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校園兇殺案,舉國震痛。
兇手對“弱勢群體”孩童的殺戮世所罕見,噩耗一樁接著一樁,不斷考驗著中國人的心理極限。尤其愛護兒童更是古今中外普世道德準則的底線。即便是戰爭期間概莫能外。這個社會病了,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失去了基本的尊重。如果有一種天平可以測量生命的重量,那么在另一頭,是否達到了某一個砝碼就能將生命輕易懸空?
有專家稱,這個社會充斥了太多的戾氣,主要緣于社會正義的缺失。對此,本刊記者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車洪生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周孝正教授,他們從心理學、社會學角度闡述了案件發生的原因和社會存在的有待解決的問題。
《中關村》:短短幾十天里,校園血案接連發生了六七起。不管兇手的作案動機和心理如何不同,但至少在弒童這一點上,他們是相同的。是什么使他們接連復制作案手法?
車洪生:事件的誘因非常復雜,比如有些人心理抑郁,存有不滿,但沒有發泄渠道,看到其他人作案后就會主動地去模仿。弒童案以前也發生過,但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效仿。上世紀80年代,一個外地人來北京上訪。求告無門后,在北京地鐵站將一個小學生推下了站臺,幸好被一個警察及時救起,兇手又將警察推下了站臺,正趕上列車經過,警察受了重傷。這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案件。向英雄致敬,警察周怡成了人們的關注焦點,但事件的起因被人們忽視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人們積累的不滿越來越多,作案手法相互模仿的可能就越來越大。
媒體也有一部分責任,過分渲染作案情節、對案件輕描速寫都不好。媒體應該正面地引導社會輿論,把注意力從事件的本身轉移開,更多去關注如何防止事件的發生,讓有心理問題的人有一些渠道去發泄不滿。同時,要對傷害孩子的行為施以強大的輿論壓力,讓他們深受道德的譴責。
《中關村》:聽聞有些行兇者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人們態度除了憤恨還有一絲同情。近期還發生了諸如農民工“開胸驗肺”事件、村民告政府“被精神病”事件、趙作海案等。這類人群的心態如何疏導?
車洪生:要對弱勢群體給予更多的關注。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原來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中。一直對農民利益關注不夠,加上城市中的弱勢群體沒有充分地享受到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成果。主要表現在各種資源的分配不平衡。諸如教育、社會保障等,要加以改善。但是,平衡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怎樣用社會、組織和個人的力量來克服不平衡帶來的惡果,需要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從整個社會到具體的個人都要對此付出代價,我們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不管怎樣,就弒童這件事來說,是慘無人道的,絕對不能同情。
《中關村》:事發后,一些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希望案件秘而不宣或減少曝光度,排斥媒體采訪,這樣做的結果是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人們對事件的恐慌度增加了。政府應持怎樣的負責任的態度?
車洪生:政府首先要直面面對,分析事件背后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解決問題不能就事論事,遮遮掩掩,否則治標不治本,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發生。提出的對策不一定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應該解決好社會發展過程中被忽視的有關公平的一些問題。
緊急面對,迅速遏制的行為制止事件的發生,是治標不治本,或者有可能顧此失彼。包括人們的心態,如何平和處理這類問題,需要有一個解決社會問題的良性機制。
另外,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念,還需要做更深入的調整。如果一個社會的價值觀念發生混亂,尤其在社會轉型期間,人們的價值觀念會發生急劇變化,從而讓事件萬象叢生。如果人們擁有比較完整的價值觀體系,此類事件就會較好地得以解決。
中國社會轉型期中,肩負著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價值觀重新整合。儒家學說有其繼承價值,社會的整體價值觀需要繼續發揚。改革開放之后的價值理念中也有一些有益的成分,但是我們沒有將其精華有效地整合。
《中關村》:嚴懲犯罪分子是不是制止犯罪的最好辦法?
周孝正:從這個事件我們可以反省我們文化的根子里的東西。暴力文化、暴力鏈條必須切斷。暴力文化的第一環節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打孩子,使孩子認為強大的就可以打弱小的,孩子將來就可能形成一種所謂權威型人格,等他們當了父母,又會打他們的孩子。現在屠殺小學生的人本來就是弱勢群體,所以只好欺負更弱的——就是孩子。現在他們到幼兒園殺孩子,將來很有可能到產房殺嬰兒。一報還一報一你們強大的欺負我,我就欺負更弱小的,所謂的暴力鏈條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暴力文化、暴力鏈條、暴力氛圍必須破除。
犯罪是社會現象,溫家寶總理說要找出社會的深層原因是很對的。你能割斷罪犯的生命,你卻割不斷罪惡。因為罪惡存在干社會之中。所以必須廢除死刑——國家暴力是罪惡的榜樣。家庭暴力是對孩子心靈的極大傷害。
《中關村》:能否再深入探討下這個事件的社會深層原因?
周孝正:追究這個系列案件的深層原因,還涉及到社會不公和司法不公的問題。司法不公表現形式很多,舉一個例子,精神病的司法鑒定就很不規范。他想殺你就不給你做精神病的司法鑒定。
而且,國家既不公平又不正義的事很多。土地拆遷問題,農民工待遇問題,工薪階層買房問題……還有三聚氰胺問題,往奶粉里放毒跟現在殺孩子有什么區別?一個慢性死。一個當即死。這些現象并列在一起,構成一個犯罪鏈條。
另外,我們應該仔細研究精神病發生的先天和后天的土壤,溫家寶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我們得思考一下,這些精神病人或準精神病人的心里為什么沒有公平正義的陽光?對這種人更加要進行人文關懷,要想辦法讓公平正義的陽光照到他們陰暗的心里。為什么沒照到?肯定有內因和外因。另外,對于不是精神病的恐怖分子也要仔細研究,他是怎樣從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變成十惡不赦的罪犯的?
現在,為了應對這些恐怖事件,我們確實加強了警力,也加強了警戒。但中國有多少警察?有多少幼兒園和學校?我們必須分析深層次原因,立足于預防犯罪。只有緩解或解決了社會深層次矛盾,才能真正預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