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網終端從以PC為中心轉向以智能手機為中心,無處不在的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手機廠商與PC廠商共同看好的新興市場,傳統PC廠商的戰略重點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已是大勢所趨。
3G融合,PC與手機無縫對接
“電腦手機化”是智能手機及無線互聯領域的一場革命,早在2003年德國漢諾威CeBIT計算機技術博覽會上,諾基亞、索尼、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各大電信公司紛紛推出具有互聯網接入功能的移動數字終端,手機與電腦合二為一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隨后,微軟、谷歌、蘋果相繼推智能手機,從操作系統到網絡搜索,再到PC領域,原先在各自領域獨霸一方的巨頭,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移動互聯網這一新興市場。
智能手機與3G技術相伴而生,推動了手機與PC的融合,而3G的普及則加速了雙方進一步融合的進程。準確地說,3G時代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即PC、通訊、內容從終端到應用的全面融合。順應這樣一種大勢,PC廠商齊頭并進,搶戰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制高點,也就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潮流。3G把傳統的IT、通訊等終端制造與互聯網服務,扭結在了同一條產業鏈之中。
蘋果效應,擋不住的巨大誘惑
上個世紀后半期,蘋果一直以高端形象享譽PC業,但是,進入新世紀之后,PC價格戰愈打愈兇,蘋果的PC份額逐漸被蠶食,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從2002年開始,蘋果的利潤不斷下降,股票一度跌幅達52%以上,甚至陷入虧損的困境不能自拔。
營收萎縮,利潤銳減,迫使蘋果自我拯救,2004年一舉扭虧。分析蘋果的贏利背景之后,人們意外發現,蘋果的扭虧增盈,不是來自于傳統PC,而是由其音樂播放器及其網絡服務創造的。于是,蘋果果斷實施戰略轉移,于2007年1月9日宣布,將“蘋果電腦公司”更名為“蘋果公司”,同時發布了“iPhone手機”。此次改名,意義非同尋常,把“電腦”兩字從公司的名稱上抹掉,意味著蘋果不再死抱PC一棵樹。
iPhone上市以后,一路凱歌,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iPhone創造了16億美元利潤,一舉超過全球最大手機制造商諾基亞的11億美元,這讓傳統手機廠商很尷尬,卻讓PC廠商看到了新的希望。
蘋果出奇制勝,實現了諾基亞、摩托羅拉、LG等手機廠商一直在努力實現卻未能實現的夢想,這對于PC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PC突圍,希望在于移動互聯網
在PC市場上,聯想一直穩居亞太地區老大的位置,并且成功收購了PC開山之祖IBM的全部PC業務。但是,從2004年以來,聯想始終無法擺脫PC銷量增長利潤下降的困擾。制造業的利潤越來越薄,無論是手機還是PC,即使已經做得極限的巨頭,都在為增長點的乏力而憂愁。
作為互聯網接入終端,PC的中心地位將逐漸為手機所取代。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0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2.33億人,占整體網民的60.8%。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手機網民的增長率高達98.3%。
3G時代對誰都有機會。蘋果iPhone在全球獲得成功之后乘勢進入中國,惠普收購Palm,在中國市場與聯想展開全面競爭。3G時代,無論是手機還是PC,都只是工具而已。未來,最賺錢的不再是工具,而是承載于這些工具之上的應用與服務。對此,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公開表示,“移動互聯網出現以后,為所有做電腦的企業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機會。”
移動互聯網商機無限,也是PC廠商可持續增長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