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出問題
隨著體育科技的迅猛發展,現代藝術體操運動如雨后春筍般受到廣大女性的追逐但是藝術體操作為奧運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以及表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我國藝術體操社會事業的中堅力量,體育院校的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承擔著我國藝術體操事業的發展責任和今后我國優秀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工作。搞好體育院校藝術體操運動員選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筆者對武漢體育學院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進行了分析,并從中提煉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希冀本文的研究能夠進一步完善和開拓現有的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領域。
二、體育院校對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指標——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
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可分為三級選材,而現階段我國高等體育院校的藝術體操專項學生運動員的選材因其來源特殊性、責任特殊性和目標特殊性不能被劃分在這三級選材中,究其原因,在于這批學生是有一定訓練基礎的、具有一定藝術體操潛質和愛好藝術的苗子。因此,這些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的選材與普通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相比既有相融性又有特殊性,在對武漢體育學院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指標的調查中發現,要辨證地掌握好包括年齡、形態和機能、身體素質以及心理條件等的選材指標。
首先,年齡范圍是選材過程中不可或卻的考慮因素。一般說藝術體操運動員在14~15歲時就可初露鋒芒,但要想在世界重大比賽中名列前茅,成為較成熟的運動員,要到16~18歲左右。但是,針對體育院系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來說,她們多在18歲左右,已經沒有明顯的年齡優勢,因此在對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中,年齡已經不是重點要考慮的因素,這一點可以從武漢體育學院招收藝術體操運動員的考核指標中可見一斑。
第二,外貌及身體形態特征是藝術體操運動員選材的重要客觀條件。藝術體操項目一項只有女子參加的奧運項目,是以優美為其主要特征的,因此運動員漂亮的外貌及健美的身體形態會為創造優秀的成績帶來最初的良好的“印象分” 。作為藝術體操運動員,為應對以后的畢業壓力和省級及以上的大型比賽依然對外貌餓身體形態特征有較高的要求。調查發現,武漢體育學院在招收藝術體操運動員時,這一指標所占的權重較大。
第三,身體素質水平是優秀藝術體操運動員所必備的內在條件。國際藝術體操的技術發展,要求運動員具有最佳的柔韌素質、高度的靈巧性和協調性,較好的速度和爆發力以及高度的平衡能力和節奏感,并具有演員一樣的表演能力和表演風度。作為藝術體操運動員,年齡和外貌等外在條件已經不具有絕對優勢了,但較高的身體素質水平則決定該運動員將來的發展潛力和與同等水平運動員的競爭力,因此,全面的身體素質應作為選拔人才時甚為重要的指標來看待。走訪調查表明,武漢體育學院已經將身體素質作為甄選藝術體操運動員最為重要的指標來衡量,足見,身體素質水平這一指標的重要性。
第四,心理品質已逐漸成為選材者重視的選材指標。眾所周知,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是比賽取勝的關鍵之一。作為難美項群的藝術體操則更需要很好的心理品質,但調查顯示,武漢體育學院在進行藝術體操運動員選材時,這一指標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心理素質指標應作為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的重要考察指標,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的選材工作應更加細致周詳。有研究證實,藝術體操運動員的神經類型最好是活潑型的,它既能興奮又能自我控制,學習掌握動作比較快又比較穩定,性格開朗活潑,氣質高雅文靜。此外,運動員還應具備刻苦頑強的意志品質,有很強的自信心,敢于表現自己。反之,那些神經類型極不穩定,過于興奮激動,不善于自我控制的,或者是那些四平八穩、反應遲鈍的人,都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選手。因此,心理素質應在各體育院系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得到更為重視的選材指標,以便為今后的藝術體操從業人員和參賽者提供更有競爭力的條件。
第五,血型作為一項選材的生理指標已斬露頭角。在對武漢體育學院5名藝術體操教師的調查訪談中發現,該院在選材時基本沒考慮到血型這一生理指標。據查閱,國外相關分析已初具規模,我國的該指標發展仍處在較低水平,因此,在今后的藝術體操專項運動員選材中應更加全面考慮。
三、小結
體育院校藝術體操運動員是我國藝術體操運動員的一支重要的后備軍。體育院校要培養出高水平、高質量的藝術體操運動員,選材無疑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為此,本文試圖通過以個案研究為突破口,找出我國體育院校藝術體操運動員選材指標中存在的現實問題,通過個案到一般,提出具有針對性強的對策。誠然,本文所研究的內容,所涉及的范圍較廣,因而,需要更多的同仁參與其中,才能夠不斷優化我國體育院校藝術體操運動員的選材體系。
參考文獻:
[1]吳冬梅.關于血型與職業能力相關性的實證分析[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3(1).
[2]騰青,姚峰.體操運動員的氣質特征與選材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8.
[3]徐本力著.二十一世紀中國競技體育[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4]齊家玉,刁在箴,李紅艷.藝術體操運動員形態選材新闡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校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