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過對急救箱針劑存放區重新改制,規范箱內針劑藥品儲存,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方法 改變原來的針劑藥品用伸縮膠帶固定存放為透明袋分類袋裝存放,并比較急救箱針劑存放區改制后與改制前使用的效果。結果 改制前、改制后兩組分別記錄91天364次和92天368次,改制后護士檢查一個急救箱針劑藥品區的時間由改制前耗時(8±3.5)分鐘減少為(3±1.5)分鐘;觀察期內因安培上標識模糊所報廢的藥品數量由改制前的58支下降為1支;避免了箱內針劑藥品存放不良事件的發生。結論 急救箱針劑藥品存放區的改制能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減少藥品的浪費及提高護理安全。
【關鍵詞】 急救箱;針劑存放區;改制
文章編號:1003-1383(2010)04-0453-02 中圖分類號:R 47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40
急救箱是院前急救中必須攜帶的物品之一,我院急救箱均由北京神鹿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FH系列急救箱,箱蓋內面安置有可分別固定70余支針劑藥品的區域,改制前常用的26種急救藥品共71支,按照配置單上的順序與數量依次每支插入此區的伸縮膠帶上固定存放,由于急救箱容量和區域有限,使藥品分類放置不明確,護士每天清點、核對所耗時間長;藥品浪費多;且難以保證箱內急救藥品的良好備用狀態,搶救患者時查找急救藥物費力、花費時間。2009年7月,對科內4個急救箱針劑存放區進行改制,將伸縮膠帶固定存放藥品改為透明塑料小袋分類袋裝固定存放,實施以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4~9月我科的4個醫療急救箱為改制對象。并分成改制前(2009年4月1日~6月30日),改制后(2009年7月1日~9月30日)兩組進行對比分析。
2.改制方法 對選取的4個急救箱針劑藥品存放區進行改制,將固定藥品的伸縮膠帶拆除,用雙面膠將7 cm×10cm的可封口透明薄膜小袋整齊排列固定在該區域內,按急救箱配置單上針劑藥品的順序在每個小袋上清晰打印相應藥品的名稱與數量,并注明有效期;更換藥品后及時更改有效期。護士每天分別檢查4個急救箱針劑藥品存放情況,并歸類記錄,落實好常規報告制度。
3.監測指標 每個急救箱針劑藥品存放時間、箱內藥品因安培上標識模糊所報廢的數量、藥品存放不良事件。
4.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輸入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改制前組每天記錄護士分別檢查該4個急救箱針劑的時間、安培標識模糊的藥品數量及存放不良事件,記錄91天364次。藥品存放平均時間為(8±3.5)分鐘,報廢藥品58支,存放不良事件29件;
改制后組記錄92天368次。藥品存放平均時間為(3±1.5)分鐘,報廢1支,無不良事件發生。兩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均<0.01)。
改制后急救箱針劑存放平均時間較改制前存放平均時間短;改制后安培標識模糊所報廢的藥品數量比改制前下降;改制后針劑藥品存放的不良事件較改制前有顯著下降。詳見表1。
討論
1.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通過對針劑藥品存放區進行改制,使品種繁多的急救藥在有限的空間內分類存放有序,護士檢查藥品時,對各藥品的種類、數量、有效期一目了然,且在充分考慮了護士的操作基礎上,藥袋選用透明的薄膜袋,護士每天檢查藥品時通過透明薄膜查看袋內針劑的數量、質量與標識即可,不需反復取放藥品的程序,有效地方便了護士的核對檢查。表1顯示,護士檢查每個急救箱針劑時間由改制前每個耗時(8±3.5)min減少為(3±1.5)min,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表明急救箱針劑存放區改制有效縮短了護士檢查時間,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
2.減少藥品的浪費,有利于降低醫療成本
從國際背景分析,如何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是醫院管理中兩個永恒研究的主題之一,成本控制在醫院經營管理中的位置將越來越突出,越來越緊迫[1],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必須突出成本控制的作用[2]。在急救箱改制前,護士每天對箱內的每支藥品需取出來檢查,安培上的標識在伸縮膠帶上反復抹擦,易使標識模糊不清,本文通過對急救箱藥品存放區改制后,原來針劑用伸縮膠帶固定存放改為用可封口的透明薄膜袋袋裝存放,避免了每次檢查藥品時抹擦安培上的標識,同時也有效防止受潮濕而導致的標識不清。在觀察期內藥品報廢的數量由改制前58支下降為1支 ,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表明急救箱針劑存放區改制從節支的角度去控制醫療成本,減少因浪費而導致的成本支出。
3.規范急救箱內的藥品儲存,提高護理安全 美國醫療機構評鑒聯合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JCAHO)在2008年的患者安全目標中提出:提高用藥安全,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包括從藥品儲存等環節努力[3]。由于急救箱容量與區域有限,改制前26種常用急救藥品共71支,按照急救箱配置單上的順序與數量依次每支插入伸縮膠帶上固定存放,分類放置不明確,另外,膠帶日久失去彈力,對藥品固定不牢,觀察期內出現了29次藥品存放不良事件,分析原因,其中有28次是由于伸縮膠帶松動使藥品掉落造成的,另外有1次是由于護士補充藥品時錯放位置所致,導致急救患者時未能迅速拿到藥品。改制后,藥品分類袋裝封口,且標識醒目,擺放有序,能保證藥品的定品種、定數量、定位置管理,觀察期內未出現藥品存放不良事件。同時,更利于護士對藥品的取放,在搶救時,根據藥袋上的標識,能迅速、準確拿取藥物,縮短了查找急救藥品及支數的時間,保證搶救工效,提高患者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張 蕾.我國醫院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J].世界臨床藥學,2004,25(2):70-75.
[2]徐 杰.論醫院成本控制[J].衛生經濟研究,2000,(1):12-14.
[3]2009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hospital program:chapteroutline[OL].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NR/rdonlyres/D619D05CA68247CB874A8DE16D21C E24/0/HAP_NPSG_Outline.pdf.[Accessed 28 March 2009].
(收稿日期:2010-05-28 修回日期:2010-07-05)
(編輯:崔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