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當,是很多胃病發(fā)作的原因之一。但是你知道嗎,吃出來的胃病也可以通過飲食調節(jié)再“吃回去”。
——主食篇——
反酸多的,不要喝粥
大部分胃病患者會被要求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白粥”貌似最符合這個要求。
可是,很多患者抱怨說吃了白粥以后,經常出現(xiàn)反酸的情況。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人體在進食后一小時左右,胃酸分泌就會達到高峰。而胃要把食物全部排到腸道里,需要約兩個小時(胃排空的時間)。也就是說,到達胃的食物,有一個多小時和胃酸“親密接觸”,這樣胃才能起到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但如果只是單純喝白粥(或牛奶),胃排空的時間就會比較短,這樣一來,就會造成白粥已到小腸那里 “報到”,胃酸才姍姍來遲的情況發(fā)生。撲了個空的胃酸,沒有食物被消化中和,就只能“倒戈相向”,把胃黏膜自己給腐蝕了。
白粥中的淀粉容易發(fā)酵,增加胃內酸度,這也是原因之一。其實,不僅是粥,凡是由米做的食物,如米粉、沙河粉等,都存在易造成胃酸過多的情況。所以,胃病患者,尤其是以反酸為主要表現(xiàn)的,應盡量少吃這一類食物。
【提示板】
面食是較好的選擇
一般的面食都略偏堿性,而且與粥、牛奶相比,排空時間較長,既易于消化,又不會造成反酸。因此,面食相對來說,是胃病患者比較好的主食選擇。
——甜食篇——
甜也能治胃病
“胃病不能吃甜食”這一說法很多人都知道,可是不少人也因此很苦惱,因為他們(尤其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病人)“酷愛”甜食。
其實,喜歡吃甜食是脾胃虛弱造成的。中醫(yī)認為,“物以喜為補”。脾喜甜,因而脾氣虛的人都喜歡吃甜食(小孩子喜歡吃甜食也是這個原因),因為甜的飲食可以補益脾胃。在中醫(yī)治療胃痛的方藥中,有一個著名的“黃芪建中湯”,其中最主要的藥物就是飴糖(麥芽糖)。由此可見,對胃病患者來說,甜食不是絕對的禁忌,只不過要適當控制而已。
【提示板】
胃痛為主的,才要少吃甜
之所以說患胃病不能吃甜食,是因為甜食進入胃后,經過發(fā)酵會變酸,從而增加胃內的酸度,對胃黏膜會造成更大的威脅。因此,患病期間,尤其是以胃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患者,還是不吃甜食(如巧克力、甜點心等)比較好。
——水果篇——
急性期,少吃水果
我曾經跟一個胃病患者開玩笑說,如果你能找到一種既不酸又不甜的水果,我就同意你吃。
其實,對水果的限制,主要是從胃酸的角度去考慮的。甜的東西到胃里會變酸,酸的東西又容易增加胃的酸度。所以,在胃病的急性期,尤其是胃酸過多的患者(表現(xiàn)為反酸、胃痛為主的),還是少吃水果為好。
【提示板】
慢性胃病,選中性水果吃
慢性胃病患者體質多偏虛,因而從中醫(yī)角度看,也是少吃水果為妙。實在喜歡吃水果的,應盡量選擇性平(不偏熱、不偏寒)的水果,如葡萄、龍眼等。
當然,患萎縮性胃炎的,或胃酸分泌不足的病人(表現(xiàn)為消化不良、沒有胃口、胃脹)適當進食一些酸酸甜甜的水果,不僅沒有壞處,反而有治療作用。
——豆類篇——
不能吃豆,豆?jié){不一定
豆類對胃的影響包括三大方面:
機械作用。就是通俗意義上的難消化,豆類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這些物質不易吸收,而且會損傷胃黏膜。
刺激胃酸。豆類含有較高的嘌呤,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因此胃痛、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豆制品。
產氣作用。豆類含有較多的低聚糖,這些物質經腸道細菌分解后,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因此腹脹患者不宜進食豆類。
至于豆類煮湯能否喝,或豆奶、豆?jié){能否食用,這些因與單純吃豆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所以要具體食物具體分析。最準確的分析方法,就是先少量進食,看看自己進食后有無出現(xiàn)不適,或癥狀有無加重,如果沒有,就可以吃。
——牛奶篇——
要護胃,牛奶勿空腹喝
不少患胃病的患者,總覺得喝了牛奶后,肚子不舒服。其實,牛奶富含蛋白質,呈弱堿性,進入胃中,不僅可以中和胃酸,還會在胃的糜爛面或潰瘍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因此,牛奶對胃是有保護作用的,但前提是喝的方法要對才可以。
胃病患者飲用牛奶時,應該與淀粉類食物(如面包、饅頭、餅干等)同食,以延緩食物在胃內的排空時間。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加重胃病癥狀,還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提示板】
胃脹為主的,暫停喝牛奶
牛奶含有大量的乳糖,乳糖會在腸內發(fā)酵,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可使患者出現(xiàn)腹脹、腹痛甚至腹瀉等情況。因此,平時老覺得腹部脹滿不適的胃病患者,可考慮少喝牛奶。
中醫(yī)認為,牛奶性濕熱。因此,平時濕熱較盛、舌苔較厚、胃口不佳的人群,也應謹慎飲用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