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關村示范區將重點制訂實施4項重大政策、大力實施“中關村示范區行動計劃”6大工程,重點推進8項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爭取全年企業總收入在2009年基礎上再增長15%以上,爭取到2012年形成千億元規模以上企業4家、百億元規模以上企業25家和一批十億元規模企業。
這一年,中關村備受關懷。
這一年,中關村凝心聚力,抓住機遇求發展,轉變方式謀突破。
蓄勢已久的中關村,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戰略的撬動下,乘勢發力,總量增,結構變,機制新。
4月22日,暴雨磅礴,但報告廳內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加快推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大會氣氛熱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劉淇強調,要緊緊抓住機遇,舉全市之力,把中關村示范區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發揮表率和示范作用。
“創造性地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建設”
2009年,中關村示范區內企業實現總收入超過12600億元,同比增長23.7%,實現增加值2182億元,占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4%,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2009年新增上市公司23家。融資額超過240億元,上市公司總數達145家,其中境內創業板上市公司19家。
記者了解到,2009年,在加快推進自主創新方面,研發和產生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中關村實現轉化和產業化,一批創新型企業做強做大,中關村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發展水平持續提升。
在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股權激勵、科技金融、政府采購等各項先行先試的改革取得顯著進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研究制定了支持中關村創新創業的稅收政策。已經國務院批準。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人員股權激勵、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教育經費列支等4個方面,在中關村開展稅收政策試點。
萬鋼強調,要深刻領會示范區建設的新要求,認識到支持示范區是應對金融危機挑戰、提升我國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探索,也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經濟持續發展動力的重要實踐。
“中關村要努力成為加速技術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高地,成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經濟發展持續動力的核心載體,成為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搶占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制高點的重要平臺,成為推動自主創新、實現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和輻射源。”萬鋼同時還給中關村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劉延東則在批示中希望中關村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在產權制度、科技金融、政府采購、人才引進、股權激勵、行政管理和建設創新環境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試力度,積累經驗,完善體制機制,立足發揮綜合性輻射帶動作用。
在充分肯定了示范區一年來在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工作和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后,劉淇繼而提出,要創造性地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建設。
一要在體制機制創新上狠下功夫。積極爭取國家部門的指導和支持,開展一批新的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形成有社會主義制度獨特優勢的科技創新機制,創造出比國外科技園區更有活力的體制機制。
他強調,要落實支持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和稅收等政策,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將中關村打造成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家基地。
二要在促進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上狠下功夫。在中關村培育和成長出一批十億元、百億元、千億元級的創新型企業;深入推進“一企一策”的扶持措施,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政策;加快推進以需求為導向的自主創新,特別要圍繞替代進口開展自主創新。
三要在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和產業化上狠下功夫。改革科技經費和產業化資金使用模式,通過股權投資方式支持一批成長性好的企業和項目:完善重大科技成果的信息篩選和評價機制,建立重大項目落地服務和審批綠色通道,做到一旦有項目,就盡快落地。
四是在引進高端人才上下功夫。力爭通過引進一個高端領軍人才團隊,帶回一批高科技專利,造就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項目,帶動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
創新行動:實施6大工程8項機制體制改革試點
2010年中關村如何走?
在建設大會上,茍仲文副市長對示范區一周年的發展建設情況進行工作報告,并部署了2010年的主要任務。并爭取將中關村示范區的建設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發展綱要。市委常委趙鳳桐宣讀《關于表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09年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突出貢獻單位的決定》和《關于印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十百千工程”首批重點培育企業名單的通知》。
據了解,201 0年中關村示范區將重點制訂實施4項重大政策、大力實施“中關村示范區行動計劃”6大工程,重點推進8項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爭取全年企業總收入在2009年基礎上再增長15%以上,爭取到2012年形成千億元規模以上企業4家、百億元規模以上企業25家和一批十億元規模企業。
記者了解到,這6大工程為加快轉化重大科技成果,扶持企業做強做大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分別是:
“十百千工程”,解答如何形成支持企業快速做強做大的模式。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針對如何促進重大科技成果在中關村落地和產業化。關鍵技術示范工程,落實如何組織開展一批具有標志性和影響力的關鍵技術的應用和示范項目。
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發力如何圍繞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引進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究機構到中關村開展重大創新研究。高端產業聚集工程,研究如何建設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南北兩個高技術產業聚集帶和一批百億級的產業集群。科技金融創新工程,解決如何擴大和完善中關村代辦股份試點,并在京建設全國場外交易市場,如何在境內創業板形成“中關村板塊”的問題。
在先行先試方面,中關村也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一年來,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結合自身職責,與北京市組成了部市聯合工作組。成立落實了有關先行先試政策的10個專項工作組,出臺政策文件達30多項,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謀劃了2010年的8大機制體制改革方略。
股權激勵試點,旨在加快推進中關村示范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的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探索科技成果類國有資產管理的新模式。社會組織改革,研究促進協會、自然科學類的研究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公益性非公募基金會等社會組織開展活動。
工商管理改革,解決如何落實國家工商總局關于促進示范區建設的有關工商管理改革政策等問題。科技重大專項經費列間接費用,針對如何進一步提高財政投資科技項目的資金使用效率。
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應在哪些類項目方面擴大對自主創新產業的采購和應用,如政府投資類項目、國防建設。創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探索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有效途徑和機制。
知識產權工作,以實施名牌戰略等加快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范園區的建設。行政管理工作,加強在行政審批、統計、聯動機制等方面完善行政管理工作,提高政府部門服務的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