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2月,中國銀監會正式頒布實施《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加上之前施行的《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項目融資業務指引》,這個在業界被統稱為貸款新規的“三個辦法一個指引”,對我國銀行業信貸管理將產生一場革命性的變化。這些新規的出臺,在幫助銀行實行貸款全流程管理、規范貸款操作行為、防范潛在信用風險、確保銀行業穩健運行起到較大促進作用的同時,也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觀念更新、管理措施跟進、目標客戶維護以及人員素質提升等提出了嚴峻挑戰,考驗著銀行的應對能力和管理智慧。
“三個辦法一個指引”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確定了“實貸實付”和“受托支付”的理念,而這正是銀行信貸理念最需要更新的地方。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發放后都是直接劃撥到借款人賬戶,由其自主支付、使用。這一方面可方便借款人隨時用款,不會引起借款人的非議;另一方面,由于沒有使用或沒有全部使用出去的貸款留在賬面變成派生存款,提升了貸款銀行以及銀行客戶經理的考核業績,使之成為貸款實踐中的慣常做法。一些銀行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大業績,甚至主動要求企業多貸款。而“實貸實付”和“受托支付”無疑顛覆了這種傳統的做法,意味著貸款要根據客戶的合理需求來決定額度,不能超額放貸,貸款發放后要由銀行即時代為支付,不能滯留借款人賬戶。即使因為額度小,仍由借款人自主支付的,也要求定期核查貸款支付是否合乎要求。此外,貸款的全流程化管理和法律責任的更加明確等也需要用新的觀念來看待。可以說,這些新規的施行,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改變信貸經營觀念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促使各銀行更新自己的觀念,采取積極穩妥的措施,以適應監管的需要。而一旦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新規的施行中能主動適應,積極改進,則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信貸精細化管理水平,獲得更好的發展質態。
在管理措施上,由于“三個辦法一個指引”涉及到貸款的全種類和全流程,既包括公司類貸款,也包括個人貸款;既包括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融資,又包括流動資金貸款;既包括貸款的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與審批,以及合同簽訂,又包括貸后的檢查管理和法律責任追究等,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必然需要對原有信貸組織架構、信息系統和合同文本進行修改完善,甚至重建,以及制訂相應的管理細則和操作規程。這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是一個莫大的考驗。有的銀行可能會因實力較小、人才缺乏、科技力量薄弱,以及重視程度而影響到新規的統一組織實施。如貸款五級分類推出數年后才在全國金融機構得以推廣。然而,貸款新規作為一項系統性的銀行貸款風險監管制度,應該及早得到統一實施。如果各銀行之間實施步驟不協調、不統一,既會削弱政策的權威性,也會造成同區域間競爭的不公平。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提高對貸款新規的思想認識,切實采取措施加以貫徹落實。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督促引導,按照既定的實施時間表,及時嚴格推進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齊步走”。
在目標客戶維護上,由于貸款新規對一定金額以上交易要求“受托支付”,以及貸款的申請、調查和管理更加規范嚴格,會使客戶一時感到不便甚至不滿,這對穩定銀行客戶的維護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有的客戶可能因此流失,這是銀行在執行新規時最為擔心的。但事實上執行新規并不一定導致客戶流失。因為,“受托支付”只是改變了支付的方式,由原來的借款人直接支付改為銀行代為支付,不影響任何交易,也不會實質性地帶來資金使用的不便,只要是正常的資金往來,貸款銀行即會滿足其要求。而“實貸實付”還可幫助客戶減少貸款利息支出、節約資金成本。對于貸款的申請、調查和管理,雖然較以前更為規范嚴格,但也會保證企業正常經營對資金的需求。而且,因為銀行加強了信貸管理,還可幫助企業鑒別、判斷貸款的合理性,從而避免不當貸款、超額貸款或挪用貸款帶來的商業風險。因此,只要銀行的宣傳解釋工作做到位,以及各銀行均嚴格執行新規,不難取得客戶的理解與支持,不會使優質客戶流失。
此外,執行貸款新規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人員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貸款新規對貸款的受理與調查、風險評價與審批、發放與支付,以及合同簽訂、貸后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而且每個程序都明確了責任。作為信貸人員,既要熟悉、精通這些信貸新法規,避免違規行為的發生,還要增強對宏觀政策的了解、行業運行的分析,以及信貸企業運行狀況、發展前景和信貸風險的判斷,才能在貸款中做到調查盡職、風險評價科學、貸后管理有效,保障銀行貸款業務的安全運行和長遠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以貸款新規的教育培訓為契機,加大對信貸人員的培訓力度和成效,切實提高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近年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增多,信貸資產迅速擴張,如何確保這些信貸資金全部投向實體經濟,發揮金融對經濟的支持作用,如何確保這些信貸資金安全,有效防范信貸風險,不僅是社會對銀行的期許,更是銀行監管的重要責任,關乎銀行業的持續、長遠發展。而貸款新規則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一旦貸款新規在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得到全面貫徹執行,那我國金融經濟的發展將會呈現一個嶄新的局面。
(作者單位:江蘇長江商業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