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因為血栓他才冷
初春乍暖還寒,沈陽市和平區的陳大爺又遭罪了!陳大爺有“老寒腿”的病根,天冷外出就發作的厲害,特別是初春取暖期剛過,天氣乍暖還寒的時節,老人不但兩腿發涼而且走路也變得困難,走不到200米腿就痛得邁不開步了!
后經遼寧省人民醫院專家檢查后發現,張大爺所謂的“老寒腿”其實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繼發血栓形成,如果再延誤,可能引發心臟病。專家及時為老人施行手術,從下肢動脈里取出了12厘米長的一段血栓,張大爺冰涼的腿馬上變得溫暖起來。
大腿怎么扯上了心臟
為什么寒痛在腿,卻可能病在心臟呢?侯愛潔主任解釋說,這是因為動脈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其中大約50%的患者表現在冠狀動脈,約30%表現為腦血管動脈硬化,此外有約10%的患者表現為下肢動脈硬化,還有約10%的患者表現為腎動脈狹窄硬化。
動脈硬化發生時,由于細胞間的血液循環不足,導致細胞缺氧。當其中一條冠狀動脈由于沉積物的累積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而被阻塞時,將出現心臟病,老年人罹患此心臟毛病的幾率較高;當動脈硬化發生在腦部動脈,一種腦血管病變——中風便發生了;當下肢受影響時,則發生閉塞性動脈硬化。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在下肢動脈硬化患者中,80%的人同時伴有冠狀動脈的硬化,即冠心病,但因后者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而常常被忽視。
與關節痛不相同
由于動脈硬化患者多為中老年人,所以發生下肢疼痛寒涼時,中老年人常會以為自己得的是老寒腿。那么下肢動脈硬化與老寒腿有啥明顯的區別呢?
侯主任介紹,老寒腿的典型癥狀是寒涼伴隨關節痛。但下肢動脈硬化發病時不是關節痛,而是肌肉痛,大腿肌肉、小腿肌肉、臀部肌肉都可能出現無力疼痛,而且沒有壓痛點,不活動的時候會痛,活動時則加劇。這是因為動脈硬化患者多有高血壓病史,攜帶血液到腿部及足部的主要動脈因脂肪沉積變窄,假如氧和血液的量無法滿足運動中的腿部肌肉,就會發生疼痛了。
此外,由于動脈通道不順暢,患者腿部血液運行差,還會感覺發冷、怕涼,發病時兩條腿的溫度還經常不一樣。有的患者單肢還可能出現麻木和感覺遲鈍的現象,所以有時皮膚被熱水燙傷了也渾然不覺。
“破褲子纏腿”的其他癥狀
除了寒涼、疼痛,侯主任提示如果出現以下癥狀,也得提高警惕,它們可能提示你已經被周圍血管疾病“纏”上了:
①走段路就累
如果步行不足1500米就有疲勞感,覺得腿酸、脹、麻、疼,但站著休息5分鐘以內就能緩解,再行走一段距離后癥狀又會加重,而且隨著病變發展,能夠行走的路程會逐漸縮短。這就是醫學上稱作的“間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所致。
②睡覺腿疼
如果晚上睡覺時感覺腿部不適,起來揉揉、走走,又能緩解,那么你可能存在“靜息痛”。它比“間歇性跛行”更嚴重。睡覺時,心臟跳動相對緩慢,存在功能障礙的四肢動脈供血不足,四肢缺血使患者疼痛難眠。
③潰爛
一旦出現手指、腳趾末端潰爛,就說明心臟供血非常差了。這提示患者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可能患上了“壞疽”。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有截肢的風險,甚至會因潰爛引發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腿疼要做造影
由于經常腿痛,下肢動脈硬化的患者活動會越來越少,其心臟癥狀就更容易被忽視了。所以,常可見下肢動脈硬化患者會突發心肌梗死,送醫院后才發現患冠心病多年。因此建議下肢動脈硬化患者做冠狀動脈造影,看是否有冠心病,以早發現早治療。“三高”的中老年朋友,尤其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