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則一:搞笑是沒用的
奧斯卡今年也許是親民了點,不過人家還是不待見搞笑的主兒。
一開始得到最佳影片提名數量翻倍的消息,喜劇片商紛紛彈冠相慶;大家都認為,提名陣容擴大,也許意味著喜劇電影有機會被電影學院認真對待了。
一直以來喜劇影片都難入奧斯卡法眼,最近一部入圍最佳影片提名的喜劇片,要追溯到1976年第50屆奧斯卡上的《安妮#12539;霍爾》(Annie Hall)。如果這個單元能夠重新對這些相對更加平民化的電影敞開懷抱,很多成功的喜劇電影,如《宿醉》(The Hangover)、《愛很復雜》(It's Complicated),都可以在最佳影片的戰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然而這次提名中依然沒有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喜劇電影,就連獲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喜劇類影片大獎的影片《宿醉》,以及分別獲得金球獎三項和兩項提名的《愛很復雜》和《和莎莫的500天》(500 Days of Summer),都被電影學院的評委們打入了冷宮。
規則二:名氣是有用的
響當當的名號可能值一個小金人,至少是一項提名。
曾在2008年憑《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驚艷奧斯卡的喬爾#12539;科恩(Joel Coen)和伊桑#12539;科恩(Ethan Coen)兄弟倆,今年的新片《嚴肅的男人》(A Serious Man)似乎不再驚艷了。 科恩兄弟今年在美國制片人協會獎、美國導演工會和美國演員工會獎上顆粒無收,只在金球獎上得到了一個喜劇/音樂劇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公布后,有無數人驚訝地發現,《嚴肅的男人》赫然在列。不少人猜測這與電影學院的年齡和猶太人成員數量有直接關系——猶太人的家庭生活瑣事自然更容易打動猶太人。當然,另一無法忽視的,就是電影學院對科恩兄弟作品的認同度——“科恩兄弟能上榜,因為他們是科恩兄弟。”一位學院顧問如是說,“前幾年這樣說可能不行,但現在名額增加了,理由就這么簡單。”
同樣適用這一規則的還有奧斯卡新科影帝杰夫#12539;布里奇斯。算上今年的提名,61歲的布里奇斯已經是五次征戰奧斯卡,憑借之前在影壇奮斗數十年積累起來的人氣和威望,布里吉斯在頒獎季愈戰愈勇并最終折桂奧斯卡。
規則三:演技是很有用的
演員演技呱呱叫,影片提名沖你笑。
奧斯卡歷史上有多少影片,演員有精湛演技影片卻無緣最佳影片提名?事實上,很多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電影都沒有入選最佳影片提名,如1990年凱西#12539;貝茨出演的《危情十日》,1994年杰西卡#12539;蘭格出演的《藍天》(Blue Sky),還有2003年查理茲#12539;塞隆出演的《女魔頭》(Monster)。
如今,《弱點》(The Blind Side)正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演技對于最佳影片提名也同樣有用。 新鮮出爐的奧斯卡影后桑德拉#12539;布洛克(Sandra Bullock)最近可謂順風順水,在金球獎憑借《弱點》和《假結婚》(The Proposal)兩部電影獲得劇情類最佳女主角和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的雙料提名之后,一舉拿下了劇情類最佳女主角;隨后演員工會獎也把影后頒給了她。可以說,奧斯卡提名如火如荼進行時,正是桑德拉#12539;布洛克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之時。布洛克的人氣,公司的力捧,加上《弱點》的票房——還是那句話,以前或許不行,但現在名額多了一倍,評委們再沒有把它拒之門外的理由了,于是,45歲的桑德拉#12539;布洛克磨礪了多年演技之后,“封后”自然順理成章。
規則四:沒錢是不行的
機會還是青睞肯花錢的人們。
往屆,很多小型電影公司或獨立發行商都因囊中羞澀而淡出奧斯卡戰場。但今年的變革給獨立電影人帶來了希望:以后是否可以不用花大錢,也能贏得這一最重要獎項? “這對獨立電影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示波影業(Oscilloscope Laboratories)合伙人大衛#12539;范科在去年11月宣傳《信使》(The Messenge)時說道,“新規則為那些過去完全無法和大制作影片抗衡的獨立電影提供了機會。”
遺憾的是,幾個月后的奧斯卡戰圈似乎和之前別無二致:一邊是大公司重金造勢,宣傳鋪天蓋地,票房節節飆升;一邊是小公司獨立制片,名不見經傳,一分錢得掰當成兩瓣兒花。兩者擺在一起,高下立見。
誠然,小一號的影視公司,如獅門影業和頂峰娛樂公司分別憑借《珍愛》和《拆彈部隊》都拿到了提名。不過獅門影業有2007年《撞車》(Crash)爆冷的經驗,如今已是戰場老將;而頂峰娛樂公司去年借《暮光之城》(Twilight)名利雙收,也有“申奧”的資本。最終《拆彈部隊》以五項大獎橫掃奧斯卡,頂峰娛樂公司也終于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規則五:拍成系列也是不行的
系列電影可以贏得票房,卻得不到評委的心。
2008年無與倫比的商業電影奇跡、克里斯托弗#12539;諾蘭最成功的作品、《蝙蝠俠》系列中最受矚目的一章、好萊塢歷史上最賣座影片之一《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贏盡票房和口碑,卻未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去年6月,電影學院主席席德#12539;甘尼斯(Sid Ganis)在發布會上說:“在過去的幾年中,選出5部最佳影片讓我們絞盡腦汁,我意識到自己多么希望還能再多兩三個名額。因此我們決定把名額擴大至10個。”有人猜測,這次提名如此之大的變動,與當年《蝙蝠俠前傳2》未獲提名而讓奧斯卡飽受批評有關。名額雖變多了,但從本屆評選看,撼動偏見不是那么容易。不管《哈利波特》俘虜了多少人的心,不管J#12539;J#12539;艾布拉姆斯(J.J. Abrams)的《星際迷航》(Star Trek)有多少死忠,奧斯卡就是對改編而成的系列電影視而不見——只有2003年的《指環王3》讓他們破了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