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特別冷的香港,有兩則名人的花邊新聞成為春節前后街談巷議話題:一是陳振聰敗訴案;一是李澤楷辦公室和寓所被搜查案。儘管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但是這則花邊新聞則折射出香港社會特點。
現年55歲的陳振聰(上圖右),是香港一名風水師,因參與香港已故富豪、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的千億港元遺產官司,在香港名聲大噪,結果在農歷新年前的2月2日被法庭判敗訴,更遭主審法官在長達362頁的判詞中,直指他向法庭展示的2006年遺囑是偽造,法庭又認定陳振聰對於遺產官司在龔如心死之前就謀劃已久,又指陳振聰并非一名有公信力的證人。
按照香港法律,偽冒遺囑屬刑事罪,最高可判監14年。
李澤楷公司和寓所遭搜查
有「小超人」之稱的香港首富李嘉誠之子李澤楷(上圖左),旗下的公司至少有一家的辦公室在春節前的2月10日曾被搜查,警方在同日亦取得李澤楷居所的搜查令。
香港警方之所以搜查「小超人」的公司和寓所,主要是緣于「小超人」的電訊盈科在2008年10月提出私有化過程后,被傳出有人「種票」疑云。有報導指突然有投資者把股份拆小,而電盈的股東名冊上,突然有為數約數百名的經紀,獲賦予電盈股票,成為電盈股東。
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叁個法官,以「人為操控」為由,終止電訊盈科私有化。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若任何人以書面或口頭方式,向證監會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陳述,以支持該名人士或有關人士向證監會提出的申請,同時他也明知道有關陳述屬虛假及具誤導性,一經循公訴程式定罪,最高可判罰款100萬港元及監禁2年;若以簡易程式定罪,最高可判罰第6級罰款(即5萬至10萬港元)及監禁6個月。
這兩個案件之所以成為港人茶餘飯后話題,是因為:
兩案都涉及偽造文書或虛假陳述
無論是陳振聰還是電盈,都因利益問題向法庭或者相關單位做了虛假陳述。陳振聰已被法官判定是偽造文書,這在香港屬於刑事重罪,一旦被定罪,當事人將身敗名裂。
兩案都涉及香港富豪
無論是陳振聰參與的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遺產爭奪案,還是電盈企業私有化案,當事人都是香港家喻戶曉的富豪和名人。對一般民眾來說,看富豪和名人新聞,比看電視連續劇還過癮,畢竟這些富豪和名人的趣事就發生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兩案定罪后當事人都將被監禁
香港是典型的法治社會,不會因為涉案人知名度大而與平民百姓有優待,一旦法庭判罪定讞,當事人就會有「牢獄之災」。
兩案凸顯香港法律尊嚴
陳振聰2月19日再度出招,以28天的上訴限期包括公眾假期,不夠時間向英御用大律師拿取法律意見為由,書面向法庭申請延期一個月提出上訴。司法機構將會定出日期開庭,由主審法官決定是否批準。電盈也曾不甘心,於2009年9月初向香港終審法院提出上訴。9月15日電盈大股東又以「不影響公司正常運營和顧及股東利益」為由,突然向香港終審法院提出「撤銷上訴」的申請,意味著困擾市場長達3年的電盈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有人說,電盈私有化的終結、電盈小股東終於取得勝利,突顯香港法制的尊嚴,是香港法律道德良心的體現,也是對香港法制精神的一次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