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剖宮產同期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方法46例足月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作為觀察組,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46例足月妊娠單純性剖宮產產婦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兩組產婦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術后并發癥及住院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同期行剖宮產治療足月妊娠產婦子宮肌瘤,安全可靠,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 子宮肌瘤;剖宮產;同期手術;剔除術;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6-153-02
子宮肌瘤是中青年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良性腫瘤。近年來,伴隨我國女性婚姻年齡及觀念的改變,平均妊娠年齡增長,子宮肌瘤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妊娠婦女合并子宮肌瘤者并不少見,發病率甚至高達妊娠女性的1%,妊娠婦女剖宮產后子宮肌瘤多難以自愈,需長期隨診或二次手術治療,近年來剖宮產同期行子宮肌瘤剔除術逐漸被各級醫院報道。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對我院46例合并子宮肌瘤的妊娠女性行同期剖宮產及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6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及46例正常產婦均為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行剖宮產手術治療產婦。46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產婦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9.2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5例,孕齡36~41周;子宮肌瘤漿膜下肌瘤27例,肌壁間肌瘤17例,黏膜下肌瘤2例;術前超聲測量肌瘤直徑0.6~4cm,平均(2.4±0.42)cm;單個肌瘤39例,多個肌瘤7例。46例單純妊娠產婦年齡23~37歲,平均28.7歲;初產婦40例,經產婦6例,孕齡36~41周。兩組間年齡、初經產比例及孕周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法
患者常規術前準備,在硬膜外+腰麻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術,手術均采用下腹部橫切口,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對照組常規方法手術,切開子宮下段肌層約2cm并向兩側撕開約10cm,破膜,取胎,手取胎盤后將子宮娩出腹腔,擦凈宮腔,暴露子宮區切口,自術者側用1號合成線連續扣鎖全層縫合子宮切口,將子宮還納腹腔。觀察組先行剖宮產術,取胎,手取胎盤后將子宮娩出腹腔,擦凈宮腔,暴露子宮區切口,然后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肌瘤位于黏膜下者經黏膜下剔除子宮肌瘤,位于肌層及漿膜下者縫合子宮切口后剔除子宮肌瘤,采用縮宮素于肌瘤周圍封閉注射,確保子宮收縮狀況良好,然后剔除肌瘤,切口選擇及剔除方式與非妊娠期肌瘤剔除相同。術后兩組患者均腹部壓砂袋6h,連用縮宮素3d,抗生素5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24h陰道出血量(術后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及子宮復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11.5軟件,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方χ2檢驗,檢驗水準取P<0.05。
2結果
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術中出血量、術后出血量、平均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子宮復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近年來伴隨社會婚育狀況的變化、婚育年齡不斷增高,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有研究顯示[1],我國育齡婦女子宮肌瘤發病率可高達25%~30%。子宮肌瘤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如期待療法[2]、藥物治療、高品電磁波治療,但對于各種類型的子宮肌瘤,手術治療仍然是安全可靠、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近年來,產婦的平均年齡提高,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產婦并不少見,有報道稱妊娠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約占全部產婦的1%左右。因為一大部分產婦需經剖宮產手術分娩,在此過程中同時行體積較小的子宮肌瘤剔除術無疑在理論上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但考慮到手術安全性及部分子宮肌瘤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剖宮產同時是否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目前尚有爭議。
妊娠期子宮屬非正常生理狀態,在妊娠期,子宮壁血管豐富,容易出血,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容易導致難以控制的出血。同時,胎兒取出后子宮會發生收縮,子宮的收縮使子宮壁增厚,硬度增加,對子宮肌瘤瘤體的判斷及切除范圍的選擇帶來一定的難度。為增加妊娠安全,有學者建議分期治療,如術后子宮肌瘤非手術治療無效,可二次手術治療,不主張同期行剖宮產及子宮肌瘤剔除術[3]。另一種認為妊娠時子宮肌瘤邊界大多清晰,較易分離,如未分離則影響子宮收縮、增加盆腔感染機會,且再次手術增加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故主張剖宮產時同時行肌瘤剔除術[3]。
近年來,原來越多的臨床醫生選擇同期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減少患者二次手術的風險,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我院近年來參照其他醫院的治療模式,對較小的子宮肌瘤行剖宮產同期手術治療。在對46例產婦的觀察中發現,剖宮產同期行子宮肌瘤剔除術,除手術時間較對照組延長外,術中出血量及預后情況同單純剖宮產的產婦并無顯著性差異;雖然1例患者術后因低鉀發生了腸梗阻,但和子宮肌瘤剔除并無相關性;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剖宮產同期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治療中切實可行,但病例選擇及術中的手術技巧仍要進一步探討,應不斷探索手術的適應證并嚴格遵循,提高手術及妊娠分娩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26.
[2] 崔滿華,趙淑華. 圍絕經期子宮肌瘤的期待療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3):130.
[3] 唐良萏,卞度宏.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J]. 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15(2):65-66.
[4] 張秋桂. 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86例臨床分析[J]. 華中醫學雜志,2009,33(3):150-151.
(收稿日期: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