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市場,華南市場一直是各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在廣州車展舉辦期間,國內各主流車企紛紛云集羊城,表露了對華南市場的戰略思考。歐美車企發布南方戰略,日系車企聚焦二三線城市,自主品牌打造高端產品。
中國內地的版圖像極了一只昂首挺胸、傲然挺立的雄雞,而北京則是這只雄雞的心臟,龐大的華南則恰似雄雞的胸腹。相對所有汽車企業對北京及其周邊市場的高度重視不同,遠離心臟的華南車市現今呈現出旱澇不均的市場態勢。日系品牌占據著5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德、美、韓、法、意及自主品牌們則爭先恐后地要蠶食剩下的半壁江山。
眾車企立體強攻南方市場
對于爭奪華南市場,大眾集團最為拼命。廣州車展前夕,大眾汽車(中國)攜手上海大眾、一汽-大眾發布了“南方戰略”。這一戰略的目標是,大眾集團旗下的大眾汽車、奧迪、斯柯達品牌在南方地區(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的市場占有率要從2008年的12%提高至大眾集團在全國的平均市場占有率水平,目前這一數字在17%-18%之間;在該地區的新車年銷售量要上升至3倍多,即從15萬輛提升至50萬多輛。
對大眾來說,“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是此次南方戰略的重中之重。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大眾集團計劃加大在南方的投資。同時,大眾中國計劃擴大在南方市場的經銷商網絡,通過更多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市場舉措,強化品牌形象。在客戶與服務層面,大眾中國將對現有經銷商進行設施改造,包括展廳、服務接待區的重新裝修,以提升客戶體驗。并預計將在6省擴建近百家經銷商。
按照大眾中國的計劃,將在6省37個城市增加營銷網點,這些營銷網點包含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奧迪以及斯柯達品牌。大眾中國南方戰略指出,一汽-大眾與上海大眾都將在四個領域同向發展,共同進軍南方市場。但仔細分析則發現,南北大眾的戰略諧而不同。接照目前南北大眾在南方市場核心省份,即廣東、福建、浙江的占有率及經銷網點的分布來看:廣東相對平均,浙江一汽-大眾經銷商數量明顯少于上海大眾,而在福建,南北大眾關鍵的問題則是經銷網點普遍偏少。但從目前的網點分布范圍來看,一汽-大眾新增的營銷網點將多于上海大眾。
對于明年車市的預期,大眾中國總裁兼cEo范安德信心滿滿地說:“大眾對明年車市是持樂觀態度的。第一,大家對中國整體的經濟增長仍然有信心。第二,我們相信通過一系列新技術的推廣;必然會得到消費者更多的認可。第三,一系列的戰略從制訂到實施也會在明年,所以這一系列的舉措一定會發揮它的功效。對于我們保持快速的增長一定會起到積極的因素。”
作為德系車的另一代表,奔馳對于南方市場同樣寄予厚望。梅賽德斯一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產品策劃管理總監雷致遠說;“我們在今年成都車展也是重裝上陣,成都車展也推出了很多新車型,這么短時間內又推出這么多新車型,可見我們對南都市場的重視。大家印象最深的是我們在前不久,剛剛在廣州推出的星睿二手車認證業務,也是奔馳在這個領域的一個新的拓展。這個二手車業務對奔馳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廣州地區可以說是全國二手車的一個銷售非常繁盛的區域。這也是我們選擇廣州的一個目的。同樣,我們這個二手車的認證業務,也曾經在深圳和重慶做過試點,兩地成功試點后,在南部市場正式推出,并且逐步推向全國市場。”
隨著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的日益加劇,“環保”將成為未來汽車業的競爭焦點。在談到梅賽德斯一奔馳在環保領域所作的貢獻時,雷致遠表示,作為世界領先的豪華車品牌,梅賽德斯-奔馳的市場成功不只歸功于多元化的產品戰略,倡導社會責任,始終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為己任,并不斷將富有創新與激情的前沿科技呈現給消費者,也是梅賽德斯一奔馳獲得成功的秘訣,并且與此次廣州車展‘科技、潮流、新生活’的主題完美貼合。
雷致遠認為,明年車市仍舊會有增長,雖然不會像今年爆發的形勢,但仍有10%-15%的增長率。梅賽德斯-奔馳將進一步擴大產品線,會有更多的新產品,并把目前國內還沒有的新產品帶到中國市場來。對于具體的產品線,雷致遠告訴記者:“明年重中之重還是我們的越野車產品、轎車產品和我們的運動車產品,這些都會是一個廣泛的產品線擴展,我們也會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公民,會有更多的貢獻,讓大家接受我們產品的同時,感受到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承諾和信心。”
“今年對上海通用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也是我職業生涯中最有意思的一年。”上海通用總經理丁磊在廣州車展前袒露一年來的心路歷程。的確,在金融危機、美國通用汽車破產保護、公司高管人事變動等不確定因素背景下,上海通用完成了新君威、科魯茲、新君越、凱迪拉克SRX、新賽歇、別克英朗等多款重量級全新車型的上市或發布,而在銷售業績上,上海通用歷史性地突破了60萬輛,其中,別克品牌增長55%,雪弗蘭提升了40%,凱迪拉克增長27%。
作為通用在中國市場上惟一的合作伙伴,上海通用對華南市場也是窮追不舍。丁磊說:“相信大家都記得,去年底,原本要在廣州車展亮相的別克新君威選擇了在深圳上市。新君威選擇華南首發經過市場證明是正確的,現在新君威和君越雙雄月均1萬多輛的市場表現相當成功。”而此次廣州車展上,從別克英朗、新凱迪拉克SLS的首發,到《越獄》男主角米勒引爆的雪佛蘭街頭旋風,上海通用氣勢磅礴,儼然將廣州車展當做了自己的主場。從通用今年對廣州車展的重視程度來看,上海通用力爭華南市場的戰略顯露無遺。
談到新能源項目,丁磊表示,新能源要完全替代傳統內燃機將面臨很大挑戰,同時,我們也希望國家在政策上對電動車進行支持,降低成本,使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去年上海通用提出“綠動未來計劃”。現在正按照計劃推進工作,并在高效內燃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發動機燃油經濟性提高了9%以上,而且計劃在2011年底向市場推出可以作為商品的電動車。
在談到中國車市明年的走勢預期時,丁總表示。盡管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但從中國整體經濟環境、消費環境及國家政策導向看,明年乘用車市場還會繼續增長,漲幅大約20%左右。他提到,中國目前的汽車消費還遠沒有達到進入普通家庭的水平,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僅為千分之二,而國際平均水平在千分之一百以上。而要保持國內車市繁榮。關鍵在于廠商、社會和政府一起努力,解決排放問題、道路交通問題、能源資源問題,不能完全依賴于石油。
守住華南 發力西部
相對來勢洶洶的挑戰者來說,原本在華南市場所向披靡的日系巨頭們顯然不愿意看到外敵入侵。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這一次,前來打擂的都是個頂個的江湖高手,但日系品牌顯然不愿坐以待斃。
面對車企蜂擁南下,曾經是華南市場老太的豐田坐不住了。大眾“南征”,豐田自然不會視若無睹。與之相對應的市場舉措是:令年年中,廣汽豐田第二工廠正式投產;按規劃一汽豐田的第四個轎車基地——長春豐越工廠改擴建一期項目也在今年年底投產。而包括廣汽豐田經銷網絡在內,豐田在華的兩家臺資公司已經擁有450多家經銷商,雷克薩斯也有40多家經銷商。這個數字也在不斷擴大,豐田在華的經銷商數量年內將達到650家,明年則要發展到1000家。
對此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聰明表示,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區域,這和其他各個品牌一樣,未來也一如既往,我們的目標仍是華南市場。希望為大家提供更多的產品、建設最完善的網絡、提供最便捷的服務……能夠滿足華南用戶的需求。我們信心十足,今后在華南市場還能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相對于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目光似乎更加長遠。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認為,今年汽車市場之所以火爆,主要原因還是二三線城市購買力的高速增長。“而這個增長趨勢肯定還會在明年有所延續,結合政府方面對GDP增長的要求,明年廣豐的增長率應該在10%-15%。”馮興亞告訴記者:“因此我們在明年會有針對性地在二三線城市增加銷售網點。按規劃,明年年底,廣汽豐田新增的4s店將達到80-100家,而這些網點主要布局在二三線城市。”
本田的中國生命是從廣州開始的。10多年前,借助廣州標致的破產,本田發現了華南市場的獨特魅力,結緣廣州汽車工業。本田的中國之行自此開始了最為輝煌的一步。雖然在日本本土,本田不及豐田,但由于把握住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先機,本田在廣州、在中國都成為最成功的投資者。無論是扎根廣州的廣汽本田、還是穩居中原的東風本田,如今都把華南看作是其第一重要的市場。面對大眾、通用的步步緊逼,本田顯然不愿把大好河山拱手讓人。
此次廣州車展上,廣本雅閣第100萬輛轎車正式亮相。正是有了100萬個用戶對雅閣的信賴和支持,廣汽本田才有了今天的發展。因此,在此次車展上,廣汽本田的主題是“百萬信賴無限喜悅”。
談到未來的發展戰略,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說:“我們廣本立足于廣州,所以先得到這個市場,也得到消費者認同。未來我們廣本的戰略,跟別的廠家不一樣。可能我們未來主攻的方向是中部和西部。我們感覺中國經濟從沿海起步發展到今天。現在華中和西部這些地方都在開始崛起了。”
同時,姚一鳴表示,廣本并沒有放松華南市場,廣本這兩年在華南地區占有率有所下降,這種下降也印證了汽車市場競爭激勵,也體現了目前整個汽車市場在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一款雅閣打天下”了。現在消費者有很多選擇,要做的除了增強產品力還要做好網絡規劃,尤其要把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擺在建立網絡時作為最重要問題考慮。廣本將從兩個方面發展,一個是打造產品品牌,另一個是打造企業品牌,這就是所謂的“雙品牌”戰略,以這樣的戰略來穩固華南市場,拓展中西部市場。
自主品牌打造高端產品 不走平常路
在市場良機乍現的情況下,無論奇瑞還是吉利均選擇了向高端市場發展的道路,其中充滿挑戰。在轎車市場上,與低端車型相比。高端車型的利潤更加豐厚。此次廣州車展上,出人意料的,奇瑞旗下高端車型瑞麒G5居然一下子擺出八輛新車,一字排開,那架勢真是蔚為壯觀。用麒麟汽車總經理楊渡的話說就是:希望借此提升瑞麒品牌的高端分量。
和大眾、通用這些巨頭們咄咄逼人的華南攻略不同,自主品牌企業顯然不算高調。但其內心的渴望已經隨著車展上的陣勢表露無遺。楊波介紹說“我們認為這個產品恰逢其時,適合這個群體的需求,就像瑞麒系列的小車,它是一款精品品牌,像G5這款產品,它是一款高性能的車,同時它的駕駛性非常的卓越,非常適用于華南區域企業的中高層人員,一些中小企業的業主和高級管理人員。華南市場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也是我們必須要大量投入產品的市場。”
吉利近幾年的發展可謂有目共睹。在07年5月吉利曾提出戰略轉型,目的是將企業的造車理念從“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轉變為“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至今,吉利戰略轉型實施已經近兩年,企業競爭力和品牌認知度均達到了新的高點。
去年11月6日,吉利宣布啟用“全球鷹”和“上海英倫”兩個全新品牌,標志著吉利正式進入戰略轉型的全新產品布局階段。同時,吉利將正式停止9款老車型的生產,包括美日、優利歐以及豪情,轉而生產以吉利金剛、遠景、英倫出租TX4為代表的中檔及巾高檔產品。一直致力于擺脫低端車品牌形象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正式宣布:“我們不會再造4萬元以下的便宜車。”
經過10年的發展,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工業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具體表現在技術,品牌和服務上都取得較大進步。目前,吉利正經歷由過去簡單的價格便宜向全面的技術領先轉型,其自主研發的cvvT發動機居世界先進水平,使吉利在核心技術上擁有了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