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學是以培養(yǎng)富有個性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目的,把興趣、成功、審美.創(chuàng)造、理解、尊重和信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是師生獲得教與學的愉快體驗、身心得到和諧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然而,在愉快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很多人都誤解了其真正的含義,使愉快教學的實施遇到了阻礙。
一、誤區(qū)一:愉快教學摒棄了傳統(tǒng)的“苦學思想”
自古以來人們都用“學海無涯苦作舟”、“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古訓來勉勵學生。因此,很多人認為學習應(yīng)該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愉快教學違背了刻苦學習的思想。然而,愉快教學強調(diào)的是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積極地、愉快的心理體驗。主體認為學習是“苦”是“樂”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而主體對待學習是刻苦還是馬虎是一種行為態(tài)度。某些學生是在外界的強迫下而刻苦學習,他們會認為學習是痛苦的。然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制定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并被英語口語這門學科的內(nèi)容和語言的魅力所深深的吸引,因此能夠自覺地刻苦學習,所獲得的體驗也是愉快的。由此可見,刻苦學習所帶來的主觀心理體驗和愉快的心理體驗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還有一定的聯(lián)系。能否讓這兩者鏈接起來的關(guān)鍵就是學生的刻苦學習到底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愉快教學不是不提倡學生刻苦學習,而是不搞外力強迫的那種刻苦學習。它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種學習情景,啟發(fā)誘導學生把學習看作是一件身心愉悅的事情,這樣以來學生才會主動地刻苦鉆研、不懈努力、完成學習任務(wù)。當學生順利地達到學習目標后,內(nèi)心會產(chǎn)生成就感,并擁有愉快的學習體驗,從而使刻苦鉆研變得樂于接受或容易忍受。
二、誤區(qū)二:愉快教學會導致棄“學”求“樂”
有人誤以為,愉快教學就是一味地在課堂上唱、跳、玩、樂,讓學生玩得開心、學得有趣就行了。于是為了追求這一效果,有些教師盲目圍繞學生“樂學”這一核心,而忽略了“學”的重點,使得整個教學“樂”之有余,而“學”之不足。實際上,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自覺地始終以亢奮的情緒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要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來精心地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愛學、樂學,讓學生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種表面的、顯而易見的刺激,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和上課的興趣,那你就永遠不能培養(yǎng)起學生對腦力勞動的真正的熱愛”。愉快教學旨在讓學生在愉快的體驗中主動接受,并積極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wù)。它并不是倡導教師卸下學生身上所有的擔子,而是提醒學校和教師不要給學生增加過重的負擔。不給學生任何負擔,并單純地追求輕松的課堂氛圍,千方百計地去哄學生開心并不能真正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當前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沒有時間玩耍,而是沒有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或參與的熱情。學校不能成為限制學生身心自由發(fā)展的三味書屋,但也不是自由散漫的百草園。
三、誤區(qū)三:愉快教學只是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些學校和教師單純地認為實施愉快教學就是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在教學上加入更多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就可以了。但是,愉快教學應(yīng)該是建立在轉(zhuǎn)變教育思想和觀念基礎(chǔ)之上,去尋求更有效、愉快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學方法的翻新,或者單純地為了增加課堂的愉悅程度,隨意地在自己課堂講解中穿插一些無關(guān)的笑話。教師,首先,應(yīng)該在教學觀念和模式上將傳統(tǒng)的“填鴨式”、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改變?yōu)榛顒邮?、情景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促進學生積極的思考、主動掌握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從而愉快地學習;其次,教師的教學務(wù)必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有所偏頗,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夠得到充分的、和諧的發(fā)展;再次,教師在評價時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應(yīng)意識到教學評價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學生的學習,而并非選拔??偠灾淇旖虒W是多方面的改革,只有在觀念的轉(zhuǎn)變基礎(chǔ)上,愉快教學才能真正得以實現(xiàn)。
四、誤區(qū)四:愉快教學只注重學生樂學
許多人認為學生樂學是愉快教學的核心,但是他們卻忽略教師樂教是學生樂學的前提。學生的樂學精神極大地受到了教師樂教情緒的影響。因此,愉快教學既要重視學生樂學,又不能忽視教師樂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愉快教學中,教和學本身就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學校應(yīng)該尊重、理解并信賴教師,為教師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多肯定教師的工作,教師應(yīng)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并擁有樂觀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把樂教和樂學統(tǒng)一起來,真正的實現(xiàn)愉快教學。
參考文獻:
[1]賈國均.愉快教育經(jīng)驗選[M].科學普及出版社,1993.
[2]邱葆珍.談教學過程中的“樂教”原則[J].教育與職業(yè),2007(26).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修訂版)[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6(4).
[4]索明清.走出“愉快教學”的誤區(qū)[J].小學教學研究,2001(7).
[5]許世國.愉快教育不容扭曲[J].江蘇教育,1995(2).
[6]向玉琴.愉快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吳智娟,女,漢,重慶人,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