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烈酒醉人,其實,暢飲江南名茶更易陶醉。初飲,舌尖兒微苦,清香滿口。再飲,兩腋生風,神清氣爽。特別是一種原野散發(fā)的清香在味蕾繞動時,會讓你醉得寵辱皆忘;會讓你醉得忘卻將來;會讓你醉得感悟連連;會讓你醉得不想離去。——行者悟語
觀賞江南,不要忽略細細品飲江南。我一向認定,江南最美處莫過于蘇之南。每當春風又綠江南岸,我勸你不要一味地貪看江畔的南朝石刻、水光山色、深巷竹院或是古鎮(zhèn)老店。面對詩畫般的景致,最好能坐下來品賞江南名物,品飲江南之水,或湯或醋、或茶或酒,都能引發(fā)憬悟。借高湯名醋的特味兒反思過去;借新茶的清香和名泉的靈動開啟自身心智。
在周莊小住,你早早便隨著雨滴竹葉聲醒來。推開梧桐小院的木門,迎著清晨飄搖的絲雨,撐開橙紅色的油布傘,通過濕漉漉的石板路走向茶樓,你想體會“靜美”二字的含義。
江南的茶樓不高,但你去的茶樓能一覽江面。臨窗而坐,步履輕盈、姿容秀美的南國女子取來江南名茶碧螺春,隨之評彈聲起,一曲《春江花月夜》又讓你品到“超逸”二字的樂趣。
你聽說,來自蘇州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前日剛乘一葉扁舟而來,便想看看長江的春色。可不容你推窗遠眺,玻璃杯中彌散的淡淡詩意,便讓你把視點轉向茶品。你看到,披滿白色茸毛的新茶,于茶女指尖處輕輕灑落,在玻璃杯中稍作停留,便紛紛下沉,據稱,此情景叫“飛雪沉江”。當干茶在水中舒展鼓脹,升浮起乳白色小氣泡時,你又想到太湖白浪噴珠的畫面。再次沖水,玻璃杯達七成滿,你陡然想起“巴山夜雨漲秋池”之句。茶湯上色,初綻的翠綠芽葉隨水波起舞弄影,莫非是印象派畫家所描述過的“翠云浮動”?瞬間,新茶的綠葉素被沸水溶解,頓生滿杯春色,一片詩情。茶女說,用茶藝專業(yè)詞形容這杯香茗,叫“春染碧水”。好個春染碧水!用不著推窗遠眺,就能讀懂江南一江春色。
直到曲終人散,直到天色漸晚,直到江畔的茶樓外風雨初歇,直到茶室歸于寂靜,縷縷余香依然縈繞不已。都說烈酒醉人,其實,暢飲江南名茶更易陶醉。初飲,舌尖兒微苦,清香滿口。再飲,兩腋生風,神清氣爽。特別是一種原野散發(fā)的清香在味蕾繞動時,會讓你醉得寵辱皆忘;會讓你醉得忘卻將來;會讓你醉得感悟連連;會讓你醉得不想離去。你此時會理解,當年,蘇東坡品了茶友送的碧螺春后,為什么情不自禁地吟唱:“明年我欲東南去,畫舫何妨宿太湖。”
你向守望在旁的茶女說,難怪詞人在江南游走,有“未老莫還鄉(xiāng),還鄉(xiāng)須斷腸”之感,看來天地造物主總是眷顧江南。有時,一杯清茶,一段趣聞,便可讓遠來人于靜室之間,神游遠山近水。茶女笑了,笑得含蓄,笑得俏美。
品茶時,你當然忘不了名茶的最佳載體——名泉。就如“好馬須配良將”一樣,好茶須配好水。江南之旅,讓你見識了多處名泉,在“寒雨連江夜入吳”的吟唱地——鎮(zhèn)江芙蓉樓下,你嘗到了“天下第一泉”;在曠世名曲《二泉映月》背景地——錫惠公園,你拍攝到“天下第二泉”;陸羽所著《茶經》中描述的蘇州虎丘泉,被品泉大家劉伯芻譽為“天下第三泉”。試問天下能有多少名泉?蘇南竟然雄霸前三!當你用名泉烹茶、托在手中靜靜品飲后,你驀然明晰:遠去的古圣賢們一旦在江南游走,為何夜夜感悟連連,為何常常擊劍作歌,為何時時妙語連珠,為何每每放浪形骸!
在江之南品茶讀泉,不僅要用心智去體味“形而上”的茶道,還要用手眼去感知“形而下”的茶器。確是要感謝天地造物主,把天下最美的紫砂茶器也擺放到江南山水佳處,擺放到洞奇水美、竹海連綿的古城宜興。那里留有祝英臺讀書、蘇東坡講學的遺韻,那是“江南第一碑”的矗立地。那日,你在善卷洞暗河里泛舟,聽到了明代紫砂研制者時大彬的故事,你再次興奮不已。一介布衣、一個陶匠,行走一世后,竟然被史學家認真地收入典籍;被海內外茶器收藏家奉為一代宗師;被性情孤傲、極少贊譽別人的“揚州八怪”之一——汪士慎由衷贊嘆,吟出了:“寒沙出冶百余年,妙手時郎誰得似?”
你在“宜興三絕”前無聲地體味著古人“欲辯已忘言”的妙感。陽羨的唐貢茶、名山金沙水和古巷深處的紫砂提梁壺簡直是絕配!那是江之南特有的神韻,那是華夏文化的精髓。
朋友對你說,在江南漫游,缺少令人酣暢淋漓的烈酒。你笑著告訴他,婉約清麗的江之南,有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有山林間艷紅的杜鵑和深巷中白色的杏花……似乎還缺欠沉穩(wěn)色調:橙黃色。幸好那里擁有丹陽封缸酒,那甜糯讓人微醺的酒液;那深褐色極富含蓄感的酒壇,恰恰成全了江南春的五顏六色。
女兒曾經問你,江南的飲品是否能牽動游人的情思?你向她出示兩種飲品:鎮(zhèn)江香醋和南京雨花茶。你說,品一口“京口墨醋”,就會想到三國時期的孫尚香在江邊北望,日日盼郎歸的酸楚,南宋辛棄疾“把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悵惘;品一口雨花茶,就會想到為國捐軀、在雨花臺長眠的烈士們,那“苦澀后回甜”的口感,像在詮釋激情燃燒的歲月……
話沒說完,女兒笑了。她告訴你,到江南旅游時,一定要細細品飲江南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