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讓西醫“束手無策”的患者,用中醫的方法居然“妙手回春”;很多似乎要“大動干戈”才能治療的疾病,通過辯證施治往往“化為玉帛”。
在許多外國人看來,中醫和中國功夫一樣神奇——一些讓西醫“束手無策”的患者,用中醫的方法居然“妙手回春”;很多似乎要“大動干戈”才能解決的疾病,通過辯證施治往往“化為玉帛”。
中醫發源于黃河流域,經過幾千年臨床實踐的檢驗證實確有明顯療效,因而受到了我國人民的普遍歡迎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我國醫藥保健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將帶各位讀者一同走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程氏針灸、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和蔡氏脈象的神秘世界。
程氏針灸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以砭石治療疾病,成為針灸的最早起源。在被公認是中醫理論最早成體系的經典論著《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中藥方劑共十三章。而記載的針灸處方卻達四百余方,《內經》的下篇《靈樞》更因詳細論述針灸而被稱為《針經》。可見,針灸學是中醫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程氏針灸,源自我國著名中醫針灸學家程莘農教授。他是針灸界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中國針灸國際培訓事業的開拓者之一,也是程氏針灸創始人,被稱為中醫針灸泰斗。其成長、治學、治病、育人、養生均有其獨到之處,其程氏針灸的特色備受行業尊崇,其學生、門人眾多,各領風騷。
程氏針灸第二代傳人是程莘農之子程紅鋒,第三代傳人為程莘農之孫程凱。他們均頗有建樹,繼承并發揚了程氏針灸。中醫世家,三代針灸,精研學術,惠渾于民,匯成程氏針灸百年奇談。
程氏針灸強調理、法、方、穴、術的結合,每個環節上都有獨特的認識與經驗,具有豐富的學術內涵和極高的學術價值,但在中醫針灸日益不受重視、政府投入日益減少的今天,如何更好地繼承發揚卻是一個難題,特別是技術的傳承,更需要在言傳的基礎上,不斷的身教,這在現有的體制中難以得到足夠的支持。
可喜的是,程氏針灸的繼承者們已經開始了可貴的嘗試。以程氏針灸為基礎,率先創辦了國內首家中醫連鎖醫療服務機構——大誠中醫,并在北京、上海開展了程氏針灸的臨床、培訓與推廣工作,這為程氏針灸的繼承與發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繼承與發揚程氏針灸的規劃。
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
“捏筋拍打療法”歷史悠久,最初源于北魏時代,距今有1400年的歷史。“捏筋療法”與按摩同出于我國古代的“導引按蹺”之術。而“拍打療法”則和《醫宗金鑒》中的“振梃”療法同源。但該療法最初由誰發明,現已無從考證。
“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源于清朝山東蓬萊,創始人葛獻寶,他多年習武,精通少林拳,在易筋經拳術的基礎上,鉆研出一套按摩正骨手法,用于療傷健體治病。第一代傳承人葛占鰲,闖關東到錦州,幫人療傷治病,葛氏按摩在當地遠近聞名。第二代傳承人葛長海系統整理療法,使之成為一種醫學治療技術,并正式命名為“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第三代傳承人葛鳳麟繼承和發揚了這一祖傳的絕技,他多次舉辦大范圍的培訓班傳承這一傳統療法,并出版了《捏筋拍打療法》等書籍和教材,到第五代葛少俠和張葛傳承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捏筋療法”是憑著醫者的雙手,利用捏、揉、摳、拿,點、撥、刮、劃,搓、壓、滾、掐、搖、擺、抖、抓等不同手法,在患者身體的一定穴位、脈位和肌肉筋腱上進行治療,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拍打療法”是利用獲得國家專利的“少林達摩易經拍”,作用于患者的十二經絡和十二皮部上,進行輕重不同而有節奏的拍打,從而達到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
通過葛長海和葛鳳麟的努力,“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已經在國內外得到一致認可,享有較高聲譽:他們曾經為董必武、賀龍、胡耀邦、朱镕基等歷屆國家領導人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外國領導人進行治療。解除病痛。現在世界各地如日本、新加坡等都有葛氏傳人。
“葛氏捏筋拍打療法”具有療傷健體的實用價值和非常珍貴的歷史保存價值。如今葛鳳麟依然在世紀壇醫院骨科工作,他要為傳承和發展這一古老的絕技做出貢獻。
蔡氏脈象
中國民間傳統脈相這一絕技最早可追溯到西晉時期。王叔和為創始人,是中國著名的醫學家。他融匯名家成果并結合實際撰寫出了傳世之作《脈經》醫書,脈相技藝從此由其后人代代相傳。時至清末,后人王孝勤又將此真傳脈相傳于其女王秀榮。王秀榮將此絕技帶入夫家,后傳給其子蔡孟田。
中國脈相在民間有深厚的基礎,百姓認可度很高。這一絕技經過他40年余年的實踐總結,反復驗證,科學垂成,在發揚前人傳統的基礎上又做出了大膽的創新,使其更加體現出:方法簡便、無需貴重設備和高昂的醫療費用、可隨時隨地進行工作、早發現、早預防的特點。它彌補了醫學臨床診斷手段的不足,且無損傷、無痛苦,操作簡單,使測試者易于接受。國外對這一技藝十分欣賞。蔡氏傳人曾應瑞典、希臘、意大利、德國、荷蘭、俄羅斯等各國邀請講學交流,反響強烈。
中國脈相準確可靠,可對人體50余種疾病進行預測,如:心腦、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統及運動器官等疾病、臟腑功能、遺傳基因等。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疾病信息可以及早地尋找到。另外,它針對醫學診斷的局限性,將人體的遺傳基因及人一生的疾病、事業順逆全面清楚地推斷出來,是全方位多視角的預測手段,實用價值與歷史價值非常珍貴,可謂:寸關尺明臟腑強弱,經絡中知一生禍福。
程氏針灸、葛氏捏筋拍打正骨按摩療法、蔡氏脈象都是傳統醫學的精華,其中前兩項還被列入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08年,中醫首次走進了奧運會。針灸、拔火罐、推拿和按摩等中國傳統醫學的物理治療令外國的運動員、教練、官員、記者紛紛慕名而來,讓世界再一次為中醫的神奇魅力折腰!祝愿中醫能更好地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多新的治療方法和科研成果,繼續演繹“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