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是報紙的靈魂,副刊是報紙的面孔,報紙耐看主要看副刊。”在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份報紙要想吸引大 眾的眼球,不僅要憑借優秀的新聞報道,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它的副刊是否能得到受眾的認可。
一、副刊的發展狀況
中國報紙的副刊從產生以來已經經歷了百年風雨,而且已經擺脫了最初從屬于新聞紙的地位,從通俗的文藝性副刊轉變為了適應讀者多樣化需求的獨具特色與活力的綜合性副刊。
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大眾文化的興起,市場經濟的確立,報業競爭激烈展開,受眾意識的強化及其心理的轉變,報業為了適應讀者需要,進行了全方面的改革。以《人民日報》、《北京日報》、《解放日報》等為代表的全國數十家黨委機關報,從改革開放的大勢著眼,掀起了“改版”熱潮,一方面調整、鞏固、加強了原有的副刊版面,另一方面推出了一些別具特色的專刊、特刊、周刊乃至半月版式的副刊。
在這一過程中,副刊在理念、內容、形態以及數量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副刊一般是指報紙上專門刊登文藝作品、理論文章的固定版面,現代的副刊一般是指報紙上除了新聞、言論、廣告外的所有內容的綜合性副刊,其中,專周刊也屬于這個范圍內。相對于新聞稿件而言,副刊作品的題材選擇面更大,這在無形中增強了報紙與讀者之間的聯系。借助副刊吸引更多讀者的關注和參與,推動和加深報紙與讀者的良性互動,也就成為報紙副刊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
二、黨報副刊面臨的困境
(一)其它媒介的挑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報界的競爭更如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從媒體上看,我們的社會經歷了“媒體單一”到“媒體豐富”再到“媒體過剩”的轉變。現在社會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網絡、手機,眾多媒體是鋪天蓋地,如此眾多的媒體,無疑給人們造成了“信息過剩”。
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新聞得到了無以復加的強調,而作為與新聞正刊相對的副刊,卻備受質疑,從切切實實的“減副”風潮,到關于“終結副刊”的討論,副刊在承受新聞正刊所遭遇的挑戰同時,也遭受了來自新聞正刊的擠壓。
(二)報紙改版擴版的誤區
改版是當前報業競爭的基本方式之一。報紙改版的目標是對其產品功能的優化,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它將產品的內容、形式等要素資源重新組合,它是創新的外在集中表現。然而,近來報紙改版首當其沖的就是副刊的改版,更有甚者,有的報紙竟將副刊“砍掉”。
另一方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報也要面臨生存和發展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地方黨報。廣告作為報紙利潤的重要來源,成為各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報紙將副刊變為了變相的“廣告版”。
(三)文化邊緣化的現實狀況
現在,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文學藝術在現代社會里,在世界范圍內普遍衰退了,文學藝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與困境。藝術似乎確實喪失了以往擁有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藝術淪為資本的奴隸,淪為文化工廠的產品。堅守文學的傳統閱讀陣地的人日益減少。在這種文化環境中,堅守文藝性、文學性的副刊的衰弱是個必然的現象。
在這樣的背景下,副刊的生存發展受到空前的挑戰,黨報副刊也是如此。報紙的調整與改革就是個長期、經常的任務。是固守過去的傳統做法,還是作出改變和創新,關系到黨報副刊的發展前景。
三、黨報副刊發展的途徑
黨報副刊是黨報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它作為黨報的一分子,辦報的基本方針和原則是一致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它應該具有鮮明的立場、觀點和時代特征。
(一)生動活潑的寫作手法
黨報副刊是黨報的有機組成部分, 思想性也是副刊應該堅持的原則,沒有思想性的文化副刊談不上輿論引導能力。
然而,黨報副刊工作者要始終明白,弘揚主旋律不是圖解政治,不是生搬硬套。一定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學這種形式,讓副刊真正發揮陣地作用。無論文章的形式、題材,盡可能的豐富多彩,才能反映生活的萬千氣象。這樣才有可能推陳出新,不斷有新內容、新面貌呈現給讀者,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一個讀者群牢牢地團結在黨報周圍。
(二)將新聞性與文化性相結合
副刊理所當然要講新聞性,文化副刊要牢固地樹立新聞觀念,需從自身實際出發,緊密圍繞文化主題廣泛揭示各種各樣的文化現象,并且與新聞版的文化新聞報道有明顯的區別。加強新聞性為報紙的新聞延伸和深化提供更大的表達空間,這是新時期黨報副刊與時俱進的必然選擇。
新聞性作為黨報副刊的時代特征首先表現在毫不動搖地圍繞中心選題材。副刊仍然可以詩歌散文小說,卻不再繼續是文學的替代品,而是通過文學的滲透力和穿透力進行新聞宣傳的延伸和解釋,著意與現實的貼近程度,盡可能把時代進步的聲音,黨的溫暖和人民大眾的呼聲通過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
新聞性是黨報副刊的時代特征,做有新聞的文化副刊,傳播有強烈個性色彩的文化性新聞,讓新聞性與文化性和諧統一。
(三)堅持黨報副刊的貼近性與時效性
“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不是一句口號,實際上這是受眾的要求。受眾要求副刊作品必須更熱切、更真實的關注和貼近老百姓的生存空間,更敏銳迅速深刻撲捉到瞬息萬變的世態中有價值的東西。
黨報是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諸領域中的主流新聞媒體,在全國多種報紙中,中央、省、市州、縣四級黨報,對于全國的輿論引導起著主導作用。而實踐證明,黨報副刊作品越貼近群眾,越貼近生活,越貼近時代精神,就越受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參考文獻:
[1]鄭慧.報紙副刊突圍的理性路徑[J].傳媒觀察,2008(03).
[2]張乃行,薄文軍.報紙副刊必須與時俱進[J].青年記者,2008(20).
[3]楊慧宏.多媒體時代黨報副刊之應對[J].記者搖籃,2008(03).
[4]吳炯.黨報副刊轉型芻議[J].新聞采編,2008(01).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