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作為由政府控制與支配的,通常以外幣形式持有的公共財富管理機構,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投資機構。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主權財富基金。2007年9月29日,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在北京成立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簡稱中投公司),可以說是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之一,因而引起了國內外媒體、金融界和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
謝平和陳超先生是我國進行主權財富基金學術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并參與了我國主權財富基金論證、籌備與運作等全部過程,本書就是他們近年來關于主權財富基金研究的重要成果。
目前,國際社會關于主權財富基金的主要爭論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主權財富基金是否具有國家戰略意圖?西方政府擔心主權財富基金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戰略型的資源收購或者為獲取核心技術而進行的跨國并購,這樣的行業領域通常包括通訊、能源和金融等。盡管大多數主權財富基金都強調商業化運作,追求投資回報最大化,沒有國家戰略意圖。但國際社會普遍認為,由于主權財富基金由政府控制,難以避免會存在商業回報之外的政治目的。本書提出,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和高增長階段,外匯儲備迅速增加,國家逐步將盈余財富用于投資。然而,隨著生產要素的消耗,國家積累的財富逐步達到頂峰。當國家經濟進入富裕導向階段或穩定低增長階段時,國家需要消費積累的財富,投資也傾向于無風險資產,這種理論分析將有利于減輕西方社會對主權財富基金國家戰略意圖的疑慮。
二是主權財富基金是促進金融市場穩定還是危及金融市場穩定?隨著主權財富基金規模急劇擴大,對全球資本市場的影響不斷增強。例如,資產配置向風險資產傾斜,導致全球風險資產估值水平不斷提高,可能導致資產泡沫。
本書則從正面提出主權財富基金可成為財政政策一個行之有效的政策工具;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對穩定匯率有一定作用;主權財富基金有利于提高國家資產負債表的穩定性;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配置對于本國以及投資國的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都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我認為,如果主權財富基金運營不當,杠桿化率過高,對風險估計不足,就有可能引發其債務危機,進而引發流動性危機和信用危機。例如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重組其旗下的主權投資公司——迪拜世界集團,并宣布延期6個月償付即將到期的40億美元債務,立即導致了全球股市的下跌,其進一步的后果尚待觀察。
三是主權財富基金是市場的投機者還是一個長期投資者?本書則從資產配置的角度提出,主權財富基金是具有長期投資視角的、較高風險容忍度的主動投資者。
四是主權財富基金需要什么樣的公司治理以及透明度?本書提出:主權財富管理正逐漸從傳統的以規避風險為目的的流動性管理模式,向更加多元化的和具有更強風險承受能力的資產管理模式轉變。近20年來,各國在主權財富基金股權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在運作模式方面,力求建立商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模式,確保政府公共管理職能與股權管理職能做到機構分離;在中心目標上,強調實現資本的有效利用;在制度保障上,賦予了主權財富基金完整的所有者權利;在內部公司治理結構上,建立了強有力的主權財富基金董事會對管理層進行監督和指導。
其次,主權財富基金的透明度問題一直是西方政府廣泛關注的焦點。本書提出,提高主權財富基金的信息披露程度,其好處在于使之得以進行嚴格的績效審核,提升公司的信譽,及其目標和行為的可接受程度,同時,可以通過與其他政府實體的交往活動提升合作。■
《誰在管理國家財富》,謝平、陳超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本文系成思危先生為該書寫的序,有刪節,題目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