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5日舉行的膠州市特困大學生“陽光救助工程”助學金發放儀式上,大學新生盧志偉接過3000元救助金后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謝慈善總會對她的及時幫助。家境貧困的她憑著勤奮和努力,考取了山東師范大學,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盧志偉全家人都感到很欣慰,可近萬元的學費又讓他們著實犯了愁,正當全家人一籌莫展之際,他們收到了膠州市慈善總會的救助通知書。在今年的“陽光救助工程”中,還有190名特困大學生也都像盧志偉一樣受到了救助。
不讓一個學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
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錯失救助機會而失學,膠州市慈善總會在膠州電視臺、膠州政務網、《金膠州》報刊等新聞媒體上提前進行宣傳;各鎮(辦)慈善分會在轄區內村(居)利用廣播、宣傳欄等有效形式對活動進行大力宣傳;教育慈善分會在學校內進行廣泛的宣傳。通過提前周密的宣傳工作,全市困難家庭的學子全部得到了申請救助的機會,無一遺漏。
膠州市“陽光救助工程”的救助標準為每名學生3000元。要求救助對象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除了必須是今年被錄取的全日制本科生之外,還必須是膠州市常住戶口并且家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或因天災人禍等造成家庭生活困難而無力支付學費。為確?!瓣柟饩戎被顒庸_、公平、公正,膠州市慈善總會組織教體局、審計局和各鎮(辦)慈善分會等相關部門,對申請救助的學生進行了逐戶走訪、調查核實,做到了應救盡救,并將救助名單在新聞媒體上進行了3天的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托起困難家庭的希望
“低保戶或特困家庭如果能出一名大學生,等他們畢業找到工作后,這個家庭就應該有希望了”,市慈善總會辦公室主任高玉潔說。
家住膠州市鋪集鎮的李亮亮,在今年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被棗莊學院錄取。通過慈善總會的走訪調查了解到,他的父親幾年前因遭遇車禍治療花去了巨額的醫療費,母親也因多年的勞作落下疾病。面對家庭的困境,李亮亮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當看到爭氣的孩子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全家人喜極而泣。他們心懷欣喜的同時,又滿面憂愁,學費怎么辦?就在全家久違的笑容又將消失時,膠州市慈善總會及時開展的救助大學生活動幫助了他,送來了3000元助學金?!白鳛橐粋€困難家庭,這些年來,政府和社會給了我們太多的幫助,我們也一直希望改變命運,回報好心人,孩子能上大學,我們全家都覺得有了盼頭,心里也亮堂了”,李亮亮的母親說。
八年來碩果累累
“我市的陽光助學工程從2002年開始實施,我記得很清楚,第一年救助規模為幾十人,以后逐年增多,今年更是達到了191人”。市慈善總會辦公室工作人員崔金鳳說。
膠州市慈善總會開展的特困大學生“陽光救助工程”、“周行一善”等救助活動,不光使越來越多的人得到了愛心救助,而且越來越深入民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到慈善事業中,紛紛奉獻愛心,全市形成了濃厚的慈善氛圍。200g年,“慈心一日捐”活動募集善款871萬元,2010年,“慈心一日捐”活動募集善款1037萬元。正是有了許許多多愛心人士的無私奉獻,才有了寒門學子的夢想成真,才有了特困家庭的生活希望。8年來,“陽光救助工程”已累計救助特困大學生近千人,發放救助金近300萬元,為貧困而優秀的學子撐起了理想的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