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從「賈四點」看兩岸關係發展
賈慶林主席新年對大陸的對臺工作提出四點意見:
第一點:要堅持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繼續全面貫徹「六點意見」,鞏固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物質基礎、文化基礎和社會基礎,增進兩岸經濟、文化、社會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斷增進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努力構建基礎堅實、支撐有力、內涵豐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
第二點:要繼續秉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精神,推動兩岸雙方保持良性互動,努力擴大共識。既要堅定信心,又要充分估計困難,不斷排除各種干擾,拓寬前進道路;
第叁點:要繼續按照「先易后難、先經后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思路,推進兩岸協商,積極推動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探討商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
第四點:要鼓勵更多的兩岸同胞支持并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和增進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
陳德銘:兩岸經貿五個方面要有新進展。
一是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商簽進程,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實現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經濟往來便利化、經貿交往機制化;二是推動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實現兩岸經濟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叁是促進兩岸貿易規模增長、結構優化,繼續協助臺商共同分享大陸內需市場快速擴張帶來的商機,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良影響和國際競爭的挑戰;四是幫助臺資企業克服經營和發展困難,加快轉型升級,加強兩岸產業合作;五是繼續擴大兩岸經貿人員交往。
張建國:建設銀行積極佈局臺灣
2010年1月16日,兩岸金融合作監理備忘錄(MOU)即將生效。陸資銀行來臺設立分行或投資的動向,成了眾所關注的焦點。為此,大陸建設銀行副董事長兼行長張建國表示,目前MOU很多條款細節都尚未公佈,可操作的還沒有。進入臺灣的市場,對建行本身來說,影響不大。建行在海外有自己的規劃、佈局,從2010年開始,每年都會有一、兩個,甚至於兩、叁個新的分行開業。這些足可以讓建行捕捉到海外的機會。所以MOU對建行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能順利推進,建行會在臺灣正式設立了一個分行,帶動大陸企業、個人在臺灣的發展、會更好的讓建行有機會跟臺灣的銀行、企業合作。對建設銀行來講正式設分行好,參股投資臺灣銀行也可以。 臺資企業等候在臺灣證交所上市。
王毅:對兩岸四個期待
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新年表示,面對2010年,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新的前景,展現新的希望。兩岸同胞應堅定信心,排除干擾,加強合作,再創新局。
我們期待,兩岸雙方增進政治互信,把握正確方向,保持發展勢頭,拓寬前進道路。
我們期待,兩岸深化產業合作,推動雙向投資,厚植共同利益,簽訂經濟合作框架協定,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我們期待,兩岸同胞擴大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化,加深同胞感情,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意志。
我們期待,兩岸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開展更廣泛、更直接、更深入、更便捷的大交流,拓展交流領域,完善交流平臺,豐富交流內涵,使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共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
薛琦:2010年主攻陸資赴臺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表示,2010年臺灣證交所將努力推動大陸的機構投資法人赴臺投資,招商方向將面向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國際企業,說服其赴臺掛牌TDR(臺灣存托憑證)。
薛琦表示,面對歐美交易所已完成跨國界整合、東盟五國交易所正建立跨國交易平臺,臺灣資本市場面臨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他表示,吸引臺商或海外高科技企業赴臺第一或第二上市方面,截至2009年底,申報第一上市的境外企業(包括臺資企業)已達46家;在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方面,2009年順利自香港引進境外ETF赴臺上市交易。
薛琦透露,2009年他出差17次,其中7次是去大陸;推動的臺商回臺掛牌上市,預估2009年報承銷有20家,結果有40家,2010年已經有44家臺資企業等候在臺灣證交所上市。
陳武雄: 不簽ECFA 石化業死在地上
東協加一201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臺灣石化業者抱怨2009年東協在大陸市占率只有叁成,2010年將可能飆到五至六成,加上臺灣仍要負擔6.5%的關稅,相當不樂觀。業內人士認為,除加速洽談ECFA外,石化業可先維持保稅項目(即出口至大陸再出口專案)產品競爭力,盼降低衝擊。
工總理事長陳武雄呼吁,即使順利跟大陸洽簽ECFA,也要等2011年才能生效,所以「不能再等了,不然石化業就要死在地上了」。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雖然ECFA可能2011年才生效,對於石化業面臨的衝擊,可先維持保稅項目(即出口至大陸再出口專案)的產品競爭力因應。
馬英九:冀實現內地客赴臺自由行
握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聽取江丙坤報告第四次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成果說明后表示,希望能早日開放大陸游客赴臺「自由行」,如「自由行」還不能馬上實現,也可先多爭取大陸商務旅客來臺。
馬表示:關於大陸旅客來臺數量問題,按照2009年12月的最新統計,大陸觀光客來臺人數已達60萬人,若加上商務及探親旅客,總人數已達80萬人。臺灣方面希望大陸能進一步早日開放陸客赴臺自由行。
蔡明忠:富邦金攻臺商放款
看好大陸臺商授信業務,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表示,兩岸經貿交流愈趨頻繁,北富銀串聯臺灣、香港、廈門、越南及洛杉磯的「兩岸五地」服務網路,將持續打造大中華區貿易融資服務平臺,提供臺商貿易融資服務。
富邦證券董事葉公亮則以「流口水」形容大陸證券市場商機,他并從大陸股市成交量、手續費收入及承受風險較低等叁項指標評估,認為以相同市占率來看,大陸一家券商一年獲利約是臺灣券商的十倍。元大證券總經理李鴻基也希望臺灣主管機關能給業者「多一條生機」,包括證券商大陸投資凈值上限20%再放寬,放寬A股、H股、紅籌股可來臺發行臺灣存托憑證(TDR),開放復委託可承作A股、H股及紅籌,及開放臺資企業掛牌CDR(中國存托憑證)和國際版等。
馬云和郭臺銘:聯手進軍物流
「杭州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發展之初主要業務來自兩名投資人——馬云和郭臺銘。
公司成立於2008年4月23日,註冊資本500萬人民幣,法人代表Google前聯合總裁周韶寧,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兩塊:一是電腦、網路物流和無線通訊技術開發;二是與道路運輸相關的貨代、裝卸、分撥和代理報關業務。
據百世內部人員介紹,百世目前的業務模式有兩個特點:
一是主要靠IT技術研發,包括物流資訊化系統、GPS貨車定位系統、車E寶(捆綁司機手機監控貨物交接)等,在全大陸范圍內收集承運商,將承運商的優勢線路、優勢配送貨物種類(比如專門做精密儀器、冷鏈生鮮等)輸入系統,只做資訊平臺和倉儲、整合承運商資源。
第二個特點是個人C業務很少,主要做超大型客戶的B業務,例如富士康和美國食品企業家樂氏。目前公司在全國40多個城市有倉儲中心,月營業額在8000萬左右。
李嘉誠:巧攻大陸囤地政策缺陷
易居中國2009年底發佈報告指出,上海有330宗土地「批而未用」。其中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都榜上有名。李嘉誠以一套隱蔽方法在上海「合法囤地」,據估計,李嘉誠目前土地儲備量至少可賣20年。
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日前宣佈,將向不合法的開發商開刀。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囤地現象難以抑制,變相囤地并不難。「開發商在檢查團來到時打幾個洞,等檢查團走了再繼續曬地皮」,開發商會故意造成規劃上的缺陷,以推延項目的開工期。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善於使用「拖字訣」,多項專案從土地取得到上市銷售的時間長達6年以上。大陸在1994年就頒佈規定,土地閒置時間若超過2年,將被有關部門收回。對此,他們會把開發時間訂在2年內,之后開工進度就不斷拖延、遙遙無期。等到他的項目完工后,周邊區域大多已完全開發,區域都由當初的一片荒涼轉變成人丁興旺,房價也已經能賣出高價。
吳東亮: 評估各種登陸可行方式
臺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表示,兩岸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 (MOU)生效后,兩岸金融新局勢臺新金不會缺席,包括設立代表處、直接設立分行、子行;併購大陸城市商銀、農村商銀或外資銀行等地區性銀行;以及參股中資銀行進行業務合作等3種方式認為各有優缺點,臺新金會評估把握,不排除任何可能。
吳東亮向員工喊話時宣示,臺新金已經成為1家非常健康穩健的金融機構,資產品質及財務結構創下近年來最佳水平,截至2009年底,金控資本適足率 (CAR)已達130.7%,銀行資本適足率 (BIS)12.3%。
曹興誠:批馬像慢性自殺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批馬英九兩岸政策,質疑馬主張不統、不獨、不武,又說臺灣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任何事務要維持現狀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萬物都在不停的變化,臺灣想維持現狀,等於慢性自殺!」
曹昨坦言,對馬英九上任以來的表現很失望。曹批馬處處想討好綠營,看看2012年能不能從綠營挖些選票,讓藍營很失落,其兩岸政策只能說是「扁規馬隨」,并無突破。
曹興誠說,馬英九與大陸仍處蜜月期,大陸在經濟上配合馬政府,但下一步大陸就要政治談判了,「你一定要面對政治問題。」許多人認為兩岸應多交流、先不要談政治議題,都只是想「以拖待變」,是消極的想法。兩岸為何不能「先政治后經濟」?政治問題解決了,經濟問題自能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