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而春季生發,人體皮膚毛孔張開,春風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故有“冬寒寒皮,春寒寒骨”之說。因此“春捂秋凍”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如一味盲目“春捂”反而會適得其反。
春捂主要“捂”兩頭
“春捂”,醫生建議是注意“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
初春時節,風濕病人會增多,天氣的潮濕和風寒是主要誘因。“寒從腳起”,人體下身血液循環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女性如過早換裙裝會導致關節炎和多種婦科病。
春捂切莫“捂”過頭
增減衣物最好聽聽天氣預報。天氣轉熱后,有些人“捂”出了汗,冷風一吹反而容易著涼。由于孩子好動易出汗,更不要“捂”得太緊,出汗后驟減衣服很容易受涼感冒。
春捂時機冷空氣來襲前1-2天
許多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風等,在冷空氣過境時也會驟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時機,應在冷空氣到來前1-2天,再晚便是雨后送傘了。
春捂溫度15℃是春捂臨界溫度
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春捂信號日夜溫差大于8℃
面對“孩兒臉”似的春天,你得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日夜溫差大于8℃時就是該捂的信號了。
春捂長度 7-14天恰到好處
有患者問,天冷時我穿的不少怎么也病了?其實雖然氣溫回冷需要加衣御寒,但即使此后氣溫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減得過快一樣有可能凍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