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同志:
你好!
讀了你的來信,我感到你不僅有責任心和事業心,而且組織觀念和群眾觀念都比較強,黨組織提出了號召,你努力去與群眾交朋友,這種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作為一名組織部長,我覺得你的困惑在許多機關干部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在與群眾交往中,有的干部浮光掠影,有的干部敷衍了事,有的干部被動為之,等等,不一而足。你能夠主動敞開心扉,反思與群眾交朋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種自我剖析的精神難能可貴。
為什么要和群眾交朋友?作為黨員干部,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因為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你不和群眾交朋友,怎么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怎么為他們服好務?所以,和群眾交朋友是由我們黨的宗旨所決定的,也是每一個黨員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如何密切聯系群眾?我認為最便捷的辦法就是和群眾交朋友。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我是花下肥泥巴》,在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影片的主人公就是由《當代黨員》雜志首先發掘、報道然后逐步走向全國的重大典型鄧平壽。被群眾親切稱為“田坎書記”的鄧平壽,下鄉從不坐車,走到哪里都和群眾打成一片。在他的率領下,虎城鎮從一個山區窮鎮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鎮。他去世后,成千上萬的群眾,佩戴白花自發前去為他送行。一個基層鄉鎮干部為啥能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為啥能成為全國的重大典型?就是因為他心里裝著群眾,善于和群眾交朋友。
與群眾交朋友,看起來是笨功夫,其實是真功夫。
從2009年3月起,萬州區在機關干部中深入開展了干部“1+10”結交群眾活動,即每個黨員干部至少與十個最基層的群眾交朋友。目前,全區已有8447名干部與96325名普通群眾結交為朋友,走訪聯系群眾63403人次,收集情況12963條,解決群眾困難6668件,幫扶群眾錢物99.27萬元。
在這次活動中,我也結交了十名群眾朋友,感觸很深,體會頗多。
首先,與群眾交朋友要注意方式方法。
71歲的劉美英老婆婆,是我結交的一位朋友。她患有糖尿病,家庭困難,情緒比較低落。跟她接觸中,我發現她熱心公益事業,每次見面都要向我東家長西家短地擺談。有一次,我在看望她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劉婆婆,你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可不可以幫我了解一下群眾反映的社情民意?”劉婆婆一聽,當即滿口答應。接下來,她這個“社情信息員”盡職盡責,使我的耳更聰、目更明。劉婆婆也更加關心社區的事情,精神也好多了。通過這件事,我悟出一個道理:和群眾交朋友,需要講求方式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
作為機關干部,我們在與群眾交朋友的過程中辦些實事,既能體現干部自身的價值,也能讓群眾得到一些實惠。對個別群眾的不解、嘲笑甚至風涼話,我們不應抱怨,而應坦然面對,從中反思什么地方沒有做好或做得不到位。你為困難群眾募集了60床棉被,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發放中引起了群眾的非議,讓你很傷感。其實,發放前,你如能采用“民主聽證”之類的辦法,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做到公開、公平、公正,或許就不會發生你在信中提到的問題了。這說明,我們干部的一言一行,群眾是十分關心和關注的,尤其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時,在工作方式方法上稍有不慎,好事就有可能辦砸,甚至引起新的矛盾,也給干部自己帶來苦惱。
其次,與群眾交朋友要情理交融。
你在信中說,個別群眾朋友過高的期望值給你帶來了工作和心理上的苦惱,讓你茶飯不香,我認為大可不必。只要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群眾對我們干部有這樣那樣的要求,諸如硬化公路、安裝自來水、發展產業、爭取資金等,這說明我們干部還值得群眾信任,還有存在的必要。試想,如果群眾都對我們的干部封口,什么都不跟你說,也不愿意與你交往,后果就很可怕了?,F在,關鍵的問題是要把群眾對干部的期望值轉化為干好工作的動力。庫區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群眾渴望干部帶領他們早日改變現狀的心情,作為干部一定要理解、支持。我們要盡自己所能,能夠做到的盡力為之,確實有困難的,或對群眾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一定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不能束之高閣,置之不理。對于個別群眾的不解或誤會,我們要發揮擅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深入群眾,面對面交心談心,讓群眾明白,干部個人能力是有大小的,不可能完全滿足他們的要求。只要我們真情實意,態度誠懇,群眾是會理解的。我最怕的是,面對問題、面對困難、面對矛盾,我們的干部采取回避的態度,與群眾交往保持心理上的距離,身到心不到。
我深信“只有做不好工作的干部,沒有做不好工作的群眾”。2009年6月5日下午,我與所聯系的十名群眾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他們說:“過去我們有事很想找領導傾訴,不曉得怎樣和領導取得聯系?,F在好了,我們成了譚部長的朋友,有些什么心里話可以直接找部長說了?!甭犃巳罕姷姆胃?,我內心多了一種踏實感。“我有一個愿望,想請我的朋友經常把家里的一些小變化告訴我,好讓我與你們一起分享快樂,共擔風雨。”聽了我的一席話,十名群眾朋友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我深深體會到,只要你與群眾真正做到心與心的溝通,情真意切,就一定會得到群眾的真心理解。
再次,與群眾交朋友要注重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在與群眾交朋友這件事情上,又何嘗不是這樣。從你的來信中,我發現你在與群眾交朋友過程中,只注重具體事情的解決,而忽視了其中的細節。如你在發放棉被過程中,忽視了群眾參與的細節,因而被少數群眾不理解;如你積極為一名群眾朋友辦好事的時候,卻忽視了引導他遵紀守法這樣的重要細節,因而給他產生一種錯覺,你什么都行,什么事都能幫。
我與群眾交朋友,十分注重一個個不經意間的細節。有一次,一名群眾朋友王大慶的女兒王婧考上大學,得知信息后,我及時擠出時間給她寫了一封信,“希望你繼續游歷學海,伴隨書海快樂成長”。不久我收到她的回信,在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敢保證,但我堅信,我會成為一個不會令你及關心愛護我的父母、家人及其他幫助過我的人感到失望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后,我也會竭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去幫助那些處于窘境、困難中的人。”每當讀到這段文字,我都十分感動。
我想,作為黨員干部,只要心中裝著群眾,真正發自內心地與民為親、與民為友,我們做起工作來就會像鄧平壽一樣如魚得水,游刃有余。
高峰同志,如果你還在困惑,還在猶豫,請你現在就拿起手中的筆,給你的群眾朋友寫一封發自肺腑的信,或是到群眾朋友家中敞開心扉,秉燭長談。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一腔真誠的情,只要持之以恒積極行動,你心中的困惑就會化解。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祝你身心健康,事業進步!
萬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譚德成
2009年11月23日
(圖:無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