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見到有些糖友患了糖尿病后一直不能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境,怨天尤人。有人因此加重了病情,郁郁寡歡,產生厭世情緒。不過我也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糖友通過學習糖尿病知識,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陪伴終生的病,只要我們學會與之共處,學會管理自己的病,做自己的保健醫,改變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是完全可以像健康人一樣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他們拋卻疾病的困擾,快樂地生活和工作。就像一位糖友說的:我要“感謝”糖尿病,是糖尿病改變了我過去的惡習,使我走上了健康的人生。
改變自己的思維和心境
人生在世,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疾患、災禍、逆境、失敗,隨時可能降臨。善于化解困厄,把創傷轉化為財富,是一種品格、一種境界,也是一種能力。有些時候,把困厄轉化為財富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只需轉換一下思維,改變一下心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面目長得很丑,時常遭到小伙伴的嘲笑。他的臉頰右部,從上唇到眼角,長了一個深紫色的胎記,讓人不敢正眼相看。然而這個小男孩毫不介意,依舊每天微笑著參加各種活動。一次,他登臺演講,聲情并茂,搏得滿堂喝彩。有人問他:你不為自己的相貌憂慮嗎?男孩回答:“在我出生以前,父親就每天禱告,請求上帝送給他一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上帝答應了父親的請求,賜予了我與眾不同的相貌。我臉上的胎印,是上帝留下的吻痕。”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思維角度轉換,使得男孩把常人眼中的丑陋視為了美好,把自卑變成了自信,把不可改變的不利現實變成了前進的動力和無價的寶藏。
你能讓創傷變為財富
相比之下,在重大災禍發生后,把困厄變為財富就不那么容易了。難以抗拒的災禍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這種傷痛極難愈合。不少人因此而低沉,而沮喪,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氣。但是,對于生活的強者,同樣有可能發揮出神奇的魔力,讓創傷變為財富,變痛苦為快樂。對此,珍珠形成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啟發。
其實珍珠原本只是進入牡蠣體內的一粒沙子。對于牡蠣而言,這粒沙子無疑是突然降臨的創傷。于是,牡蠣調動了平生未有的能量,盡其所能分泌汁液,包裹沙子,直到沙子不再傷害它的身體。于是,創傷造就了財富,沙子成為了珍珠。
在我們生活中,把困厄變成財富的例子也并非絕無僅有。古人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300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作也。”在當代,像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所熟知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國內戰爭中受重傷,健康逐步惡化,最后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在病榻上寫成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影響了數代有志青年。再近一些,如中國的張海迪、殘疾作家史鐵生等等,無一不是在逆境中洗煉出來的巨人。創傷只是留在他們軀體上的印記,在他們的心靈中,早已不再懼怕創傷帶來的痛苦,因為他們已經把創傷愈合成了珍珠。
磨難就是財富,創傷就是珍珠
把困厄轉化為財富,并不需要什么奇特的方法。催化劑就把握在每個人的手中。只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堅強的意志、不改的追求、不變的堅韌,就會把困厄一腳踢開,把財富收入囊中。
羅曼·羅蘭說:“累累的創傷,就是生命給你的最好的東西,因為在每個創傷上面都標志著前進的一步。”磨難就是財富,創傷就是珍珠。世間的奇跡,大都是經歷了煉獄般的災難后才得以誕生。任何一個災難,都可能變成有利于我們的因素。與其背負沉沉的痛苦,在困厄中經受煎熬,不如一拳把桎梏砸爛,做一只浴火重生的鳳凰,在藍天白云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糖友們,用笑臉面對困厄面對疾病吧!這樣我們一定會走出疾病,浴火重生!
(編輯/羅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