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合心先生的文章,初始于《中關村》雜志,緣于衛漢青社長的推薦。這部歷史大散文《源頭集》,亦是漢青先生放諸我的案頭的,因為他知道我對山西情有獨鐘。在昔日的計劃經濟年代里,我曾是一個“軍工戰士”,對太原、大同、太谷、陽泉、侯馬、運城、永濟等地的兵工企業,常來常往。元旦假日,窗外飄落著大雪,漫天皆白,“寒冬時節好讀書”,我終于靜下心來,對《源頭集》瀏覽一過。令我驚訝的是,劉合心先生從政多年,現在還掛著臨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頭銜。難能可貴的是,“為官不忘讀書,讀書更好為民”,多有文章結集問世,這部《源頭集》就是碩果掛滿枝頭的一棵根植于山西大地的大紅棗樹,字里行間散發著濃重的書卷氣、鄉土氣,還有文人的智性和靈性。讀后方知,許多篇章的揮就,都是因為工作的緣故,有感而發,有的放矢,可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即使是那充滿稚氣的歷史小品諸如《關帝廟童趣》,也是“一枝一葉總關情”?!对搭^集》伴我度過了2010年的元旦,讀到動情處,寫下些許的感言,權作學習欣賞《源頭集》的札記罷。
坐落在山西臨汾市的堯廟,我是拜謁過的,“規模宏偉,布局疏朗,碑列兩側,內有五鳳樓、堯井亭、廣運殿”等著名景觀。只因為那時的我,還掛著某工業部建設局領導的“官銜”,在腦海里存儲的惟有華夏建筑之美。讀到合心先生的《中國的源頭》,“堯廟遐思”,別有一種滋味在心頭,越發感到“帝廟不凡”的意味——“他不是單純用武力和權勢去征服天下,而是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去洞明先民。他點亮的文明圣火,輝煌了華夏大地……。滋潤先民的又不光是科學的甘霖,還有那民主的雨露?!焙闲南壬鎸驈R前的“華表”,聯想到帝堯設立的“誹謗木”。為了博采眾長,廣納諫言,在宮殿前豎起一根木柱。不論是文武大臣,抑或平民百姓,只要是你站在“誹謗木”前,就可以對朝政發表言論,指撥是非。合心先生萌發起“思古之幽情”,慨嘆道,“也許帝堯在‘誹謗木’下聽到不少的治國方略,也許帝堯以此為鑒制定了不少的治國大策。”我想,合心先生從政多年,深知民意的重要,更懂得“載舟覆舟”的道理,為今日倡導的“問計于民”找到了民主的“源頭”罷!
讀《關帝廟童趣》,驀然讓我聯想起魯迅先生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感到有異曲同工之妙。合心先生娓娓道來,“我自小在關公故里——解州長大,從居家到關帝廟不過千米之遙。于是,關帝廟成了我幼時的樂園?!睆R宇中的一草一木,都給兒時的作者留下美好的記憶;廟堂中的“楹聯、匾額、雕塑、繪畫,無一不是文化珍品,置身在那藝術的殿堂里,感受美學的啟蒙教育?!倍δ咳?,潛移默化,便見諸筆端,乃至“造句、作文里經常出現了關于關帝廟的風情描寫”。于是,奇跡發生了,作者讀高小時的一篇作文成為佳作“范文”,被同學一時傳誦?!斑@篇蠟紙油印的文章,我一直珍藏了多年”。“高考前夕,我仍在關帝廟里刻苦攻讀。那一年,我成為全省惟一被錄取到南開大學中文系的考生——是否沾了關老爺的靈氣,也未可知?!眴韬?“武圣人”的精神熏陶出了“文狀元”。當今的世態,更需要“文死諫,武死戰”的精英。
我在20多年前,備受“犬耕田”之苦,開始以舞文弄墨為生計時,到運城出差,曾造訪過解州的關帝廟。對“春秋樓”和“崇寧殿”的壯觀,特別是關帝的塑像,勇猛剛毅、神態端莊、寧靜肅穆,至今難忘。那時的我,思想意識中“政治氣味”濃重。歸去來兮,寫過一篇雜文,題目是《“關帝廟”為何不演“走麥城”》。借“廟規”在紀念“關帝”的祭日里不準上演“走麥城”的戲曲說事,譏諷只準“歌功頌德”不準言敗的世風。今天讀到合心先生的《關帝廟童趣》的文字,為自己那時對關帝的不敬抱愧羞赧,真不該“為了打鬼借助鐘馗”?!俺劦?,夕死可矣”?,F祭上心香一瓣,誠請“關帝爺”恕過。
我曾在一篇題為《“晉商”發隱》的言論中,坦誠自云,我真正對晉人刮目相看,是多年前拜讀余秋雨教授《山居筆記》中“抱愧山西”的文字之后。初讀朦朧,疑是文人的溢美之詞。再讀震撼,晉商有過“海內最富”的輝煌。讀完第三遍,則真的生發抱愧感,因為我去過山西大地那么多回,戴著“政治墨鏡”看世界,竟然如此孤陋寡聞。
拜讀劉合心先生《晉商的源頭》,有一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收獲。合心先生考究的結論——“運城鹽湖是晉商乃至華商的源頭”。揣摩這篇“散文體的考古論文”,字字有來歷,處處有根據,讓人信服。吟唱舜帝千古傳誦的《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焙闲南壬忈屨f,“和煦的南風啊,可以解除我百姓的困難,及時的南風啊,可以增加我百姓的財富?!毕壬錆M激情地馳騁在“故紙堆”里,旁征博引,小心求證,把讀者帶進寥廓深邃的歷史天空,尋尋覓覓那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古為今用,往事新編,講述一個個可以借鑒的歷史故事。諸如,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立足轄地鹽業自然資源優勢,因勢利導,推行“輕關、易運、通商、寬稅”的政策,鼓勵商業發展。孔子先師的后裔猗頓,從窮名士,拜范蠡為師,經商致富,今日的臨猗縣還有猗頓的墓地和雕像,被后人譽為“晉商的遠祖”。業界的專家把明清晉商與享譽世界的威尼斯商人和猶太商人媲美,從晉商對中華民族經濟發展的貢獻來看,毫不遜色。
劉合心先生在《晉商的源頭》中提出“誠信”和“義氣”是晉商精神的核心內容。誠信經營,厚實不排他,在信譽和道義上給全國商行做出了典范?!瓣P公的忠義仁勇,既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商業領域應該嚴格遵循的規范”。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時至今日,飯店的佛龕里還供奉著關帝的塑像,為什么《喬家大院》熱播后的震撼反響。如果說,我從余秋雨教授的《抱愧山西》中領悟到晉人的靈魂是“坦然從商,目光遠大,講究信義,嚴于管理”和明白了“學而優則商”與“重商輕仕”的心態;那末,卻是從劉合心先生的考究文字中,看到了更加豐滿的“大器、敦厚、聰慧”的晉人豐采。借用《晉商之死》中的一句話來表達我的讀后感言,“晉商給子孫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晉商在五百年的商戰實踐中積淀了太多的商業思想與精髓,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汲取其中的精華并發揚光大,尤其是在目前中國太缺乏商業精神與商業人文環境的大背景下。晉商以其博大寬厚的經營胸懷、兼容并蓄的經營氣度、求同存異的經營策略、自強不息的精英精神等,至今彰顯光芒,讓后人慨嘆的同時學習借鑒?!?/p>
“南風,我愿意再為你而歌!”合心先生動情地如是說?!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期待著先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新作問世。
鏈接
劉合心,山西解州人,1970年畢業于南開大學中文系?,F任山西臨汾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從政不忘筆耕,著作頗豐,已出版《在縣委書記崗位上》、《中國的源頭》、《歷史的星空》、《三農問題探析》、《這些臨汾人》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