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一個挎著黃挎包、背著鋪蓋卷的年輕人走進了紅色革命老區——確山縣,他就是作為大學畢業生中的“第三梯隊”來鍛煉的李軾。20多年后,2007年3月的一天清晨,李軾走進了確山縣人口計生委的大門,坐上了黨組書記、主任的位置。從此,他像一只領頭雁,奮飛領航,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掀起了新的“計生潮”。
近3年來,確山縣委、縣政府始終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先后出臺了15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文件,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使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成績斐然,碩果累累。該縣先后被評為全國計生工作先進縣、全國出生缺陷知識競賽先進縣、全國流動服務車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等。
始終倡導“計生致富”
確山縣人口計生委始終把計劃生育和科技致富結合起來,為每個鄉鎮的村級陣地都配備了電教設備,免費為育齡群眾傳播計劃生育知識和科學種田信息。當地具有傳統的種植、養殖優勢,他們先后聘請專家、教授開展技術培訓,進行現場指導,把各種生產技術傳授給群眾,先后開辦專業培訓班30余期,培訓1500余人。該縣竹溝鎮開展大棚蔬菜種植,已發展蔬菜大棚200個,占地200多畝,成為蔬菜生產基地。
確山縣石滾河鄉計生協為幫助山民盡快脫貧致富,設立“農民致富經驗談”,組織各村具有專業特長的“土專家”、“田秀才”和“致富能人”擔當主講人。被稱為“種藥材能手”的計生協會員薛民慶剛一上臺,就受到100多名山民的歡迎。“農民致富經驗談”自開辦以來,已在全鄉12個行政村開課32堂,聽眾達3200人,帶動1600多名山民走上發家致富道路。
大力實施“小康工程”
確山縣早在2006年初就啟動了農村計劃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對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和雙女戶家庭實施“獎勵、優待、減免、幫扶、保障、救助”等政策。縣民政部門利用掌握的醫療救助資金,免費為7100戶計生家庭辦理新型合作醫療。縣扶貧辦和計生部門共同選擇30個計生工作先進村,安排扶貧資金300多萬元,扶持農村計生家庭脫貧致富。
三里河鄉趙莊村的趙法老人從村干部手中接過600元獎勵扶助金的存折時,壓抑不住內心的喜悅,激動地說:“小康工程解決了俺的后顧之憂,讓俺計生戶吃了定心丸。”據統計,全縣13個鄉鎮全部實現了存折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196個農村獨生子女和雙女戶家庭的子女得到了中招升學加10分照顧,有843個計生困難家庭得到了全面救助,全縣農村獨生子女領證率也逐年上升。
率先唱響“生育關懷”
2008年7月10日,河南省“生育關懷行動”啟動儀式在確山縣舉行。縣直及駐確單位共捐贈款項20余萬元,確山縣殘聯苗圃花木公司經理孫玉捐助3000元,以幫助困難的計生家庭。會議現場對三里河鄉趙大麗、新安店鎮柴玲、留莊鎮郝愛蘭等9名5種人群的代表發放1000元到1萬元的救助金。會后才得知,原來確山縣早就在獨生子女和雙女計生戶中間開展“生育關懷”工作了。他們積極開展知心、貼心、熱心、舒心、放心、開心、關心、愛心、真心、暖心“十心服務” ,把生育關懷送給育齡群眾,還加強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建設,做到獎、優、免、扶、保、助“六到位”。
全縣“生育關懷”的感人事跡處處可見。三里河鄉計生協與解放軍駐確某部開展 “親情牽手、生育關懷”活動,與10戶計生家庭結成了幫扶對子,特別是他們經常把火腿腸、方便面、食用油等送到三里河鄉秀山村東關村民組一孩特困戶張四毛家中。普會寺鄉黨委書記郭全新與袁莊村村民王新成結成幫扶對子,積極協調民政部門,發放救濟資金1000元,并承擔起這家女孩的全部學費,直到大學畢業為止。
打造“計生文化”品牌
確山縣按照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新家庭文化屋工程建設實施意見”要求,在全縣13個鄉鎮相繼建成“新家庭文化屋”100多個,用新型生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同時,縣人口計生委傾力打造 “婚育文化長廊”,在縣城和鄉村,隨處可以看到“少生孩子多掙錢,日子過得比蜜甜”、“一對夫婦一枝花,獎勵扶助政府發”、“計劃生育搞得好,小康生育來得早” 等一幅幅精美的婚育文明標語圖案。
為了弘揚婚育新風尚,不少鄉鎮編排了一些充滿鄉土氣息、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在“第五屆和諧蓮花農民文化節”上,《歡聚一堂》、《和諧新曲唱和諧》、《婚育新風進村來》等優秀節目,引來陣陣掌聲。三里河鄉后樓村黨支部書記、計生協會長陳年忠告訴筆者:“俺村連續4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丈夫’評選活動。你別說,還真奏效。現在,俺村尊老愛幼蔚然成風,家庭和睦鋪就了富裕路,這項活動俺村要年年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