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恙蟲病;流行病學;健康教育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4-0481-02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59
恙蟲病(又稱叢林斑疹傷寒)是一種以鼠類為傳染源、以恙螨為傳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人在自然環境作業時被恙螨叮咬而發病,表現為發熱、皮疹、叮咬部位出現潰瘍、焦痂、局部淋巴結腫大等,如治療不及時,可能發生支氣管肺炎、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腦膜炎等并發癥,容易被誤診。筆者對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恙蟲病患者進行流行病學分析,旨在探討合理的健康教育對策。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病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最大年齡78歲,最小年齡1歲半,平均50歲。住院最長時間21天,最短1天,平均6天。
2.臨床表現
(1)體溫:急性起病,體溫38℃~41.5℃,平均體溫為(38.80±0.56)℃,多呈弛張熱或稽留熱。平均熱程為(8.64±3.03)天。多數患者發熱時伴有畏寒、頭痛、惡心、全身肌肉酸痛等發熱中毒癥狀。
(2)焦痂或潰瘍:有焦痂或潰瘍120例(100%),潰瘍或焦痂所在部位:頭面部2例,頸部3例,肩部2例,腹部28例,胸部26例,乳房下6例,背部8例,腋窩21例,腰部5例,陰唇 4例,陰囊5例,肛周1例,肘部1例,前臂1例,臀部1例,大腿5例,小腿4例, 足背2例,踝部1例;潰瘍或焦痂直徑大小:2~15 mm。116例患者僅見1處焦痂(96.66%),4例患者出現2處以上焦痂(3.33%)。
(3)皮疹:有34例(28.33%)出現皮疹,為一過性充血性皮疹,無出血性皮疹。皮疹主要發生于胸部、腹部和背部。
(4)淋巴結腫大:有45例(37.5%) 以腹股溝、腋窩、頸部、耳后淋巴結腫大為主,有壓痛,局部皮膚無紅腫。
3.統計方法 采用Excel軟件對本病的發病特點進行數據整理。
結果
本組治愈66例(占55.0%),好轉50例(占41.7%),未愈2例(占1.6%),死亡2例(占1.6%)。其發病特點如下。
1.職業分布 農民99例(占82.5%),學生6例(占5.0%),兒童11例(占9.1%),居民2例(占1.6%),教師1例(占0.8%),職業不詳1例(占0.8%)。
2.年齡 10歲以下12例(占10.0%),11~20歲10例(占8.3%),21~40歲20例(占16.6%),41~50歲22例(占18.3%),51~60歲40例(占33.3%),61歲以上16例(占13.3%)。
3.發病時間4~6個月發病40例(占33.3%),7~9個月發病58例(占48.3%),10~12個月發病22例(占18.3%)。
4.工作或接觸史 120例均有野外勞作接觸史。
討論
恙蟲病的診斷主要依賴醫務人員詳細的問診和仔細的查體,尤其是比較隱蔽部位的檢查。如果對本病認識不足,尤其是病人或家屬未能很好提供相關病史等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誤診。恙蟲病的誤診率相對較高,文獻報道其誤診率在32.6%~66.6%[1~3],本組收治的120例恙蟲病患者中,有40例病人誤診,誤診率為33.3%,與文獻報道一致。主要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胸腔積液、胸膜炎、肝炎、膽道感染、腎炎、貧血、胃炎。因此,廣大醫務工作者,不僅要對恙蟲病要有足夠的認識,而且還要重視開展恙蟲病的健康教育。
本組病例以農民為主,中老年(41~60歲)高發,4~9月為發病高峰,原因估計有以下幾點:①田間勞作的農民恙螨侵襲機會較多;②老年人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概率相對較高;③4~9月天氣相對悶熱,恙螨活動頻繁。目前農村兒童中,恙蟲病的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有的父母或爺爺、奶奶在家照看孩子時,有時到田間勞作,也把孩子帶去,不可避免地在草地等處坐臥,如果受到恙蟲幼螨的侵襲也可引發恙蟲病,這是需要注意的一個現象。因此,筆者認為,恙蟲病的預防和健康教育重點應針對本地流行病學特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突出集中宣教,兼顧分散教育。集中宣教重點是針對高危人群,例如田間勞作的農民、野外作業人員(伐木、筑路工人、地質勘探人員等)、野外訓練部隊和野外旅游者等受恙螨侵襲機會較多,容易發生感染。對這部分人群采取定期集中宣教,使之認識到,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或體征,應及早就醫,并能告知醫務人員相關暴露史。分散教育就是做好公眾健康教育,要點是指導公眾,通過健康教育,使廣大群眾對恙蟲病相關知識掌握明顯增加,有利于減少恙蟲病的發病率,間接減少醫療費用,增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4]。希望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充分認識恙蟲病防治工作對人民健康負責的重要性,加強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對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及時開展疫情監測及防治工作,嚴防恙蟲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
參考文獻
[1]林志青,柯淑英.小兒恙蟲病24例[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20(5):314-315.
[2]陳曉虹.恙蟲病致肺損害46例[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20(5):312-313.
[3]鄭文燕.恙蟲病并發肺炎26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06,28(11):1823.
[4]辛煜芳,何志娟,莫榮容,等.健康教育前后對恙蟲病知識掌握的調查研究[J].廣西醫學,2008,30(7):1036-1037.
(收稿日期:2010-04-27 修回日期:2010-07-10)
(編輯:梁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