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我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揉著惺忪的睡眼,拿起電話,電話的另一端傳來母親壓得低低的聲音:“隔壁三兒派來兩個人一直在院外轉悠,還趴大門,你明天把我接過去避一避吧。剛才我在屋頂放了很多石頭,他們今晚要是進院我就到屋頂拿石頭打他們……”
母親口中的“三兒”是個非常和氣的年輕人,還時常幫我們這些兒女都不在身邊的母親干些雜活,斷不會是母親口中“圖財害命”的歹人,然而,母親這樣的電話我接到已經不是一兩次了,我意識到,母親可能是病了。
第二天請了假,匆匆趕回老家。母親已73歲高齡了,身體健朗,耳聰目明,仍耕種有一畝多地,每年收有百來斤的花生,一千多斤的稻谷,衣食住行不但用不著兒女們操心,做女兒的我,每次回家都能滿載而歸。可近段時間來,母親開始了疑神疑鬼,只要有外來進村的陌生人,她就會異常緊張,覺得誰都有謀她財、害她命的嫌疑,半夜若有狗叫,必上屋頂偵察,一個晚上睡不到3小時。
敲開了大門,母親左右環顧神秘兮兮地一把把我拽進院里,并迅速關上大門。沒等我多問什么,母親就把我拉到屋頂,一邊讓我看看她的“自衛武器”,一邊滔滔不絕地向我訴說鄰居“三兒”要謀害她的蛛絲馬跡。說到最后,母親下了最后通牒:家呆不下了,要出去避難,你要不給我接走我就去你二姐家。
問題真的越來越嚴重,這一定是病態,我好說歹說把母親哄到醫院,結果是腦動脈硬化引起的妄想癥。醫生說,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腦動脈硬化是逐漸緩慢起病。母親這種情況屬于腦動脈硬化程度已經比較嚴重了,一般這個病早期應該會有一些癥狀,比如焦慮不安、頭痛、失眠、耳鳴等,但可正常工作生活,所以都沒有引起患者和家屬的注意。很多人都覺得老人糊涂,騙子也總愛騙老年人,其實也是因為老人腦血管血流不暢。當腦動脈硬化程度加重時,造成普遍的腦血管流量減少,會影響腦功能,導致計算力、判斷和分析能力下降。這個病逐漸發展還會出現人格改變、遺忘、虛構和定向障礙的精神病表現。
醫生的話讓我這個女兒既震驚又內疚。
望著一臉風霜,枯瘦如柴,疲于奔命的老媽,做女兒的我,心一陣陣的揪痛,含辛茹苦養育了5個兒女的母親,兒女們長大了,成家立業了,都長年在外打工,錢是不停地往家寄,可老人更需要的是子孫繞膝啊。前年母親嚷嚷耳朵總嗡嗡響,幾個兒女都爭相往家里寄藥,可這治耳朵的藥吃了不少,也不見好。后來母親也不跟我們嘮叨了,我們也就都把這個事放下了。聽了醫生的話我才恍然大悟,這耳鳴原來就是腦動脈硬化的前兆啊。
醫生說,母親的病越早治療越好,還需要細心地飲食調理,堅持低鹽、低脂、低膽固醇,否則發展下去會加重腦溢血的風險。開了一大堆的藥,我帶著母親回到了自己家。晚上陪老媽睡一張床,一如兒時,不同的是,如今換成她睡里面,我睡外面;我到哪她隨之跟到哪,亦步亦趨。我到陽臺晾衣服,她就緊緊跟在我后面;我停下來關門,她亦隨之停下,窄窄的地方只容兩人面對面貼著站,此時的她望著我似小孩般開心的笑;在外面散步,一會看不到我時,她立即會大聲叫喊,生怕把她自己弄丟;每天下班臨到家時,總能看到老媽在陽臺眺望的身影,顯得那么孤獨無助,從早上上班時始,她肯定已在計算著我下班的時間了,一如我女兒小時,希望我早早下班歸來,并且一看到我的身影就笑逐顏開。
不禁感慨,人生就是這么一個循環輪回吧:小孩-青年-中年-老年-小孩,任誰也逃不離。父母老如孩童時,也許就是最需要兒女陪伴的時候,千萬不要留下“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