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心養心”、“吃腰子補腎”、“吃肺養肺”等說法,從理論上來說雖有一定科學依據,但在具體食用時還得因人而異。如豬腎具有補腎的作用,但腎結石患者就不宜食用,因為他們需要限制動物內臟的攝入。
以肝明目,高血脂者不宜
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肝具有補肝的作用,而中醫理論認為肝開竅于目,因此,視力的好壞與肝的關系非常密切。早在唐代,孫思邈就用豬肝來治療夜盲癥。生活中許多視力不好的人往往對動物肝臟情有獨鐘。可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并不適合高血脂患者,因此,營養學家建議高血脂患者要少食動物內臟。
動物睪丸未必提高性欲
民間常用動物睪丸、麻雀肉來治療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其實,療效的產生與動物睪丸、麻雀肉均為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食物密不可分。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持續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能在6個星期內增強性欲和改善性生活。因此,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礙者不一定非得吃動物睪丸或麻雀肉,可在適度增加蛋白質攝入量的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
以腦補腦,老人勿食
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腦可起到補益大腦的作用。因此,許多老年人熱衷于“吃腦補腦”。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豬腦屬高膽固醇食物,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不妨選擇核桃、黑芝麻、魚肉等食物來代替豬腦。
以血養血,老少皆宜
用各種動物血液為原料來治療貧血或血虛,是非常值得推廣的一種食療方法。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且為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與牛血、羊血等相比較,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含量為44.9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療佳品。豬血中不僅蛋白質含量高,所含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氨基酸比例也接近,非常容易被機體利用,特別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