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委統戰部原部長操尚銀,因受賄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在庭審陳述階段,他提出希望法庭從輕量刑的六個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我不廉政,但很勤政”。
在操尚銀擔任黃岡市交通局長、副市長期間,無論是工程招投標,還是房地產開發,他都事必躬親,逐一過問。這,固然可以理解為他想為百姓做點實事,但稍加深究,則不難發現,如此“勤政”,實際上是在為圖謀私利拓展權力尋租空間。近年落馬的“賣官書記”們,在干部任免方面,幾乎無一不是“勤政”典型。從行使初始提名權,到組織考察,再到批發官帽,哪一個環節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大量事實說明,涉貪的昏官、庸官,相對而言,不難識別,倒是“勤政”的貪官,由于其行為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往往不易被監管部門察覺。
因此,組織、紀檢部門在對官員進行考評時,一定要提防那些看似“勤政”、實則“勤撈”的人,千萬別被其“勤”的假象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