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一直在深圳工作、生活,孩子和我的父母生活在大連。現在孩子8歲了,之前一直和我們生活在深圳,他二年級的時候,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把他送到我的父母身邊監護。可是前一段時間我回大連看他,發現他作業拖拉,半個小時的題目要用2個小時才能完成,愛上網,成績也下降了很多。沒有禮貌,不服從外公外婆的管教,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就知道玩,我不得已辭去了深圳的工作,專門回來教育他。可是3個月過去了,不但沒有效果,我和孩子的關系倒緊張起來。我每次管教他的時候,我爸就護著他,結果是他和我關系不好,我和我爸關系也不好了。有一次我被他氣急了,讓他滾出去,他居然對我說:“這是我外婆家,你滾!”丈夫還在深圳,現在又催我回去,我真不知道這樣的孩子該如何管教了。小雨(大連)
隔代教育的問題有一定普遍性。祖輩偏重孩子身體上的照料,唯恐對孩子照料不周,而忽略孩子的心靈教育。祖輩們無形中還會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從而使孩子養成了懶惰、做事拖拉等習慣。
現代社會崇尚競爭,倡導與時俱進,需要積極、開放的心態和主動的精神,而祖輩往往認為萬事以和為貴,對孩子的教育,多講謙讓,沒有什么主動性,使孩子不愿思考,不愿意表達。可是當你指出孩子缺點、錯誤的時候,老人又自愿做孩子的保護傘。結果使你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尊嚴,還讓孩子養成了只聽表揚而聽不得批評的習慣。
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首先要明確,你們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不要為了圖省事就把孩子扔給老人,不過也無須因為擔心老人慣壞孩子,就拒絕老人帶孩子,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系,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
面對現狀,建議:
1.切勿夸大兩代人的分歧
年輕的父母應與老人達成共識:一方在管教孩子時,另一方就算有異議,也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貶斥、指責對方。聰明的孩子會利用兩代人管教之間的分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孩子知道什么樣的要求在哪一方容易得到滿足,犯錯時想逃過懲罰可以搬誰來做“保護傘”。而你的孩子現在恰好就利用了你們兩代人的分歧,把外公當做了保護傘。長此下去容易助長孩子投機取巧的心理,也使得他的壞習慣難以扭轉,而相對本分的小孩則會陷入父母和老人的爭執中不知所措,這對孩子自主性的形成也是一個很大阻礙。
2.不要貶低對方的權威
權威無論是從年輕父母身上消失;還是從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權威的家庭里,孩子身上的頑劣天性會失去控制,以后要想扭轉孩子一個很小的壞習慣,都將變得極其困難。而且,年輕父母也不一定都對,多和老人溝通吸收彼此的長處。
3.不能慫恿孩子疏遠對方
即使分歧暫時無法消除,兩代教育者的任何一方也不該以溺愛的方式去爭取孩子的感情偏向,慫恿孩子疏遠對方。對于老人我們需要采取謙虛討教的態度,主動和老人溝通。你可以經常和父母聊天,交流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經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買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和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盡量減少正面沖突;引導老人在讓孩子吃好、穿好的同時更要關心孩子的學業,讓他們了解知識對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的重要性。
改變外公外婆教育觀念所需的時間很長,如果可能,還是建議將孩子帶在身邊,由自己親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