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某三線企業為了順利實施政策性分立破產,不斷推進破產前的改革調整工作,為正式啟動破產程序奠定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和現實矛盾集中顯現,職工群眾思想顧慮逐步增多,情緒波動較大,導致聚集上訪時有發生,個人上訪連續不斷,維穩形勢十分嚴峻,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在處理這些事件,尤其是聚集上訪事件時,該廠采取了有針對性地重點做好特殊群體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起到了較好的效果,有效化解和避免了一些群體性事件,得到了一些收獲和啟示。
聚集上訪事件中的
特殊群體分析
集體上訪群體的總體情況。從該企業發生的歷次聚集上訪情況來看,利益群體涉及各個方面,人員構成十分復雜,有在職職工、退休人員,有普通群眾、領導干部,有在冊職工及開除廠籍或已剝離出去的其他單位人員。集訪人員的群體構成決定了上訪訴求的內容,如在職職工的利益訴求一般涉及崗位薪酬、崗位調整等,退休人員的利益訴求一般涉及統外生活補貼、醫藥費報銷等,開除廠籍人員的利益訴求一般涉及就業、住房等。
聚集上訪中特殊群體的劃分。由于參與集訪人數眾多,少則三五十人,多則幾百人,人員類別復雜,性格特征不同,心理狀態存在差異。為了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將其中的特殊群體大致劃分為以下七類。
一是“好當領袖型”。他們一般精力旺盛,自我感覺良好,喜歡受人吹捧,渴望擔當群眾領袖,希望通過組織一些群體性活動來顯示自己的才能,獲得眾人的推崇。
二是“心理失衡型”。這類人員一般在生活、工作中曾經遭遇不幸,或認為曾受到不公正待遇,對企業、對社會不滿,認為世道不公、無處講理。他們往往吹噓自己理論水平高、掌握政策多,熱衷于組織、策劃集訪活動。
三是“自信型”。這類人員一般文化層次較高,曾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自尊心、上進心、責任心較強,心理指數較高,較為固執,不容易接受他人意見,在群眾中威望較高,在集訪中起主導作用。
四是“偏執型”。這類人員性格直爽、倔強,即人們常說“炮筒子”,一般脾氣急躁,認識偏執,文化層次不高,理解能力較弱,容易受人指使,被人利用,出現過激言行,極易成為群訪事件的“中堅力量”。
五是“特困型”。這類人員一般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希望通過上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改善窘迫現狀,但一般不會領頭、不會過激。
六是“好事型”。這類人員既無私憤也無不滿,只是閑來無事,愛去琢磨世事,尋找“由頭”,參與組織、策劃聚集上訪,但往往不會直接上訪。
七是“從眾型”。這類人員一般缺乏主見、喜愛熱鬧、好扎人堆,并無明確上訪目的,別有用心之人往往用以壯大集訪隊伍,擴大聲勢。雖然人數眾多,但不起主要作用。
特殊群體
參與聚集上訪的主要原因
在一些三線企業,由于地處偏遠、遠離城市,“大企業、小社會”現象比比皆是,在職工群眾中“有問題、找組織”,“靠企業生存、靠單位吃飯”的思想極為普遍,親屬關系、社會關系千絲萬縷,極易形成聚集上訪。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兩個方面:
收入偏低。由于國家軍工生產任務的調整,該廠于上世紀80年代全面停產后,每年僅靠國家核撥的特殊費用開展低水平的維持維護工作,經濟狀況十分困難,職工收入長期偏低,生活條件艱苦,職工對企業改革發展和個人的前途命運十分擔憂、疑慮重重。
觀念滯后。三線企業由于受地理環境的制約,自成一體,觀念滯后,“大鍋飯”、“特殊論”的思想較為頑固,缺乏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改革意識,對改革調整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做好特殊群體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原則
集訪事件的發生,對企業的負面影響較大。一方面干擾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管理秩序,另一方面嚴重影響了企業的外部形象。對于當中存在的這些特殊群體,必須集中一定人力、物力,重點開展好他們的思想疏導和人員穩控工作。在工作中,應著重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堅持政策制度是底線的原則。依法依規是根本,政策制度是底線。在開展特殊群體的思想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把住政策制度這條底線,堅持原則,不隨意許諾,對于那些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過高要求,要旗幟鮮明地闡明立場,不亂開政策口子。對于合理訴求,則本著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科學理念,依據政策千方百計予以解決。在實際工作中,要切實做到訴求合理的及時解決到位、訴求無理的解釋引導到位、生活確有困難的幫撫救助到位。
堅持依靠各級組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則。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作用,通過召開維護穩定工作專題組織生活會等形式,強化黨員骨干維護穩定的責任和意識。發揮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覆蓋面廣、身處一線,方便聯系群眾的優勢,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集訪事件發生時,要充分利用企業各種人際關系,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網絡的作用,動員黨員干部、工會干部、職工代表、團干部等維穩骨干,做好親朋好友的說服、規勸工作。
堅持個別開展工作的原則。集訪事件發生時,上訪人員情緒一般比較激動,如果直接與他們集體對話,則會人多嘴雜,你一言我一語,極易造成現場混亂,不利于交流、溝通,更難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時還會激化矛盾,導致事件升級。因此,必須堅持先與上訪人員代表交流,穩定事態,然后再一對一、多對一地單獨針對特殊群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化解矛盾,平息事件。
堅持熱情、耐心、嚴謹的原則。集訪事件中的特殊群體,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特殊因素,需要集中力量重點開展工作,做到熱情接待、耐心傾聽、嚴謹解答。無論所提訴求是否合理,都要耐著性子、陪著笑臉聽其傾訴,然后循序漸進地依據政策嚴細解釋,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堅持集訪期間不在面上“辦好事”的原則。
該廠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努力為職工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最大限度地維護好、實現好職工群眾的整體利益。但是,在處置歷次集訪、群訪過程中,始終堅持集訪期間不在面上“辦好事”的原則。即使這一時期恰有相關政策到位,也要待集訪平息后,在合適的時機落實政策,實現職工群眾的整體利益。
做好特殊群體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針對以上歸類分析,做好特殊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策略,講究方法,在實踐中比較成熟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
長期聯系法。所謂長期聯系法,就是將企業領導、維穩骨干與工作對象一對二或一對三地聯系起來,與工作對象保持經常性的聯系,開展經常性的思想工作,使企業領導、維穩骨干人人頭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任務。采用長期聯系法,著重解決“好當領袖型”上訪人員。通過經常性地開展工作,緩解思想情緒,引導他們關心、關注企業的改革發展。
人盯人法。所謂“人盯人法”,就是對工作對象采用“一盯一”的工作方法,預防出現過激行為。采用人盯人法,著重解決“心理失衡型”的上訪人員。通過人盯人,可以隨時掌握情況,發現不良苗頭,立即采取措施,防患未然。
家訪法。所謂家訪法,就是單位領導或工作人員到工作對象家中登門拜訪,拉近距離,增進感情,面對面、心貼心地進行平等交流和溝通。采用家訪法,著重解決“自信型”上訪人員。通過家訪,通報廠情,討論熱點,分析難點,調動他們為廠分憂獻策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點和長處,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送溫暖法。所謂送溫暖法,就是針對工作對象個人或家庭、子女等存在的實際困難,以組織名義及時給予一定的幫助,使其感受到組織的溫暖。采用送溫暖法,著重解決“特困型”和“偏執型”上訪人員。對于這兩類人員,要多一些關愛和引導,解決實際困難,消除疑惑,引導他們相信組織、依靠組織,保持清醒頭腦,防止被人利用。
發放卡片法。所謂發放卡片法,就是為工作對象發放包含有單位地址、聯系電話、聯系人及溫馨承諾(如:您的事就是我們的事,請隨時打電話給我們!)的心連心小卡片,使工作對象能隨時聯系工作人員。采用發放卡片法,著重解決“從眾型”和“好事型”上訪人員。有了這張小卡片,他們的心聲能夠第一時間向組織傾訴,各級組織也能夠及時收集到他們的反映,組織與他們更貼近,他們與組織心連心。
以上這五種方法與所對應的各類人員,并非絕對分開,有時會有交叉。隨著上訪人員心理特征的變化,工作方法也應隨之調整,這是思想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