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大,曾經矯健的腰腿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活,動不動就會酸痛、乏力,尤其是天寒地凍的日子里,腿腳更是冰涼冰涼的。出現這些癥狀,很多老人家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患上了退行性關節炎或者“老寒腿”。專家提醒,倘若是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出現這樣的癥狀,就不一定是“老寒腿”惹的禍,而應警惕下肢動脈粥樣硬化。
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八成同時伴有冠心病,但臨床癥狀卻并不明顯,往往等到突發心肌梗死暈倒時,才會發現病情,而此時已經錯過了早防早治的最佳時機。
動脈硬化癥是指動脈內壁的鈣質或脂肪沉積,造成動脈加厚與變硬。脂肪沉積所產生的動脈硬化又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研究表明,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其中大約50%的患者表現在冠狀動脈,約30%表現為腦血管動脈硬化,此外有約10%的患者表現為下肢動脈硬化,還有約10%的患者表現為腎動脈狹窄硬化。
動脈硬化發生時,鈣質或脂肪往往沉積在動脈中受高血壓或緊繃所破壞的脆弱部位。當任一條冠狀動脈由于沉積物的累積或血塊陷入沉積部位等因素而被阻塞時,將出現心臟病。老年人罹患此心臟病的幾率較高。當動脈硬化阻礙動脈供應血液給腦部,一種腦血管病變中風便會發生。當下肢受影響時,則發生閉塞性動脈硬化。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下肢動脈硬化患者中,80%同時伴有冠狀動脈的硬化,但因后者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而常常被忽視。
動脈硬化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此病初期,攜帶血液到腿部及足部的主要動脈因脂肪沉積窄化。初期的征兆是肌肉痛、疲勞及在腳踝及腿部有類似痙攣的疼痛。視哪一條動脈被阻塞而定疼痛的部位,還可發生在臀部及大腿。假如氧和血液的量無法滿足運動中的腿部肌肉,那么,病人在走路時會腳痛,坐下時便迅速減輕疼痛。其他的癥狀還包括神經麻痹、身體虛弱、腿感到沉重等。
由于動脈硬化患者多為老年人,發生下肢疼痛時常被誤認為“老寒腿”。其實,下肢動脈硬化與一般的退行性關節炎并不一樣,其發病時不是關節痛而是肌肉痛。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臀部肌肉都可能出現無力疼痛,但沒有壓痛點。不活動時會痛,活動時則加劇,此外,由于動脈通道不順暢,患者腿部血液運行差,常出現發冷、怕涼等癥狀,發病時兩條腿的溫度還經常不一樣。有的患者單肢出現麻木,感覺遲鈍,常常被熱水燙傷,自己卻渾然不覺。因為經常腿痛,這些患者活動越來越少,其心臟癥狀更容易被隱藏。臨床上常見患者突發心肌梗死,送到醫院搶救,才發現患冠心病多年。那么,該怎樣預防動脈硬化呢?
一是運動。一定要堅持適量運動,以不感覺疲累為度。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和肥胖人群,更應該視運動為生活中的重要課程。
二是飲食。增加飲食中的食物纖維。這類纖維常見于大麥、豆類、糙米、水果、燕麥麩及糙米糠中,是降低膽固醇的最佳選擇;此外,盡量減少維生素D的攝取,更不要從高脂的乳品中獲取維生素D,這類食品易促成動脈堵塞;維生素K會增進血液凝結,應少量攝取,含維生素K高的食物包括苜蓿、綠花椰菜、白花椰菜、菠菜及所有深綠色蔬菜和蛋黃、肝。多吃洋蔥和芹菜,對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有很好的療效;控制脂肪和鹽的攝取。
三是戒煙。抽煙會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一氧化碳進入人體后,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成碳氧血紅蛋白,可引起人體組織器官缺氧。動脈硬化是心臟里的動脈受阻,急需氧氣,抽煙顯然是對患者最有害的習慣。抽煙還使血小板凝聚,加重動脈的阻塞情形,降低服用藥物的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的血液太容易凝結,可復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抑制凝血機制的活化。患者在服用時,最好向醫生詳細咨詢,得到醫生的同意后再服用。盡量減少服藥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