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陽城右側出發,溯蜿蜒的絳溪而上,進入長長的范家溝,繼續迤邐而行,就到了一個馬蹄形的山灣——鄢家灣。
這里三面環山,山勢很像一把圈椅。椅背聳峙,峰巔入云。左側陡峭險峻,地名貓兒拱。爬到椅背中間,回首溝底,阡陌交錯,萬竹搖翠。極目遠眺,山溪、城郭、若隱若現,林木薈蔚,煙云掩映。
周克芹遷徒成都之前的故居,就在灣里的老鷹巖下。他去世的第二年,家屬將他的骨灰安葬在椅背的腰間,與其祖父的墳墓緊挨在一起,他離鄉多年后,又魂歸鄢家灣。
墓地約六平方米,青石砌就碑郭。萬年青環繞四周。左右前方兩樹翠柏亭亭挺立。比起灣里灣外的墳墓顯得別致的是墓碑的題字。那是流沙河先生所題寫。中間大書:小說家周克芹之墓。兩旁一副對聯:重大題材只好帶回天上,純真理想依然留在人間。
我們是在周克芹忌日,即8月5日前來掃墓的。此次一行有7人之眾。有作協和雜志的領導人傅恒、高虹、有克芹之妻張月英及子周吉昌、女周雪蓮、孫周宇航。稱得上一個小小的團隊。
正是立秋前夕,一場夜雨之后。“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清新的空氣透徹肺腑。新沐后的古柏、女貞、冬青、小l葉桉各顯風流,枝枝滴翠。漫山遍野稱得上“草莽英雄”的黃荊,開放一串串藍紫色的小花,馥郁的香氣彌漫了山野溝壑。
已是壯漢的周吉昌在前分開荊棘,探路攀援上山。來到墓前,繞墓一周,向墓中人報到了。隨之燃放鞭炮。燒香點燭,焚燒紙錢。寂靜的山溝頓時熱鬧起來。
接下來,各自就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對逝者深情的懷念。
張月英燒完最后一疊紙錢,自言自語地說:又夢見了他,說是沒有了煙錢。仿佛那燃燒著的紙錢,化作的朵朵灰蝶,正像一張張紙幣,飛向幻覺中的境界。
周吉昌、周雪蓮仍是那么誠摯、質樸:爸,我們又來看你來了!
傅恒碑前靜默,想必對著墓中人默默思念。或者是看著那直白而又傷感的對聯覺思。
高虹低頭絮語,像是久別重逢的傾談。語調高揚時,可以聽出是說難以忘懷的往事,常??M繞心間……
我已不止一次來這里了。沒有很快地進入肅穆。我手中拿著一張殘破的紙錢包裝紙,剛才沒有投入火中,是由于一種潛意識:這不能混同于紙錢。還由于似乎覺得上面有一些文字。此時一看,那木版刻印的字清晰可辨。是佛誡的《=三依五皈》。前面還有一首打油詩,末句說:“誠境亦心境,一切惟心造”。
我心里不禁啊了一聲:這好像是從佛經脫胎出來的吧!
佛經中大概有這樣的話:所有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
這眼前不就是“心誠則靈”的場景!
家屬之虔誠自不必說了。
傅恒呢?當年從學校畢業到簡陽文化館工作,恰好與克芹同事,那以后就把克芹引以為師,此時是表達師生之誼吧!
高虹呢?初到編輯部期間工作受過挫折??饲壑鞒止ぷ骱罅⒓词┮栽?,表現出極大的熱忱。眼前是感謝知遇之恩吧!
然后,我忽然又逆向地想:師生之誼也好,知遇之恩也罷,不都是云煙往事了嗎?人已故去10載,再也不會誼及于他,恩施于她了。如此不辭辛勞,長途跋涉,竭誠祭奠,于他們又有多少“實際意義”呢!
又忽然想起了早年讀過的《宋清傳》。其中有一句為許多人所熟悉的話:“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棄,鮮能類清之為者。”如今官場宦海,不仍然是趨炎附勢者眾、類清者鮮嗎?多花些時間、多用些心思,取悅權貴,邀寵上司,多敬幾杯“媚態酒”,多打幾圈“貢獻牌”,豈不更能實現所謂“人生價值”嗎!
“克芹,你好好安息!我們還會來看望您的!”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遐想。這是高虹致詞之后,依依惜別之語。
這沒有儀式的儀式結束了。大家從陰陽不分的境界中回到現實中來,或坐或立。欣賞山灣景色,田園風光,感受清風爽意,鳥語花香。
最是羨慕年輕者,是那么容易回到現實,進入輕松。嘆息我輩年邁人,總難擺脫憶舊的纏繞,陷入沉重。
又有多少往事回蕩在心間,多少舊日的情景浮現在眼前!突然憶起克芹告知的一件往事:他居然于宣布任命黨組副書記的第二天,丟心放膽地回到鄢家灣看望朝夕思念的母親去了。在陪閑聊之后,獨自出門漫步山灣小徑?;貞浲舻睦杳骱忘S昏,眷戀過去的甜蜜和辛酸,眼看豆麥的青蔥翠綠,覺得一陣陣奠名的沖動:在鄉間多好!在母親身邊多好!哀嘆此生身不由已,覺得眼睛已經濕潤
太陽已升在中天,該是下山的時候了。大家以最后深情的一瞥,表達了惜別之情。
下山后大家都是滿懷興致的了。在老鷹巖那邊,欣賞那造化精心打造的葫蘆壩風光,在那里新辟的度假村喝茶,看著眼前的山山水水,心里暗暗地將克芹筆下出現過的鄉村場景與之對比著。雖是一段輕松的時光,心中卻仍沉甸甸地裝著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