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化學教師賦予的使命
我國未來的教育趨勢,是著眼于發展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著眼于提高勞動者技術水平,改變當前的教育格局,完成新世紀的教育任務,教師界的考驗尤為嚴峻。培養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個主要課題、當今素質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而教師資源的優化,綜合素質的提高,專業知識的加強,是全面改善基礎教育的主要任務。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在當今世界的許多領域都有著與其密不可分的關系,如人口、能源、環保、糧食等方面。因此,許多教育專業人士預言,化學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心”學科是必然的,化學教學相較于其他基礎教育學科逐漸突顯其優勢。這給廣大的中學化學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如何把握好這一時機,迎接時代的挑戰對化學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二、中學化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任務
為適應國內教育的改革,就必須提高化學教師的綜合素質,當前的他們必須學習的主要內容是:
(一)改變教育觀念,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現代教育要放眼于未來,要著眼于社會的需要,同時也要適應個體的需求;要培養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要引領學生如何求知,創新,發展,因此以往很多的教育方法,理念已經落后于時代了,化學教學首當其沖,教師要學習新的教育理念,要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愛好學習的興趣進行探索。
(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化學知識內容不斷更新,化學老師更要不斷地應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的手段充實自我,了解當今化學領域的發展,不斷的學習新的化學知識。。
(三)掌握新的教育資源,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化學教學中,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日常的教學,是信息化時代發出的紅色信號,它能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隨著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渠道去學習,更好的掌握新時代的教學手段,能自己設計、制作教學課題,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四)學習教育科研知識,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化學教師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能手,更要有豐富的科研精神,強烈的科研意識。要懂得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研知識,學會選擇一些有啟發思維的課件,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教法和學法的實踐和創新,并進行總結和討論。這不僅不會浪費教學時間,還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五)增強人文精神,促進教學的哲學化。如果我們把教學比作一臺戲,教師就是演員,講臺就是教師盡情展現的舞臺,其實這是以往過于傳統的教育思想,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教師除了是演員外,還要扮演一個觀眾的角色,同時也認為學生除了是觀眾外,還應該是這臺戲的參與者,由此可見,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維,讓學生有興趣的聽取教學知識,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一些人文知識,增強自我表現的人文精神,包括政治,歷史,地理領域的研究,改變自我教學的風格,豐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的藝術首先是談話的藝術。”教師課堂上的言談舉止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是否愿意認真聽講,參與課堂中來,化學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我語言的表達能力,充實課堂外的一些知識,比如目前社會的潮流走向啊,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知識變得更加靈動,惟有如此,化學教師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具感染力。
三、中學化學教師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積極參加各種教學知識培訓活動。結合自身的教學知識進行資源整合,提高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局組織的教學培訓。通過集中、強化學習,使教師不斷深化自己的教學知識,因此,各級教育機構尤其是學校要提供一些教育舞臺來鍛煉化學教師。
(二)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專題講座及教學競賽。參加校內的科研活動,縣區級或市級科研活動,積極投入到教師基本技能競賽以及聽取有關教育教學的專題講座等。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在觀摩學習的同時,還要善于思考和總結,將領悟的新知識整合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三)自學。目前國內各級教育機構針對培訓化學教師的活動并不多,因此,要使自己不至于掉隊,大部分化學教師還是要靠自學,當今社會,自學仍是化學教師繼續教育的一個主流趨勢。
(四)走進社會,化學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社會經歷,結合當今的社會環境,適時的引導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進行素質教育。
四、中學化學教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這里主要談談教育部門組織的規范培訓。
(一)教育部門監管不力。組織者組織各級培訓活動以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其出發點是好的,但培訓過程往往是心猿意馬。培訓之初,領導都蒞臨現場進行演講,指導工作,但隨后便銷聲匿跡,不見人影,這種走馬官花式的態度實不可取。
(二)負責授課的教師勤懇精神值得表揚,但過于形式化的舉措令人大為嗟嘆。筆者在參加過的各種培訓活動中就看到,諸多教師在起初針對上課缺勤,遲到,曠課,不交作業累計達到一定程度給予的不及格措施,到最后無論考試結果如何依舊讓其過關,這種走過場的途徑實在不值得提倡。
(三)部分培訓教師對培訓目的認識不清,這也是現今教育不利的一面,很多教師認為,自身的教學知識已經足夠,不需要接受教育機構組織的培訓,如此這斑,都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
(作者單位:江西靖安第三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