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發展”有獎征文來稿踴躍
自市委組織部、市委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直機關工委、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在“重慶黨建網”、“重慶機關黨建網”、“中國當紅網”、“紅巖網”開展“抓黨建·促發展──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家談”有獎征文活動以來,僅40天時間就采用稿件134篇,既有領導干部撰寫的言論文章,也有一般干部采寫的消息報道,還有較多的市外來稿,不少文章受到網友好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
(王先平)
巴南區:讓大學生“村官”
發揮領頭作用
一是帶頭自學。大學生“村官”對科學發展觀理論知識,開展研究式學習、案例式學習、體驗式學習,重點突出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等問題的研究,提高實際工作能力。二是入戶送學。全區94名大學生“村官”進村入戶發放學習資料;開展300余次入戶宣講;將學習文件和書籍資料郵寄到外出流動黨員手中。三是集中宣講。結合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學習實踐活動意義及內容,大學生“村官”為黨員和村干部講解支農、惠農、富農政策。
(巴南區委組織部)
大足縣: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
一是建立聯合黨組織。打破基層黨組織設置的地域限制,建立村村聯建黨組織17個,村企聯建黨組織11個,村居聯建黨組織12個,村與機關聯建黨組織104個。二是建立產業黨組織。在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協會和農業產業鏈上建立黨組織。三是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采取單建、與異地商會一體組建等模式,在貴州遵義、山西太原等地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結合黨員素質特長設政策宣講、產業推進、證件代辦、技術服務、排憂解難等支部。
(大足縣委組織部周建森)
綦江:內教外培提升組工干部新形象
一是請專家傳教。制訂月學習計劃,每季度邀請專家到組織部機關宣講科學知識,先后邀請財經、消防、維穩、保密等方面的專家傳授相關知識。二是跟班到名校求學。利用組織干部培訓的機會,派遣跟班聯絡人員一同參與學習,有10名組織部跟班聯絡員在組織服務好班級培訓的同時取得結業證書,撰寫調研文章13篇。三是外出向先進取經。先后到長壽、合川、墊江等兄弟區縣學習。
(綦江縣委組織部)
黔江區:“勤績檔案”確保真實透明
一是區委督導巡查監督。通過定期開展工作巡查、班子回訪、催辦督查等方式,對“勤績檔案”記錄情況進行核實,截至目前已督查98次、單位132家。二是特邀監督員監督。聘請30名特邀監督員,目前已開展監督抽查活動12次,抽查單位56家、干部476人次。三是社會監督。設置“勤績檔案”公示欄,開通監督舉報電話、設置網上信箱,廣泛接受監督。四是健全問責體系。包括督導巡查問責、三色督查令管理、巡查回訪、重點工作倒逼和季度評析等制度。
(黔江區委組織部周曉東)
渝中區:對科級干部實施大輪訓
走進課堂。442名科級干部分三批參加集中學習培訓,把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論述等納入重點學習內容。走進基層。將400余名科級干部分成36個小組,集中“進基層、進樓宇、進居家”,與基層社區干部同訪同議同工作。完成調研文章190余篇,幫助基層黨員干部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00余件。走進外區。分批組織科級干部赴寸灘保稅港、雙溪新農村和江北嘴新城等地參觀走訪,加深推動渝中區率先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渝中區委組織部周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