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庭冷暴力問題逐漸被關注,尤其是知識分子階層為烈,由于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家庭冷暴力更具有隱蔽性和復雜性。
【案例一】
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有這樣一家人:丈夫是某高校小有名氣的教授,妻子也在科研單位工作,這對看似十分般配的夫妻,卻一點也不和諧。雖在一個屋檐下,兩人分床而居,平時一兩個月不怎么說話是常事。妻子的朋友打來電話,丈夫接電話時會說:“我放下電話請你重撥一次。”甚至朋友問妻子是否在家時,丈夫說:“不清楚,我給你看一看。”
在這個案例中,這對夫妻是自由戀愛結合的,妻子是某局長的千金。婚前,妻子的家人極力反對,但正處在熱戀中的情侶卻忠貞不渝。婚后,妻子認為自己為了和丈夫結合,觸怒了家人,丈夫應該有所回報,起碼應該“聽話”。在她的心目中,父親身居高位,是成功男人的范例,希望丈夫也有所作為。而丈夫卻每天悶在書堆里做學問,說自己不是那種“官蟲子”。夫妻二人思維觀念、思想意識、生活習慣都不一致。彼此誰也不肯讓步,各持己見,結果雙方的感情傷痕累累。
對此,心理學家認為,應該盡早改變家庭的互動模式,雙方應該敞開心扉經常交流,協調自己的思維觀念以及生活方式。妻子對丈夫的要求有一定的心理誤區,需要客觀、實事求是。男人的成功不一定就是當官這一個途徑;學有專長,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學者,難道不算是成功者?
【案例二】
悶出病來的妻子
丈夫是某科研院所的領導,妻子也在機關工作,可謂門當戶對。可是,全家人很少一起吃飯。為什么呢?因為丈夫工作忙,應酬多,要么不回家,偶爾回家也與妻子無話。妻子多年來每天都生活在郁悶之中,久而久之,覺得渾身都是病,但去醫院檢查,也沒有什么器質性的病變。
這對夫妻問題的核心在于丈夫的社會家庭角色混亂。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在家庭中,好像理應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很多丈夫都認為,只有事業有成就,在社會上廣交朋友才算成功。很多家庭都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則。更有甚者,聲稱有本事的男人從不按時回家,沒本事的男人才按時回家。所以,當妻子要求丈夫承擔家庭責任、參與家庭瑣事時,丈夫總是說忙、沒時間等等找借口推脫。結果,似乎丈夫對誰都好,就是對妻子不好。
這種夫妻關系淡漠的家庭,雙方都有責任,他們都陷入了一種心理誤區:就是,每個人在社會同時扮演著多種角色,在不同的場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很重要。他們強化了社會角色,卻淡化了丈夫、父親的角色。因此,在這種家庭中,每個人似乎都很優秀,但每個人似乎都活得很痛苦。
怎樣才能使夫妻雙方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呢?常言說,解鈴還須系鈴人。首先,作為妻子,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的自我評價,包括認知、行為、期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評價。要知道,人無完人,要學會尊重、理解丈夫。
做為丈夫,要有責任感,應該好好反省一下:丈夫、父親這兩個家庭中的角色,你扮演得成功嗎?夫妻關系是人際關系中最親密的關系,你投入了多少精力來呵護她?
其實,冷漠夫妻都或多或少地有點心理問題。當家庭出現冷暴力、夫妻關系冷漠的時候,不要放棄交流,尤其是那種坦誠的、平心靜氣的交流。一定要向對方表達你的感受。讓他(她)知道,由于他(她)的行為給你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使你的心靈在滴血。
感情需要用心經營。你希望對方成為什么樣子,就要用相應的語言暗示他(她),激勵他(她)。實踐證明,坦誠地、平靜地、人性化地處理夫妻之間的問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