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體居然活了?”中國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有著20多年工作經驗的張老師被這個念頭嚇住了,取角膜的年輕女醫生更是被眼前這種場面嚇得臉色蒼白,跑出了遺體告別室……
捐角膜的大娘停尸間“復活”
如果不是20多年來,張老師養成了解剖前給捐贈者整理儀容的習慣,65歲的葛大娘就會徹底告別這個世界了。
2009年12月12日凌晨1時許,中國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的張老師接到通知,一名剛剛離世的老人曾經表示想捐獻自己的角膜。張老師和同事將葛大娘的“遺體”拉回了學校。在將葛大娘的“遺體”放入專用的冰柜之前,張老師按照自己20多年養成的習慣——出于對逝者的尊重,他總是要在進行器官捐獻之前,為死者整理儀容。
將老人擺在鐵板床上后,張老師突然覺察到老人頸部動脈好像是輕微地跳動了一下。“不對,老人可能還活著! ”張老師隨即又抓起了葛大娘左腕的脈門,摸了有一分鐘,終于感覺到她還有微弱的脈搏。仔細觀察后發現她的腹部也在輕微起伏……
張老師把葛大娘的老伴謝大爺喊了進來,老爺子說什么也不相信,明明死去了的老伴怎么可能還活著?張老師費了不少口舌,大爺才將信將疑地在醫生的協助下,將老伴又送到住所附近的醫院搶救,葛大娘終于“復活”了。
假死,真生!
原來,葛大娘因為受不了類風濕病的折磨偷偷服藥自殺,家人發現時,生命體征已經沒有了。而轉運“遺體”的時候,在低溫和顛簸的刺激下,老人的生命體征又變得明顯起來。難道,人死真的能復生?
專家解釋說,人死是不能復生的。葛大娘實際是處于假死狀態。看過一些“人死復生”的新聞,大多也都是沒有經過醫院診斷的,有的還是“死”在家里的。
假死又稱微弱死亡。是指人的循環、呼吸和腦的功能活動高度抑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臨床檢查方法已經檢查不出生命指征,外表看來好像人已死亡,而實際上還活著的一種狀態。
緣何人會陷于假死
假死是腦缺氧的結果,病人的呼吸和心跳極其微弱,所以往往被認為已經死亡。假死常見于各種機械性窒息,如縊死、扼死、溺死等等;各種中毒,如煤氣(CO)中毒、安眠藥、麻醉劑、鴉片、嗎啡中毒等;觸電、腦震蕩、過度寒冷、產后大出血、缺氧和營養障礙以及尿毒癥等。新生兒,特別是未成熟兒,更容易出現假死狀態。由于酒精中毒、貧血、缺氧血癥、腦損傷、鴉片、催眠藥及麻醉藥、尿毒癥及糖尿病性昏迷等,成人也容易陷于假死。
由于呼吸、心跳等生命指征十分衰微,從表面看幾乎完全和死人一樣,如果不仔細檢查,其他人很容易誤認為其已經死亡,甚至將“尸體”處理或埋葬。曾經有一個博士做過研究,在越南戰死的美國士兵里,據說有4%的尸體運回到美國后,人們發現其尸體的姿勢,和原來放入棺材時不一樣。這些人很可能都經歷了“假死”。
專家介紹說,一部分假死者經過救治可以存活,一部分由于致死因素的續存和機體極度衰竭,最后真的會死亡。
別讓死亡“弄假成真”
死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其時間具有不可逆性;假死者很難從外表上與真死者區別開來。而假死者經及時搶救,則復蘇的可能性極大,若緩緩行事,延誤時機,那么就易“弄假成真”。因此,及時確定假死狀態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可以說是人命關天。
在臨床上,一般來說,在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后還需要搶救30分鐘,這是因為死亡是個漸進過程,假死實際上是死亡過程中瀕死期的一種表現。自古至今,人們為了防止將假死的人誤認為死亡,便想出一些防范性和保護性的辦法或措施。延遲埋葬時間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早在中國古籍《周禮》上就記載,人死亡后須停尸三日才準入棺安葬。在死者臉上蓋黃表紙,如果人沒有死的話,一旦有呼吸出現,黃表紙因為比較輕,就會被呼吸所觸動。另外,黃表紙因為非常薄,如果有呼吸,口氣會打濕黃表紙,后來演變成了臉上蓋白布,并成了風俗。
有些國家則規定死后必須將尸體放置24小時,才可作死后處理,以避免有人在假死狀態下被埋葬、火葬或解剖。還有些學者認為,家屬給死者清洗尸體和痛哭死者,也是為了驚醒假死的人。
把死者埋葬后,也有一些措施防止假死。18世紀的歐洲,人們給尸體戴上手套,手套上由繩子牽著一個警鈴,或在棺材中設置傳話筒,以備假死者在蘇醒時能向外界發出信號。有的公墓中還設有復蘇室、備有藥房,有人值班巡視、定時敲鐘,醫生也整日在墓地中值班,都是為了使假死者有一個復生的機會。直到l9世紀,這些措施才逐漸取消。
辨別假死學幾招
病人是真死還是假死,最可靠的方法是用心電圖測定,真死者心電圖呈一直線。對死亡的判斷標準而言,腦電圖更準確,因為在醫學上腦死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心臟停止跳動不是,并把腦髓死亡12個小時以上定為死亡的標準。
對于真死還是假死,也可以用下列簡單的方法鑒別——
1、用手指壓迫病人的眼球,瞳孔變形,松開手指后,瞳孔能恢復的,說明病人沒有死亡;
2、用纖細的雞毛放在病人鼻孔前,如果雞毛飄動;或者用肥皂泡沫抹在病人鼻孔處,如果氣泡有變化,說明病人有呼吸;
3、用繩扎結病人手指,如指端出現青紫腫脹,說明病人有血液循環。
【鏈接1】
形形色色的“死而復生”
過去,由于科學不發達,把斷氣即認為死亡,結果出現了很多假死現象,更出現了不少“死”而復活的奇聞。
1804年,一名叫安蒂爾的英國人死后被裝入棺材,拉到墓地埋葬。很快被一盜墓者把尸體偷走,進行醫學解剖。當醫生用刀在他肚子上劃一刀時,他痛得大叫一聲。醫生驚恐萬狀,安蒂爾因此得救。
1977年,西班牙一名叫胡安的男子,“死”后因為身體太長無法裝進棺材,運送棺材的人準備鋸斷他的腿下葬。但剛剛拉一下鋸,痛得胡安大叫起來,人們才發現他沒有死。
著名的傳教士斯沃茲在德里“死”了,人們為他舉行了追悼會。當人們高唱感恩歌時,這位傳教士活了過來,并不由自主地隨著人們一起唱起了感恩歌,使在場的人驚嘆不已。
1980年4月,一位孕婦因吐血被送入美國費拉德爾菲亞的哈閃曼大學醫院。入院后她心臟停止了跳動,瞳孔也放大了。經半個小時搶救無效。醫生宣布她已經“死亡”。但為了搶救她腹中的孩子,醫生為她進行了剖腹產。一個女嬰降生了,當嬰兒大聲啼哭時,奇跡發生了,產婦的心臟竟跳動了起來!醫生馬上進行搶救,這位母親居然“死”而復生,竟然母女兩全。
最有趣的是,有一個球迷“死”了,被放入沒有封蓋的棺材里。不料,當聽到有人高叫他們國家的球隊踢進了一個球時,這個“死”去的球迷竟“激動”得活了過來。
【鏈接2】
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
有一次, 扁鵲路過虢國, 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 一打聽, 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從告訴他, 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
扁鵲問: “已經掩埋了嗎?”
侍從回答說: “還沒有.他死了還不過半日哩!”
扁鵲請求進去看看, 并說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
侍從睜大了眼睛, 懷疑地說: “先生, 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
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 很是著急, 須知救人要緊哪。他靈機一動, 說: “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 那么, 你去看看太子, 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 他的大腿內側一定還是溫暖的”。
侍從半信半疑地將話告訴了國王。國王十分詫異, 忙把扁鵲迎進宮中。扁鵲讓徒弟子陽磨制石針, 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穴。一會兒, 太子竟漸漸蘇醒過來。扁鵲又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肋, 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 太子二十來天就康復如初。
這事很快傳遍各地, 扁鵲走到哪里, 哪里就有人說: “他就是使死人復活的神醫!”
扁鵲聽了, 謙遜地笑著說: “我哪里能使死人生還呢, 太子患的是‘尸厥’證, 本來就沒有死, 我只不過是使他蘇醒過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