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社會大環境對高校的影響越來越大,高校的安全和穩定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新情況、新問題。近年來,學生被騙、被搶的案件以及學生意外事故逐年增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和高校的改革發展進程。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充分發揮安全教育的功能對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毋庸置疑,輔導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最為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開展其他工作的前提。同時,輔導員也要做好校園意外事故的處置工作,它是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彌補和強化,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和影響。
一、大學生安全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與法律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大學生在校期間以及步入社會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以涉及大學生的安全問題為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實用法律知識、安全防范知識、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使在校大學生系統地掌握安全知識和防范能力。
1.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需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就是穩定。高校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維護穩定工作,將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的第一責任人,將措施落實到位。輔導員要加大對穩定隱患的排查力度,要切實做好各個重點部門和部位的隱患排查;還要充分了解學生中的隱患事件,深入到學生(包括在外實習的學生)中去,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及時處理他們反映的突出問題,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特別是目前甲型H1N1流感有擴大蔓延的趨勢,面臨嚴峻的防控形勢,輔導員要對學生加強流感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其自我防范意識,避免產生恐慌心理,以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
其次就是安全。如今在校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較為淡薄,辨別能力較差,很容易上當受騙,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對其人身財產的侵害。比如,某高校自新生入學來的半年內,就已發生數起學生被騙、被盜事件,涉及金額2萬多元。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學校要加大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控力度,妥善處理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相關問題,加強學校的后勤管理,辦好學生食堂,加強對宿舍的管理,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另外,高校要針對院(系)制定必要的安全考核指標,實行崗位責任制,定期進行指導、監督、考核,保證安全教育工作順利開展。各院(系)負責人要把安全教育工作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切實履行職責,真正負起責任,把具體工作做好。
2.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應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常抓不懈
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安全無小事,它關系到學校的外部形象,關系到學校各個部門在管理工作上是否真正到位,也關系到輔導員的工作是否扎實有效。很多安全性事件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突發的,然而卻反映了一個學校平時的管理工作水平,也反映了一個輔導員的工作水平。如果在平時的工作中疏于管理,或者發現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和整改,發生安全性事件的隱患就會大大增加。
從近幾年高校里發生的安全事故來看,自殺、交通事故、溺水等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在不斷上升,宿舍由于使用大功率電器發生火災的事件也呈上升趨勢,學生財物被盜的情況時有發生,學生因人際關系沖突造成的人身傷害事件也不能忽視。這些例子提醒我們,要將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作為一項常規工作常抓不懈。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大學生處于人生的轉折點,雖然他們的人格特征已經初步形成,但是還不夠成熟,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還很欠缺,也沒有良好的辨別能力,特別是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更是如此。因此,輔導員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地學習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包括網絡安全知識、消防安全知識、交通安全知識、心理健康知識等,掌握必備的安全防范技能,增強遵紀守法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既要全面展開,也要有重點地進行。一是抓重點學生的安全教育,如對經常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要進行重點教育,防止他們因嚴重違反校規校紀造成安全事故。二是抓重點場所的安全教育,比如,在有危險性的實驗室,應教育學生遵守實驗操作規程,安全操作;在人群集中的活動場所,應教育學生文明禮讓,服從指揮,并注意觀察場所周邊環境和安全通道,避免發生意外事故。三是抓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如加強節假日期間以及學生外出實習、社會實踐、畢業生離校之前等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輔導員要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把它納入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要加大教育力度,與學生特點相結合,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時代的原則,開展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的安全教育活動,善于利用發生在學生身上的案件、事故開展教育。可采用召開現場會、舉辦講座、張貼宣傳畫、播放音像制品,以案說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也可結合學生特點,經常舉行安全演練,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另外,輔導員還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取得高校各個部門的協調和配合,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和教育的安全功能,防止各類安全性事件的發生。
二、校園意外事故處理
校園意外事故處理對于剛剛接手學生工作的新輔導員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是一項不可避免的且要認真面對的工作。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輔導員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事故。當它們真正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如何及時而恰當地處置才是真正考驗輔導員處理具體問題能力的時候。對輔導員來說,可能遇到的校園意外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學校責任事故,即由于學校在教學和管理中的過錯而引發的意外事件
學校責任事故包括由學校設施損害和教學管理人員疏忽而造成的意外事故。前者指因學校的校舍、場地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的不完善導致的意外事件。后者是指學校教職工或學生違反學校紀律、規章制度所引發的各種意外事件,如學生違章用火、用電而導致的火災;學生之間的玩耍而導致的意外傷害;宿管人員或保衛人員未嚴格履行登記制度,擅離工作崗位,疏于管理,導致校外人員進入宿舍或教學樓,使學校、師生個人財產受損或暴力事件的發生。
2.學生責任事故,即由學生本身的過錯而引發的意外事故
學生責任事故主要包括由心理問題和身體原因引發的意外事故。心理原因引發的意外事故指因不良心理、情緒困擾而引發的意外事故。大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都不再有在中學時的優越感,這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處理人際關系或情感問題的能力較弱,使得這方面的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生。身體原因指學生身體患有某些疾病或突然患上某種疾病如傳染病等所引發的意外事故。
3.其他事故,包括外部環境以及自然災害所導致的意外事件
由外部環境而引發的意外事故是指學校所處的外部環境所引發的、導致學校受到損害的意外事故。從小的方面來說,外部環境可以指學校周邊治安環境,由于學校周邊治安環境差而造成學生遭遇威脅、騷擾和敲詐勒索,導致財產損失甚至人身侵害;從大的方面來說,是指整個社會環境,相對于高中,大學的開放程度大大增加,面對社會上的種種誘惑,學生很容易受到不良影響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自然災害所致的意外事故是指由于地震、洪水等造成的學生人身傷害。校園意外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加強對不同類型意外傷害事件的了解與分析,有利于意外事件發生前的積極預防和發生后的有效控制管理。
雖然校園意外事故多種多樣,但它們基本上都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突發性。校園意外事故大都由一系列細小事件引發、演化而來,事件發生突然,而一旦爆發,其破壞性的能量就會被迅速釋放,并呈快速蔓延之勢。正因為此,處理此類事故的機會稍縱即逝,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將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損失。二是形式多樣。難以準確預測和把握某些不確定因素,使得此類事故富于變化性與復雜性,這也是大學生意外事故棘手的重要原因。三是社會影響大。正是因為高校是社會所關注的熱點,不論什么性質和多大規模的學生意外事件,都會不同程度地給社會造成公眾心理恐慌和社會秩序混亂,還會給人們心理造成負面效應。
總之,在處理校園意外事故時,輔導員應熟悉突發事件的預防機制和處理機制,清楚各類突發事件的規范處理程序。為此,在遇到校園意外事故時,輔導員應做到:1.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開展現場處理工作,防止事態蔓延;2.發生學生傷害事故情形嚴重的,應盡快向主管部門和領導報告;3.待事態稍稍穩定之后,與相關當事人談話,初步了解事發原因,為認定責任收集重要信息。
高校的安全穩定,不僅關系到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和人身財產安全,也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根本前提。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大學生是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和推進校園建設的重要力量,所以對其進行切實有效的安全教育,是保持高校良性運行與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也是切實貫徹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標的需要。輔導員是學校基層管理的中堅力量,除了要做好常規的學生管理工作,還應把及時有效地預防、處理校園突發事件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責。輔導員要堅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則,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為學生的成長和學校的穩定及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武漢商業服務學院)
責編:趙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