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務院批復中關村建設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09年3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揭開了中關村發展新的篇章,中關村成為我國首個國家級自主創新示范區。《批復》指出,要加快改革與發展,努力培養和聚集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著力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關村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中關村的科技發展和創新在本世紀前20年再上一個新臺階,使中關村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為落實國務院《批復》任務,北京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舉全市之力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中關村2009年涌現一批自主創新的重大科技成果
信息技術領域:聯想公司推出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機樂phone和全新創意的雙模筆記本電腦ideapad U1;同方股份公司推出利用云計算技術開發出的第一個系列產品——云終端網絡計算機VD1000;七星華創電子公司推出適用于8英寸半導體IC生產線、高真空設備的CS系列氣體質量流量控制器/流量計;聯合信源推出首款采用ARM Cortex-A8處理器和NEON技術的國標AVS標清解碼器。
生物醫藥領域:科興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甲型 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盼爾來福.1”,是全球第一個獲準生產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萬泰生物藥業公司研制的新型甲流診斷試劑;金豪制藥公司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共同開發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檢測試劑盒;中生北控公司推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檢測產品;普羅吉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血管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聚乙二醇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
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華銳風電自主研發并設計制造的首批3臺3MW海上風機2009年9月并網發電;中材科技風電葉片與華銳風電公司整機配套出口南亞;碧水源研發出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VDF中空纖維膜、膜元件和MBRU膜組器。
先進制造領域:中科院與浪潮集團聯合研發國產第三代基因測序儀;浦華控股研發完成沉淀過濾一體機;北京科華微電子材料公司投資建設的我國第一條百噸級高檔光刻膠生產線在順義區建成并投產運行。
3、中關村51項產品入選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
9月17日,科技部發布了國家自主創新產品認定試點結果,共有243項產品被認定為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其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有51項產品入選,在全國各高新區中居第一位,約占全國產品數量的21%。這些自主創新產品涵蓋了集成電路、軟件、醫療器械、節能環保、新材料、計算機等眾多高新技術領域。
4、六項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落戶北京
10月13日,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制版技術、清華大學“聚乙二醇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北京大學抗腫瘤藥物及疫苗、龍芯CPU芯片、清華大學腦起搏器、威訊紫晶“無線傳感網”等六項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落戶北京市。這些高新技術將有效推動北京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的發展和變革,并顯著帶動、提升區縣產業的發展和升級。
5、一批中關村自主創新技術產品應用于國慶60周年慶典活動
在2009年國慶60周年慶典活動中,一批中關村自主創新的技術產品得到成功應用。利亞德公司提供了天安門廣場巨型LED大屏幕及北京游行彩車顯示屏;東方正通公司的值守應急等軟件系統在國慶活動服務保障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爾斯通公司的骨傳導語音通信終端系統裝備在參加閱兵的二炮某部戰士頭盔中;旋極科技公司的手持智能信息終端產品應用于閱兵指揮調度;啟明星辰公司的統一威脅管理技術及全面性安全服務為慶典活動提供了最大的信息安全保障;仁創集團的生態環保“透水磚”,參與國慶閱兵“主戰場”長安街的修繕工程。
6、中關村一批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整合產業鏈做強做大
用友軟件收購方正春元、特博深信息等7家公司,強化了其在財政信息化領域的份額和競爭力;中星微并購上海貝爾(ASB)監控業務在華所有的資產、廠房、設備、庫存、合同、知識產權及服務和開發能力,提升了其在安防監控產業鏈的話語權;京芯世紀(北京)半導體公司收購飛思卡爾無線業務部門及摩托羅拉協議棧軟件業務;華勝天成以2.6億港幣收購香港自動系統集團公司;空中網全資收購大承網絡游戲公司,開創中國互聯網“手機游戲+互聯網游戲”全新業務模式;亞信以超過7億美元的資產并購聯創科技,合并后的新公司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運營支撐系統提供商;神州數碼年內分別購入日本上市信息科技公司SJI 23.65%和6.96%的股權,通過共享專門知識和知識產權、技術、人力資源和銷售網絡,將業務拓展至日本市場。
7、中關村示范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國務院批復后,中關村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出臺了一系列包括股權激勵、科技金融創新、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間接經費、新型產業組織和民營科技企業參與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等方面在內的新政策、新舉措,各項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09年,中關村高新技術產業保持增長態勢,統計快報顯示,示范區企業實現總收入12602.4億元,同比增長23.7%。
8、“中關村板塊”在創業板中初步形成
10月30日,首批28家創業板企業正式上市。首批在創業板登陸的28家企業中,有5家來自中關村,數量居全國之首。中關村創造了創業板上市上報材料數量第一、受理企業數量第一、過會企業數量第一、首批掛牌企業數量第一等四個第一的記錄,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初步形成。
9、國家工商總局在中關村開展多項創新試點
2009年11月5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意見》,并推出支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43條意見。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和北京市工商局分別在中關村設立了中關村辦事處和中關村分局,允許中關村分局在中關村地區進行改革創新政策措施的試點。如探索統一的商事登記制度,逐步消除不同類型、不同所有制形式和內外資市場主體準入的工商登記區別,逐漸形成統一的登記程序和登記標準,以保障各類主體登記的地位平等、規則公平、標準統一、機會均等、退出有序。
10、首家全國性的技術交易機構在中關村成立
8月13日,國內首家全國性的技術交易機構——中國技術交易所在中關村示范區成立。中國技術交易所將探索新的技術產權交易制度機制和規范,創新交易產品,并且通過技術產權融資等手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交易平臺,通過輻射帶動作用,帶動全國技術市場發展。目前,中國技術交易所正在打造技術與資本高效對接的服務平臺、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支撐平臺、股權激勵改革試點工作的操作平臺、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的綜合服務平臺來推動技術交易工作的全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