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糖尿病教育、營養治療、運動、藥物治療和血糖監測比作糖尿病綜合治療的“五駕馬車”,那么,營養治療就是駕轅之馬,也就是各類治療的基礎。
營養主張:
糖尿病的營養治療,可概括為26個字:“總量控制,局部交換,掌握比例,食譜廣泛。”同時保證:少量多餐,定時、定量、定餐。
因飲食習慣、食物種類和烹調方法的差異較大,營養治療頭緒繁多,人們常常陷入種種誤區。
主食吃得越少越有利于控制病情?
不少患者只控制主食攝入,認為飯吃得越少越好,甚至連續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僅吃半兩到一兩。這樣會由于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癥;如認為已經控制了飲食量,從而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每日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范圍,則更易并發高脂血癥和心血管疾病。
【營養主張】糖尿病患者不僅需要控制攝入食物所產生的總熱量,還需要控制含熱量較高的脂肪。而且,主食中含較多的復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率相對較慢,在適當范圍內應增加攝入量。
咸的食品不用控制?
部分患者認為,糖尿病就是不吃甜的食物,吃飯要控制,但咸面包、及市場上糖尿病專用甜味劑食品,不需控制。
【營養主張】面包餅干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也會轉化成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因此這類食品也應計算入總熱量范圍內。
吃多了加大降糖藥劑量就沒事?
一些患者在感到饑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來服藥劑量的方法,誤認為飲食增加了,多吃點降糖藥可把多吃的食物抵消。
【營養主張】這樣做不但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而且在加重了胰腺負擔的同時,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可能,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吃點零食無所謂?
部分患者三餐控制比較理想,但由于饑餓或其他原因養成吃零食如花生、瓜子、休閑食品等的習慣。
【營養主張】大多數零食均為含油脂量或熱量較高的食品,任意食用會很快超出總熱量范圍。
不需要限制植物油攝入?
有些患者認為,植物油中含有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比動物油要好,因此只要不吃動物油,就不會有問題。
【營養主張】無論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都是脂肪,脂肪仍是高熱量食物。如果不控制脂肪就容易超過每日所規定的總熱量。
多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而對身體有益。有人認為膳食纖維是控制血糖的有利食品,因此每日僅吃粗糧,不吃細糧,并因此而不再控制飲食量。
【營養主張】 吃太多的粗糧,可能增大胃腸的負擔而且影響營養素的吸收。粗糧也是糧食,含有的能量和細糧一樣多。如果不加限制,會導致攝入的能量超過需要,這對血糖控制是極為不利的。
少吃一頓可以不吃藥?
有些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并認為不吃飯就毋需吃藥了。
【營養主張】 吃藥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抵消飲食所導致的高血糖,還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防止出現餐前低血糖。破壞飲食規律就等于破壞了飲食控制,導致血糖控制不穩定而影響治療效果。
注射胰島素就無需控制飲食?
有些患者因藥物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島素治療,并認為有了胰島素就不需再費神控制飲食了。
【營養主張】 胰島素的使用量必須在飲食固定的基礎上才有利于控制血糖平穩,胰島素治療不但需要配合營養治療,而且非常必要。
尿糖試紙可判斷食物是否含糖?
有些患者為了監測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劑食品是否含糖,將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試紙上,發現變色就非常恐懼,認為是高糖。
【營養主張】 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會產生葡萄糖,而使試紙變色;無糖食品中只是沒有蔗糖,但不代表沒有其他形式的糖,只是不會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而已。
山楂食療降糖毋須限制?
山楂對普通老年人有軟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是同時含有較高量的果糖,不加限制就可能影響到血糖控制。
【營養主張】 食療偏方中的食品如果屬于熱量過高或脂肪量過高的則仍會影響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切飲食仍以控制血糖為重。
饅頭比米飯升血糖更高?
有些患者吃一次饅頭測血糖后比吃米飯高,或憑借自測尿糖顯示尿糖高,就只吃米飯、不吃饅頭,甚至不吃所有面食。
【營養主張】 面粉、米飯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血糖指數非常相似,對血糖高低的影響沒有特別大差異,應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監測血糖后再下定論。
不吃糖可用蜂蜜代替?
有些患者不敢吃糖,就吃蜂蜜來代替甜味,還聽說蜂蜜有助于通大便,可以治療便秘。
【營養主張】 蜂蜜、蜂王漿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單糖,吃多了會使血糖升高而影響糖尿病控制。
“降糖食物”真能“降”血糖?
總聽一些糖尿病朋友說,多吃X X食物,可以降低血糖。其實,絕大多數食物都含有能量,只要含有能量,攝入體內后就會升高血糖,只是有的食物因為能量密度低,或含有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升高血糖的速度不快、力度不大,但總的趨勢是使血糖增高。
【營養主張】 食物“降”血糖是不可能的,除非食物中含有降糖藥物。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食用這樣的食物,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后果不堪設想。
南瓜是降糖“靈藥”?
各種以南瓜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吸引了成千上萬熱衷于食療的糖尿病人,甚至有人說只要連吃100斤南瓜就能控制糖尿病,并且不用吃藥……
作為一種含有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南瓜對血糖總的影響是升高而非降低。但其升高血糖的能力較弱,餐后血糖變化較為平穩、舒緩。這主要是因為雖然有的南瓜口感很甜,但實際上,100克南瓜中僅含4.5克碳水化合物,其余為水分。另一方面,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膠,這種可溶性纖維與淀粉類食物混合后,會提高胃內容物的黏度,延緩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減慢,從而有可能延遲了餐后血糖高峰。
【營養主張】 在血糖控制較為滿意的條件下,糖尿病患者可以適量吃些南瓜。然而,南瓜畢竟含糖,其保健功效更不能替代正規降糖藥物,因此,不加限制地大量進食南瓜,或因吃南瓜而自作主張停用正規的降糖藥物都會適得其反。
患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水果,因為水果的主要成分是糖,但又渴望吃水果,因為水果營養豐富,完全舍棄未免可惜。
【營養主張】 只要掌握好吃水果的基本原則,多數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既控制血糖又享用美味水果。
把握好病情餐后2小時血糖在11.1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0%時,可適量進食水果。
把握好時機水果應作為加餐,可選擇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食用。
把握好種類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較慢的水果,如西瓜、草莓等。
把握好數量每日進食水果不宜超過200克,同時應減少半兩(25克)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