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國家一系列對車市卓有成效的有利政策的作用下,中國汽車市場空前活躍,在新車的帶動下,二手車市場也發展迅速。不過,雖然近幾年中國二手車發展迅猛,但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制約著二手車市場的發展。只有解決這些問題,中國二手車市場才會真正迎來“井噴”元年。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2009年以來,二手車交易量總體規模繼續擴大,增速顯著上升。進入第四季度,二手車交易價格呈上升趨勢,交易量比往年第四季度更顯活躍。按此趨勢發展,2009年二手車的交易量有把握超過300萬輛。
在國際成熟汽車產業的利潤比例中,新車銷售只占其中的10%,而售后服務和二手車經營則分別占有50%~20%的比例。相比較而言,中國的二手車市場才剛剛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并被比喻為“朝陽產業”,中國二手車市場的巨大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雖然市場發展很快,可以說進入相對良性的發展周期,但是二手車市場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說誠信的問題、沒有準入的問題、稅收的問題,信息不透明的問題等等。
政策出臺執行力度是關鍵
2009年11月3日,國家工商總局會同商務部等國家七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二手車市場秩序促進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相關政策的出臺將會更進一步規范二手車市場秩序,促進二手車市場健康發展。
一直以來,中國的汽車交易市場尤其是二手車交易市場秩序非常漏亂,很多交易行為都是二手車市場從業人員的自主行為,沒有統一的市場規范,即存在經紀公司同時還存在經營公司。并且由于沒有相關政策支持,二手車消費的保障制度并不完善,消費者的利益多次受到損害。而這些也是制約二手車市場發展的最大瓶頸。
“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對應的法律法規政策來規范這個市場并且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立場是好的。對于這些規定,盡管從行業從業者本身角度來講并不看好,因為政策有了,更要看可執行性和執行力度。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行業的規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商務信息中心經理郭詠對記者說。
不過,大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政策對于解決市場交易信息不透明的現狀實質意義并不大。畢竟以目前市場經營者的銷售心態來看,即使有報價,水分也會偏大,而消費者也難以接受與自己心理價位相差較太的報價,雙方仍然會討價還價。
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嚴斐則指出,若不強制執行,僅靠市場管理方要求車行自律,很快就會恢復現狀;即使強制執行,市場經銷商往往會從自身利益出發,報價并無實質意義,最終仍會重歸面議形式。
品牌二手車發展勢頭猛卻存諸多不足
由于這幾年中國二手車市場的飛速發展,很多車企紛紛推出品牌二手車業務,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日產等借其成熟的全國新車4S店銷售體系紛紛推出各自的誠信二手車品牌。除了中檔品牌的車企發力,占據國內大部分市場的三太豪華品牌二手車市場格局也趨成型。2009年11月11日,奔馳在廣州高調發布了其“奔馳星睿二手車”品牌業務,而僅僅相隔5天后,奧迪也同樣發布了其二手車商端品牌“一品薦二手車”,加之2005年寶馬推出的“尊享二手車”,成就了豪華品牌的“三足鼎立”之勢。
其實,品牌二手車概念在國內大約幾年前就提出來了,但實質上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從二手車交易量及流通途徑來看,品牌二手車對傳統二手車市場的沖擊并不是很明顯。廠家成立的二手車實體,無論是從業務量上,還是從對市場的培養角度上來講,相對而言比較弱。盡管品牌二手車運作規范、誠信度相對較高,但由于單店車源有限,挑選余地很小,消費者往往感到4s店的二手車無法滿足其需求。而且相比傳統二手車市場,4s店的專業意味著高成本,在銷量有限的情況下,品牌二手車的價格似乎頗高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曾表示,各車企爭相推出的品牌二手車業務存在諸多不足,一方面在國內開展品牌二手車業務的車企參差不齊,各自為戰,沒有統一標準;另一方面消費者對于品牌二手車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
“當然這些也體現出主機廠介入二手車市場的意愿是非常強烈的。同時這些新車經銷商也想把二手車業務作為自己拓展市場的一種手段,來增加自己的新車市場銷量。隨著新車銷量的不斷增長,從長遠角度看,新車品牌介入二手車市場是一種必然。不過目前,這些廠家的品牌二手車不會對已有的傳統二手車市場造成沖擊。”郭詠說道。
全國二手車市場發展不均衡
近幾年,二手車市場經過幾年的培育日趨成熟,二手車交易量也突飛猛進,和新車交易的比率越來越接近。但從今年的市場形式來看,二手車消費相對于新車而言似乎較弱。由于促進新車市場消費的政策影響,全國新車交易放量增長,二三線城市尤為突出,但是這些市場的二手車交易量遠沒有達到一線城市二手車市場規模。
對于二手車行業來說,國內的銷售趨勢剛剛從一級市場向二級或者三級市場蔓延,如北京、上海、廣州等這些大城市的二手車交易相對而言較為成熟一些,可是對于其他的二三線城市而言,二手車市場并不是十分成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人士分析,由于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一些小城市二手車鑒定評估行業中以下問題突出:管理規章不健全全,使評估操作者無章可循、管理者無法可依、消費者和社會無評價標準;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機制,政府對行業的管理職能被弱化,行業自律性管理成為真空;再加上偏遠地區行業人才競爭力不強,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不高等等,才致使行業發展地區差異大,發展速度非常緩慢。
因此,業內人士建議,要促進中國二手車行業均衡健康有序地發展,應在以下方面加緊建設和完善:界定全國統一的二手車鑒定評估行業的業務范圍,讓政府部門、社會公眾認同該行業,增強行業自信心;建立包括法律規范和準則規范在內的二手車鑒定評估規范體系,指導行業行為向合法化、臺理化、有效化方向發展。
“目前我們看到的高增長只是在一個低水平上的高增長,中國的二手車井噴之年尚未到來,只有當中國的二手車市場達到一定規模,二手車市場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而這個過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郭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