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數碼攝像機、照相機、手機拍攝檔案工作視頻,不僅可以適時記錄與反映基層檔案工作生動鮮活的工作、學習、生活狀況,還可成為基層檔案工作者生動直觀的教材。要拍攝一段質量較好的檔案工作視頻,需要做以下幾項工作。
1 編寫拍攝大綱
拍攝大綱,即所謂的“腳本”。是將要拍攝的檔案工作內容(操作、解說、實物、圖片、人員位置等)按時問的前后順序用文字列出來。下面是我們拍攝“裝訂”工作具體過程的一個拍攝大綱,此拍攝大綱的實際視頻可在“檔案界網站”中“檔案界影像”欄目下的“檔案業(yè)務”版塊中找到。網址是:http://video.danganj.net/content/?578.html。
撰寫拍攝大綱時,如果具體工作國家、省、市已經制定有具體操作規(guī)程時,應該按規(guī)定的操作規(guī)程去寫解說詞、去操作。如果國家、省、市沒有具體操作規(guī)程,原則上是具體工作如何做,解說詞就如何寫。
解說詞如何寫的,操作者就如何做。

2 確定人員分工
由于我們沒有專業(yè)的后期制作設備,所有拍攝都要一次性完成,人員分工就特別重要。拍攝檔案工作視頻一般需要2~4人,大致為:拍攝者和解說者各1人,操作者1~2人。有相對工作者時2人,無相對工作者時1人,如果不需要解說時可少1人。
確定分工后,每個人都要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操作者要嚴格按拍攝大綱的流程進行操作,解說者要熟悉解說詞,基本上要達到看著操作者的操作說,盡可能不照著“腳本”念。拍攝者要根據拍攝內容和環(huán)境條件,選擇拍攝場地、時間,設定拍攝位置、拍攝角度、拍攝距離與畫面中心。
3 拍攝
第一次拍攝,可以不實拍,只是全體參加拍攝的人員,按實際拍攝的過程進行一次全程演練,也叫“走一遍”。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操作者、解說者、拍攝者幾人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
走過一個全程后,就可進行拍攝了。通常情況下,拍攝時由操作者下達“開始”口令,拍攝者在聽到“開始”口令后開始進行拍攝。拍攝者要選擇一個可以拍攝操作者全部操作過程的位置,盡可能不移動位置。在試拍過程中,鏡頭移動時,畫面中心要保持在操作者操作的中心,要避免逆光和操作者的肢體遮擋。
解說者在聽到“開始”口令后,略停數秒再開始解說。要注意操作者的操作進程適時進行解說,不能搶先,也不能拖后。解說者的位置要選擇在畫面之外,距拍攝者較近的地方。如果進入拍攝畫面會破壞視頻的主題,干擾觀眾的觀看;如果距離拍攝者過遠,聲音錄制效果就會比較差。錄制時要注意音量的大小。
操作者在聽到分步解說詞的第一句時開始分步操作,并按事先演練好的操作程序進行實際操作。操作時要保持或略慢于正常工作時的節(jié)奏,以保證觀眾清楚地看到操作的全部過程與細節(jié)。
每次拍攝完成后,大家可以一起觀看拍攝的結果,并根據拍攝的結果,進行協(xié)調性調整。
經過數次拍攝,將感覺比較滿意的拍攝結果選擇出來保留,就完成了一個檔案工作視頻的拍攝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