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試論訴訟證明標準的客觀真實與一元制

2010-01-01 00:00:00汪祖興歐明生
現代法學 2010年3期

摘要: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價值評判和利益衡量以及要件事實與行為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判斷,決定著立法者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攝取和規定。“法律真實論”在理論上難以成立,以此指導司法實踐也是有害的,因此,應當堅持客觀真實的訴訟證明標準。由于訴訟證明標準是對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應然要求,即追求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存在,因此,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的訴訟證明標準應為一元制。

關鍵詞:實體法律要件事實;法律真實;客觀真實;一元制

中圖分類號:DF7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0.03.12

訴訟證明標準問題是訴訟證據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具有高度的理論性與抽象性,學術界一直對此存有較大的學術分歧,由于問題的緊要和分歧的重大,因此,探討訴訟證明標準問題至今仍然不失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實體法律規范下的要件事實

(一)為什么是要件事實

在探討訴訟證明標準問題之前,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訴訟證明標準是針對什么而言的,也即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問題。于此,訴訟證明標準與證明責任一樣具有共同的終極指向對象,因為,證明責任的適用前提是證明對象尚未達到證明標準而出現真偽不明的情況(從這一個角度來講,證明責任與證明標準是針對同一終極指向對象而對立適用的兩個概念)。

大陸法系國家的裁判采邏輯的三段論推理,其意旨是,法律規范采取“行為模式+法律后果”的基本邏輯結構,將法律適用看作形式邏輯的三段論推理的運用。其中,作為法律規范的構成要素的構成要件是大前提,與法律規范構成要件相符合的特定案件事實是小前提。根據確定的大前提和小前提,通過三段論的邏輯方法,推導出裁判結論。即:T→R(具備T的要件時,即適用R的法律效果),S=T(特定的案件事實該當于T的要件);S→R(關于該特定的案件事實,適用R的法律效果)。大前提中的“T”,在法理學中又被稱為“行為模式”,一般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行為模式是從大量實際行為中概括出來作為行為的理論抽象、基本框架或標準。行為模式并不是實際行為本身,它并沒有實際行為中的具體細節。”具體的、特定的案件事實“S”是否符合“T”的要求,取決于法官的價值評判。

由于理論具有高度抽象性,為便于理解筆者試舉一例以圖說明得直觀明了,如“夫妻感情破裂經調解無效則應判決離婚”這一法律規范,“夫妻感情破裂”為T,“判決離婚”為R,但作為s的特定案件事實比如“夫妻分居兩年以上”是否符合“夫妻感情破裂”的T,則取決于法官的價值判斷。

在訴訟中,作為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應為具體的案件事實(主要事實),即三段論推理中的s。在日本,法學界對要件事實和主要事實并未加以區別,而是作為同樣的概念適用。“證明責任的負擔只需限于主要事實,因為只要對主要事實的存在與否作出確定,法院就能夠決定是否適用實體法規,進而作出裁判。”間接事實與輔助事實不是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因為間接事實和輔助事實并不是法律規范三段論推理中的小前提(即上述的S),僅有間接事實或輔助事實的存在并不足以認定主要事實即要件事實的存在,因而也不能適用S→R的邏輯推斷。

因此,這些刑事實體法律規范和民事實體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法律要件事實是否存在是確定刑事被告罪行是否成立和民事被告是否承擔民事責任的根本依據,因而是訴訟證明的終極對象。

(二)影響要件事實立法的因素

立法者何以對此法律要件事實和彼法律要件事實進行規范,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立法者對人們行為的價值判斷和利益衡量以及立法者對人們某種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認識。

首先,立法者對人們行為的價值判斷和利益衡量決定立法者對法律要件事實的攝取。“立法者總是將能滿足統治階級需要或廣大人民群眾需要、促進社會向前發展的行為規定為具有正價值,通過其確立的法律規范予以保護;將不符合統治階級意志、有損于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阻礙社會發展的行為規定為負價值,通過其確立的法律規范予以懲罰。”例如,1997年《刑法》中規定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法律要件事實為被告人不能舉證說明其巨額財產的具體合法來源,其立法價值在于國家的廉政制度不允許國家工作人員擁有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又如,在司法判例中逐步確立的《民法》中的共同危險,法律之所以規定實施共同危險的當事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主要目的在于原被告雙方之間的利益平衡,即在不清楚具體侵害人的情況下,寧由共同危險人共同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而不至于使受害人得不到救濟,以求得雙方利益之平衡。在這些情況下,立法者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和“共同危險”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加以攝取(類似的還有在刑法中被廢除的“投機倒把罪”等等)。

其次,對人們某種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認識也影響立法者對法律要件事實的攝取。如《尚書‘梓材》中記載:“奸宄殺人,歷人宥。”這表明在此之前,歹徒殺人,過往的行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即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過路的行人與歹徒殺人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因果聯系。又如,在西方中世紀,一旦出現重大的天災或瘟疫,離群索居和行為怪誕之人要被追究法律責任。再如,在古代社會,以“針扎面人”之類的咒人方法致人生病或死亡也被視為犯罪,這是由于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針扎面人”之類的咒人方法與被咒之人的生病或死亡具有因果關系。在當時的情形下,“行人的過往”、“離群索居、行為怪誕”和“咒人方法”成為當時立法者所攝取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

二、訴訟證明標準:要件事實認識的應然要求還是實然結果

(一)應然要求和實然結果的區分意義

研究訴訟證明標準問題,其次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作為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標準,這種標準到底是對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應然要求,還是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實然結果。因為,有學者曾對訴訟證明進行應然和實然的區分,指出訴訟證明的應然要求即訴訟證明的目的為客觀真實,而訴訟證明的實然結果即訴訟證明的標準為法律真實,目的為應然,標準為實然。

明確訴訟證明標準是對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應然要求還是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實然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其理由在于,應然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并不會因為存在反例而喪失其正當性,因此,司法裁判中的個案不符合這種應然要求并不能否定這種應然性要求本身的正確性和正當性。于是,在訴訟證明標準的問題上,不能從司法裁判中個案認識的實然結果對應然要求的背離而獲得舍棄這種應然性要求的正當性依據。

(二)訴訟證明標準為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認識的應然要求

在1990年代之前,學者們一般將證明標準稱為證明任務或證明要求,“訴訟中的證明任務,或稱證明要求,是指訴訟中對案件事實的證明所要達到的程度或標準。……我國訴訟中的證明任務是查明案件的客觀真實或案件的真實情況。”。

依照一般的術語界定,證明標準,“是指訴訟中對案件事實等待證事項的證明所須達到的要求,也就是說,承擔證明責任的訴訟主體提出證據進行證明應達到何種程度方能確認待證事實的真偽,從而卸除其證明責任。”盡管有學者對證明標準和證明任務這兩個概念進行區分,指出證明標準是具體的裁判尺度,而證明任務是抽象的訴訟理想,認為證明標準作為衡量證據是否確實充分的尺度,是證明任務是否完成、證明要求是否達到的參照物,但任務和要求并不等于標準本身,證明標準與證明任務、證明要求是不能混用的概念。筆者認為,即使有區分證明標準與證明任務或證明要求的必要,但是有一點是應當承認的,即證明標準是證明任務或證明要求的具體外化,證明任務或證明要求是證明標準的設置導向,其追求的本質內涵是一致的。

可見,從詞義和邏輯內涵來理解,訴訟證明標準應當是對司法者認識案件事實的一種應然的要求。

三、“法律真實”的觀點及批判

(一)“法律真實”觀點的由來考證

“法律真實”學說正式出臺的重要標志是樊崇義教授在2000年第1期《中國法學》發表《客觀真實管見——兼論刑事訴訟證明標準》一文(該文正式引致客觀真實學說與法律真實學說的交鋒)。比之稍早的文獻可見于畢玉謙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一書。在此之前,則可見于李浩教授的《民事舉證責任研究》一書。

在筆者的有限閱讀范圍之內,祖國大陸最早主張法律真實觀點的學者當為顧培東教授,他在論述“沖突事實的真實回復”時指出,“在訴訟中所回復的只是法律意義上的事實,而非原始狀況的實際事實。后者如果不通過一定的法律形式加以體現就不產生法律上的后果;而前者則是事實因素與法律機理共同結合的產物。訴訟中所回復的沖突事實必須符合于法律和形式規定,并且受制于法律的評價,在此基礎上所認定,在法律上‘真實’的事實就是程序公正所仰賴的沖突事實。”這樣一段經典的論述可謂后來“法律真實”觀點的雛形。

(二)“法律真實”觀點的內核概括

所謂“法律真實”,就是“裁判中對事實的認定應當符合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有關規定,應當達到從法律的角度可以認為是真實的程度”。從“法律真實”觀點提出的初衷考察,其精神內核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強調訴訟程序對原始事實(或自在事實)的評價,原始事實應當符合于法律和形式的規定。其邏輯結構為:原始事實(或自在事實)→符合法律的規定、經過法律的評價→法律真實。其精神內核首先在于,這種自在事實應當受制于法律和訴訟程序的評價。

其二,在訴訟中所回復的事實只是法律意義上真實的事實,而非原始狀況的實際事實。“裁判中認定的事實是法律上視為真實的事實。”(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其認識論的基礎是哲學認識論上的不可知論。

其三,法律真實觀點認為“裁判中認定的事實是法律上視為真實的事實”(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其本質是從案件事實認識的實然結果出發,而不是從案件事實認識的應然要求出發,即認為裁判中所認定的事實在實然結果上是法律上視為真實的事實。

(三)對“法律真實”觀點的批判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訴訟證明標準應當是對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應然要求,由于“法律真實”觀點的本質是從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認識的實然結果出發,那么,這種認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認識的實然結果是法律真實的觀點是否能夠成立呢?筆者認為即使如此也是同樣不能成立的。

1、在法律規范的邏輯功能上不能成立

法律規范的功能在于為人們的行為提供價值上的指引,引導人們實施具有正價值的行為,同時對人們所實施的具有負價值的行為予以否定性評價和處罰,法律規范本身并不具有評判某種行為是否真實的功能。

就法律規范而言,其本身僅具有價值判斷即所謂好壞的問題,而并不具備事實真假的判斷功能。“價值判斷只能是判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好是壞、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的標準。而證據事實則是對案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基本情況的反映,是典型的事實判斷。事實判斷才有真假值。價值判斷屬于價值論范疇,事實判斷屬于認識論范疇,兩者的認識對象不同,判定標準也就必然不同。我們絕對不能將用來判定行為是好是壞,是合法行為還是犯罪行為的標準當作判定證據是真是假的標準,反之亦然。”判定某種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存在與否,應依賴于證據材料,而非法律規范。

2、夸大了法律規范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許可性

如上所述,“法律真實”學說遵循這樣的邏輯思路:原始事實(或自然事實)→符合法律的規定、經過法律的評價→法律真實。

“既然作為判決根據的事實是在訴訟程序中形成的,事實形成的過程自始自終受法律的支配,那么,與其說裁判中認定的事實是訴訟前實際發生的客觀事實,毋寧說是法律上認為真實的事實。”法律真實論認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從自在狀態到獲得法律上的許可和評價,即上升為法律上的真實,筆者認為,這夸大了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法律許可性。

3、認識論的基礎為不可知論

“法律真實”觀點的認識論基礎是對可知論提出質疑,“作為認識活動,要受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支配。從認識論的角度說,盡管就人類總體而言,其認識能力具有絕對性和至上性,但就處于特定時期的某些或某個人而言,卻只有相對的,非至上的認識能力。”對于此,我國著名訴訟法學者陳光中教授對“法律真實”學說的認識論基礎有著精辟的概括:“法律真實論認為客觀真實不可能實現,因而是不科學的,應當以法律真實取代客觀真實。我們認為不承認客觀真實,必然不同程度地走向不可知論。”

在此,我們有必要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關于人類認識能力的那段經典論述,并對之作科學的理解。恩格斯說:“一方面,人的思維的性質必然被看作是絕對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維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維著的個人中實現的。這個矛盾只有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決。從這個意義來講,人的思維是至上的,同樣又是不至上的。他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同時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是至上的和無限的;按它的個別實現和每次實現來說,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我們仔細分析品味可以發現,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關于人們認識能力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矛盾是從人們認識的宏觀和整體方面而言的,但并不是說人們對具體事物的認識不可能達到確定性和絕對性。我們認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也就是說原始和自在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如果這一點被否認,必將給人們的思想帶來很大的混亂。

在西文中有“absolute fact”一說,意為“確鑿事實”。《布萊克法律詞典》對“absolute”一詞的界定是“conclusive and not liable to revision”。意為“不容置疑和不可推翻”,此處所指的也是人們對事實認定的確定性和絕對性。可見,作為“法律真實”學說重要立論基礎之一的不可知論是難于成立的。

4、在本質上是形式真實理念

法律真實論者主張,“只要司法證明活動遵循了正當合理的程序,就是說在證明形式上滿足了真實性的要求,那么其在實質上也就具有了真實性。在訴訟活動中,程序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有其自在的獨立價值,而且這種價值的實現和保障比實質真實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司法證明只要保證形式或程序的真實就可以了。”。對此,有學者總結,“法律真實就其主流與程序真實要求一致,因而其本質屬性是程序真實。”

我們認為,這種涵蓋在法律真實思想中的“形式真實”理念是可怕的,上述法律真實論者以“形式真實”代替“實質真實”的論調可以說是對傳統重實體輕程序弊病的一種矯枉過縱。古今中外,由于特定歷史條件的局限或許存在著一些事實認識手段的謬誤,但是追求實質真實的訴訟價值目標應當是一以貫之的。

5、不利于“疑罪從無”觀念的樹立

訴訟證明標準應當是裁判者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作出肯定性評判的認識要求。“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是對訴訟證明中作出肯定結論的要求。具體地說,即刑事訴訟中作出被告人有罪的結論,民事訴訟中作出某一訴訟請求成立的結論,……,這些結論所根據的事實必須清楚,證據必須確實、充分。”“在證明標準的概念中,需要強調的是,刑事證明標準是作出有罪認定所要達到的證明程度,至于作出無罪處理本身是不需要達到什么證明標準的。”

但在這個問題上,持“法律真實”證明標準觀的學者曾經列舉一個案例。某城市巡警在午夜攔查了一個騎自行車的男子,并且在其后架上的麻袋里發現了一具裸體女尸。該男子解釋說,他在一個垃圾堆上見到這個麻袋,以為里面有什么值錢的東西,想馱回家看看。而關于女尸,他一無所知。警察不相信他的“鬼話”,便帶回公安局訊問。經過一番“較量”,該男子“供認”了自己強奸殺人的“事實”。但是后來在法庭上,被告人翻供,聲稱受到了刑訊逼供。法官經過對看守所有關人員的調查,認定被告人確實曾經受到過刑訊逼供。在本案中,公訴方除了被告人口供筆錄和證明被告人曾經在深更半夜騎車馱著一具女尸的證據之外,沒有任何能夠證明被告人強奸殺人的證據。對于這一案例的分析,該學者得出結論認為:“無論法官判被告人有罪還是無罪,都應當以證據能夠證明的案件事實為基礎,而這些證據所證明的案件事實顯然不能等于案件中的客觀事實,顯然不能達到客觀真實的標準。換言之,法官判被告人有罪,不符合客觀真實的要求;法官判被告人無罪,也不符合客觀真實的要求。因此,本案判決所依據的只能是法律事實,本案判決所達到的證明程度或水平只能是法律真實。”其實,在這個案例中,訴訟證明標準應該是對被告人強奸殺人作出有罪認定的標準,而不是作出無罪的標準問題。正是由于尚未達到對被告人有罪指控的證明標準,所以只能無罪釋放。

訴訟證明標準指的是裁判者對待證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存在作出肯定性認定的證明程度要求,而不是裁判者對待證的案件事實作出否定性認定的證明程度要求。因此,通過以上的分析還可以肯定,法律真實論者把這些未達到證明標準的事實不清的案件也稱為是“法律真實”,這不利于司法實踐中樹立刑事被告人“疑罪從無”的觀念。試想,假設某人由于殺人罪證據不足而被無罪釋放,這僅僅意味著他的無罪只是一種法律上視為的“真實”,而這某種程度上又是不是“疑罪從有”和“有罪推定”思想的復蘇呢?!

6、消解司法者追求案件事實真相的內在動力

由于法律真實論者以某種程度的不可知論為基礎,對人類的認識能力持消極態度,因此,在司法實踐中這種思想很容易消解司法者追求案件事實真相的內在動力。一些經過司法者的努力原本能夠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案件,容易在“法律真實”理論外衣的包裝下被放棄,成為司法者拒絕作出進一步努力的理論工具,以“程序真實”為由掩蓋原本可以查明的案件事實真相,造成司法不公。“現在,司法部門的某些人很贊賞‘法律真實論’及‘程序真實論’,因為這不僅可以為其降低刑事訴訟中的證明要求提供根據,而且,由于‘法律真實論’及‘程序真實論’倡導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真實’,甚至可以為完全不講理的司法裁斷提供根據。”

四、堅持與發展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

從考察歷史上各種不同證據制度時代的訴訟證明標準以及客觀真實現實性實現的可能性出發,可以認為,客觀真實的訴訟證明標準是科學的,應當予以堅持。

(一)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在歷史上是一以貫之的

如果“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理解為是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的具體化,那么,在歷史上的不同證據制度時代,司法者追求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客觀真實的訴訟證明標準應當是一以貫之的。

在遠古的奴隸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文化科技比較落后,人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水平有限,因此訴訟存在著一些神靈裁判特征。但是,在古代,無論是占卜還是宣誓,都有其適用的前提和條件,即只有當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處于真偽不明的狀態之時方求助于“神”,神靈裁判只是在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真偽不明情況下的一種補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仍然要講究證據。如王充《論衡·是應篇》:“鮭(同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適用的條件為“其罪疑者”)“訴訟制度中雖存在神判殘跡,但僅適用于極少數無法找到證據的案件。……法官對證據不足的疑案無法判處時,便讓位于‘神’來作出判決。”“并不是神判主宰訴訟,在訴訟中還是要講究證據的。公民之間發生了難辨是非的爭端,需要找了解情況的鄰居出庭作證;發生了土地糾紛則取出官家保存的地圖證明:因財貸涉訟應以雙方所訂契約為證。”

我國著名的訴訟法學者徐朝陽先生認為,我國封建社會證據判斷以審判官的自由心證為主,“古代采自由心證主義,可無疑義。”在自由心證的證據制度下,證據的證明力交由法官自由判斷,在法官形成內心確信的情況下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應當注意,這種自由的判斷仍然受到一系列規則的約束:一是要求法官運用自由心證原則時必須站在客觀立場并遵循邏輯和經驗上的一般法則,二是法官必須敘明根據和理由,三是通過一些證據和判斷的規則影響法官對證據效力的判斷,進一步保證法官判斷的客觀性。“心證原則禁止法官根據似是而非的,尚有疑慮的主觀感受判定事實。”

西學東漸,隨著立法制度的正規化,要求司法官追求“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在立法上得到了明確的規定。1907年12月4日頒布的《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第39條規定:“公判時,遇有下列原因可即時判決:……二、因被告人無故不到案者,原告人申請結案,經審判官查明原告之證據確鑿可信者。”此處的“即時判決”即指對民事訴訟中原告權利的認定。1911年《欽定大清新律》中的《刑事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被告如無自認供詞而眾證明確鑿無疑即將被告律定擬。”此處規定了對刑事被告人定罪的“確鑿無疑”要求。南京臨時政府于1912年3月2日頒布的《大總統令內務、司法兩部通飭所屬禁止刑訊文》明確宣告:“不論行政司法官署,及何種案件,一概不準刑訊。鞫獄當視證據之充實與否,不當偏重口供。”1914年4月5日教令《縣知事審理訴訟暫行章程》第32條規定:“遇有下列情形,得為缺席判決:……二、民事被告人票傳二次,無故不到案,原告人申請結案,經縣知事或承審員查明原告人之證據確鑿,可信其請求系屬正當者;……”1914年4月4日司法部令《地方審判廳簡易庭暫行規則》第2條規定:“簡易庭所管案件,應具備下列條件:一、犯罪事實,據現存之證據已屬明確者……”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司法官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訴訟證據制度理念是一致的,均追求“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客觀真實。

(二)證據與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關聯性使客觀真實成為可能

英國著名證據法學者斯蒂芬(Stephen)指出,“有關聯性是指兩個事實之間的聯系達到這樣的程度,即按照事件的正常趨勢,其中的一個,自身或與其他事實結合在一起,能證明另一個事實在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存在或不存在或者使另一個事實在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存在或不存在成為很有可能。”與實體法律要件事實之間存在關聯性的證據能夠印證過去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發生與否。例如,作案的工具、所得的贓款贓物、犯罪嫌疑人的供認等證據能夠環環相扣地印證犯罪嫌疑人曾經實施的犯罪行為;借貸的契據、資金的來龍去脈等證據能夠環環相扣地印證當事人之間曾經發生的借貸法律關系。凡此等等。諺語“官憑印信、民憑契約”是證據能夠印證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樸實表達。

筆者承認,由于特定歷史時期證據手段的局限,判斷或認定證據與實體法律要件事實之間的關聯性有可能出現認識上的錯誤。例如,在親子鑒定的案件中,古代是利用“滴血認親”的證據方法加以認定,而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則采用更為科學的DNA鑒定方法。當然,應當承認的是,這種證據與實體法律要件事實之間關聯性認識上的錯誤應當是不占主流的。

因此,可以這樣概括:訴訟證明的應然要求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真實,訴訟證明的實然結果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到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真實(在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真偽不明和極少數證據手段錯誤的情況下除外)。

(三)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真偽不明時的出路

只有在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得到查明的情況下,才能對刑事被告人作出有罪判決或者對民事權利主張者的權利主張作出認定,然而并不是所有案件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真偽都能夠得到查明,在實然結果上達到客觀真實。在這種情況下,刑事訴訟的疑罪從無和民事訴訟的證明責任已經能夠解決這種困境。

在審理已盡而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存在與否仍然不明之時,刑事訴訟要求從有利于保護被告人權益的角度出發對這樣的疑罪作出從無的判決。至于真偽不明的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在哲學本體論上是個什么狀態已無法確定,同時亦非所問。長期以來,傳統極端的客觀真實理論在個案的認識上機械地套用了辨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關于人類整體認識的至上性和無限性一面,這就很理所當然地在理論上否認了真偽不明情況的發生。

民事訴訟領域中,證明責任分配理論也解決了實體法律要件事實在審理已盡而仍然真偽不明的困境。應當指出的是,按照證明責任分配的不利裁判與查明案件事實真相是相輔相成的,按照證明責任分配的不利裁判只能被理解為是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例外和補充。自主張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以來,有學者片面地強調了結果意義上的證明責任,“把法官調查證據的職權與證明責任對立起來,認為結果意義上的證明責任是證明責任的本質,法官不必依照職權調查收集證據,負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不能證明自己的主張就承當待證事實真偽不明的風險。證明責任制度的本質從裁判方法論意義完全演變成當事人的風險負擔,證明責任成為漠視正義的理論工具。”

(四)法律推定沒有違背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

在民事法律中,存在著一些法律推定的規定,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23條規定,法院對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而根據利害關系人申請可作出的宣告公民死亡判決;又如,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所規定的關于有相互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時間先后順序推定,等等。

如何看待這些法律推定的性質,這些法律推定是否違背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其理由在于:首先,這些法律推定是立法者處理一些特殊情況的特殊方法,其立法指導思想往往是遵循特事特辦(ad hoc)的原則;其次,這些法律推定的規定是以事實發生的高度概率為其立法基礎,某些情況下法律甚至允許這些法律推定為實際發生的事實所推翻;最后,應當正確地對待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之間的關系問題,從哲學上講,任何事物都有一般和特殊,過分地強調特殊而否定一般是不符合辯證法的,在司法審判中,查明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真實當為一般狀態,而運用法律推定并不是常態。可見,法律推定并不構成對客觀真實訴訟證明標準的背離。

五、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證明標準的一元制

學術界關于訴訟證明標準的另一個重大分歧還在于: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則為一元制,反之,如果不相同則為二元制。

現階段,持二元制的觀點在學術界幾乎有“一邊倒”的趨勢。其主要依據在于:首先,刑事案件與民事案件的糾紛性質不同,前者往往涉及人的生命、自由等等,而后者則通常只涉及財產問題,財產問題的重要性與人的生命、自由的重要性是不能等量齊觀的。其次,市場經濟講求效率,民事糾紛往往要求快捷地解決,在這種要求下民事案件的證明標準應當低于刑事案件。

筆者不贊同這種二元制的觀點。理由在于:第一,訴訟證明標準為對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認識的應然要求,而非實然的結果。第二,刑事案件與民事案件的糾紛性質不同,以及民事糾紛解決的效率要求,這些方面不能得出民事訴訟中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認識從“應然”上有所差別。從應然上而言,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都要求司法者查明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真相,即追求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真實,這是對司法制度公正性要求的本質使然,“司法制度和司法程序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礎就在于它的公正性。公正觀是司法價值觀中的第一要素,這是不容置疑的。”而查明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真相無疑是實現司法制度公正性的重要前提之一。

當然,筆者承認,在進行實然處理的時候,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可以有所差別。一般情況下,當事人對民事糾紛存在著處分權,實然上是否一定要查明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真實可以聽憑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真偽不明的情況下,司法者也可以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但這種狀況在刑事訴訟中一般是不被允許的。

總之,由于訴訟證明標準是對司法者認定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應然要求,因此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的證明標準是一致的。在實然的處理上,民事案件可以與刑事案件有所區別,但這并不是由于作為實體法律要件事實認識應然要求的訴訟證明標準的問題本身所致,這一點是應當明確的。

否定法律真實并堅持客觀真實理論,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之爭的問題,而是關系到司法裁判應不應該認識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存在、能不能夠認識實體法律要件事實的客觀存在的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著實緊要。如果筆者的上述論述在理論上和邏輯上尚能夠成立,那么這實在是法律真實和二元制論者的千慮一失以及筆者的千慮一得的結果。

本文責任編輯:唐 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黄色视频影|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亚洲色图欧美|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第一色| 亚洲综合狠狠| 欧美精品另类| 伊人网址在线| 91精品小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欧美日韩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色首页AV在线|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91免费片|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91蝌蚪窝| 日韩在线中文|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国产在线|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女人在线| 欧美精品1区|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91精品亚洲| 极品私人尤物在线精品首页|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一级爆乳无码av|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欧类av怡春院|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一级福利视频| 黄色一及毛片|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性欧美精品xxxx|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欧美激情成人网|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国产|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