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養生,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提法。所謂冥想,就是停止理性的大腦皮質作用,而使自律神經呈現活躍狀態。簡單說,就是停止意識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心靈自律行為。這不是要消滅意識,而是在十分清醒的意識狀態下,讓潛在意識活動更加敏銳與活躍。
科學實驗已證明,當人進入冥想狀態時,支配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作用就會受到抑制。而支配本能以及負責調整荷爾蒙的腦干與腦丘下部的作用都會變得活躍。這時,想象力、創造力與靈感便會源源不斷地涌出,人的判斷力、理解力都會大幅提高,同時身心會呈現安定、愉快、心曠神怡的感覺。
冥想的具體方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有坐禪的冥想,也有站立姿勢的冥想,甚至舞蹈式的冥想。冥想對象最好是以往的愉快事情,也可以是大自然美好的風光,或者是曾去過的旅游名勝,或者僅是在圖片上見過名山大川等等。任憑豐富的想象,使你遨游于海寬天闊之間,達到精神灑脫,飄飄欲仙的程度。在空腹時,比如早餐或睡前做效果更佳。
沉思冥想是很好的靜養保健方法,近年國外醫學專家強調,深思遐想可以預防乃至治療多種疾病,比如像癌癥、艾滋病、心臟病等,通過冥想可以達到治療和康復作用。荷蘭的一項醫療調查顯示,沉思冥想者比不善此舉者的發病率要低50%,在染上威脅生命的重病率方面要低86%。有人已將靜思冥想作為一種治病方法,發現此法對老年性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癥等療效更好。即使是健康人,經常沉思冥想也可以消除疲勞,有益于左右腦平衡使用,給人的機體健康“充電”。專家認為,冥想法對免疫系統的系列化物質可起到良性的促進作用,從而提高人體抵抗力,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