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體育舞蹈作為一項體育運動,融體育、藝術、娛樂于一身,對提高身體的機能、形體姿態、靈敏性、協調性、柔韌性等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人身心健康的發展具有獨到之處,同時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我國被人們所接受。近年來,以體育舞蹈為主要內容的健身娛樂場所遍及全國各地。體育舞蹈已被教育部列為高校體育課程和素質教育手段并納入教學大綱。目前,體育舞蹈在許多高校如火如荼地進行,是深受大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大學生身體發育已接近成人,體能發展幾乎達到本人最高水平。男生追求英俊健壯的體格,講究舉止的風度,力求瀟灑;女生追求婀娜豐韻的體態,講究舉止的端莊,力求健美。如果在大學有計劃、有目的地從事體育舞蹈教學,特別是在沒有條件開設音樂欣賞課的高校,借助體育課堂上的體育舞蹈能起到文體并茂的效果。
二、體育舞蹈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
(一)體育舞蹈能改善大學生的身體形態
體育舞蹈練習者的姿態是舒展挺拔的,跳舞時始終要保持抬頭、挺胸、收腹、立腰、肩放平、膝放松、大腿和臀部夾緊上提的姿態。這種嚴格的身體姿態要求,符合體育美學原則(姿態美)。合理地進行體育舞蹈運動,通過優雅的姿態練習,使身體各個部位和肌肉得到協調、勻稱的發展。增強整個軀體的協調性、靈敏性。彌補缺陷、優化姿態。合理的運動量能有效地消耗體內多余脂肪,改善身體曲線,使人體外形更加的挺拔、體態更加剛健優美。體育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能滿足大學生“愛美”之追求,并能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輕松、快樂地達到鍛煉身體、改善不正確的身體形態目的。
(二)體育舞蹈能引導大學生良好的個性發展
人的個性是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影響的基礎上,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個性的發展必須符合一定的社會價值標準的要求。健康的個性,從內部心理機制講,應是和諧發展的;從外部活動效能講,應是有高度創造性的;從倫理講,應表現為體力與智力、知識與道德、性格與才能、理性與直覺、美的體驗與美的展現等方面高度協調的發展。
體育舞蹈作為一種體育與時空藝術相結合的運動,為大學生提供了發展健康個性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體育舞蹈是多層次的結構體,由不同國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以全新的活動形式,以空間姿態和時間運動的完美融合,展現整體舞蹈藝術形象,形成各自獨立的風格體系,呈現不同個性風采。如國際體育舞蹈的現代舞,從總體上講,其風格特點是舞姿優美,舞步流暢,氣質高雅,動作規范性強,一派紳士風度;又如拉丁舞,從總體上講,音樂節奏強烈,熱情歡快,激情奔放,能培養人的韻律感和審美感。
(三)體育舞蹈能增強大學生審美能力
追求美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集服飾美、形體美、音樂美于一體的體育舞蹈可以使舞者在運動的同時產生各種審美的心理效應。在美的旋律中達到最佳心理狀態,輕松自如的舞步抒發內心情感,從而得到精神的凈化,情操的陶冶,心靈的愉悅,情感的升華。
大學生時期正處在青年中期,從人的整體發展過程看,是人生身心發展的敏感期和易變期,也是形體可塑期。體育舞蹈對他們的姿態、動作和風度等進行嚴格的、專門的訓練,可以修飾、改善和矯正身體不良姿態,塑造健美的形體。
三、體育舞蹈具有廣泛性和實用性
體育舞蹈練習形式多種多樣,運動強度可大可小。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風格的舞蹈進行練習。是一項老少皆宜,便于開展的體育運動。體育舞蹈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對各個年齡層次,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技術水平的大學生都適宜,各年級的大學生都能從體育舞蹈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蹈,從中得到樂趣,達到鍛煉的目的。因此,體育舞蹈運動有利于在高校推動和發展。
體育舞蹈實用性強,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身體的健康越來越注重。健美的體形、勻稱的身體和良好的氣質,也是用人單位比較注重的錄取條件之一。因此,在高校開展體育舞蹈,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四、體育舞蹈運動強度的選擇
體育舞蹈健身內容包括體育舞蹈的練習形式,練習時應達到的和不宜超過的運動強度,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每周運動的次數以及注意事項。練習形式主要根據目的定。例如:一般健身或改善心臟及代謝功能、防治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可選擇各種有氧舞蹈練習形式,如中三、中四、探戈、倫巴等;放松精神和軀體以消除疲勞或防治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疾病,可做放松性的舞蹈活動,如:慢三、慢四、倫巴、恰恰恰舞等。查閱有關資料得知:華爾茲最高平均心率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172.8次/分,以上四種舞蹈對健身效果明顯,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
五、結論
隨著社會的變革,學校體育教育正由單一向多元化發展,體育概念的內涵不斷擴大,它需要不斷注入時代的新內容。學校體育教育在教育人、培養人的同時,更是豐富學生文化與精神生活和完善自身的重要手段,高校做為教育的高層部分更是如此。體育舞蹈是一項高雅的運動,是適合于高校體育的理想教學內容。我們應當全面地、深刻地認識這項運動,決不能僅僅著眼于舞步本身,而應從品德、知識、技術三個環節人手,使體育舞蹈這顆璀璨的新星在高校得到健康的、科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更生.體育舞蹈(摩登舞)基礎教程.2004(7).
[2]張瑞林.高等學校教材 體育舞蹈.2005(11).
[3]宋春花.淺談體育舞蹈的價值[C].湖南體育論文集,2005.
[4] 武培英.體育舞蹈的審美價值[EB].中國國際專家交流網,2004(06).
[5]編寫組.體育舞蹈學高等學校教材[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8).
[6]李瑜.對高校體育舞蹈教學的研究[J].高校體育科學新論,1995(3).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