 教師;親和力;鑒賞力;幽默感;寬容心
〔中圖分類號〕 G423.0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3(A)—0023—01
在新課改中,我們積極倡導教師要主動和學生交朋友,倡導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能夠暢所欲言,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學到知識,而且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成為學生的朋友,搞好課堂教學呢?
教師應具有親和力
親和力是基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對教師提出的基本要求。筆者認為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親和力。
1. 微笑。微笑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體態語,具有極強的暗示性和感召作用,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今天,更需要教師把微笑送給每一個學生。學生都有追求成功、展示自己的愿望,學生取得一丁點進步,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贊賞。
2. 贊語。贊美是一門藝術,教師如何贊美自己的學生呢?一是贊其所長。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值得教師稱贊的閃光點,可贊揚學生字寫得好、歌唱得好,也可以贊揚學生樂于助人,更可以贊揚學生作業質量有了進步,學習成績有了提高。二是贊其所想。教師應常與學生談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所思所想,對學生切合實際的建議意見,應及時給予肯定和支持。三是贊其所好。人各有所好,學生健康的興趣愛好如能得到教師的支持,一定會備受鼓舞。
3. 問好。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要尊重他人。身為人師,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如果學生不主動向我們問好,我們就主動地用自己的行動來給學生做個示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真知,學會做人。
教師應具有鑒賞力
羅丹說:“世界上處處有美,只是缺少發現。”的確如此,教師如果從課文中發掘出美來,才能夠引領學生進入美文世界。鑒賞力是一種特殊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能在細微處見不凡,在枯燥處見生動,在精妙處見新穎。只有教師發掘出所教課文的美,才能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美。
教師應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展示,也是教師教育機智與創新能力的展示。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充滿了魅力,學生在開懷大笑中接受的知識,往往記憶深刻。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加強語言修養,使自己的語言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呢?首先,要向一些語言大師學習,學習其幽默的語言技巧。其次,應廣泛涉獵,博采眾長,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最后,要注意生活的積累和對事物的觀察。作家孫犁曾說:“對生活的浮光掠影,不會產生幽默,對生活的淡漠也不會產生幽默。”因此,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斷提高自己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培養機智和敏捷的作風,是提高幽默感的重要方面。
教師應具有寬容心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但是,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居高臨下的位置而過分嚴厲,使學生只能被迫接受而屈服。那些“吃軟不吃硬”的學生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而與教師對抗。豈不知,在很多時候,教師的寬容能夠化作一股力量,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從而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寬容不但是一種仁慈和關愛,更是一種信任和激勵,如果一個學生被認定不可救藥,教師不去關愛他,那么就會一步步走向更糟糕的地步。因為同學看不起,老師看不上的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所以教師應該對他們備加關注。但是,寬容并不等于縱容。其實,寬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寬容應該因人而異,因事而別。作為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心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