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件介紹
2009年1月19日,全國人行系統組織開展內控安全檢查,人行麗江市中心支行在全轄內控安全管理檢查中發現某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賬戶與人行不符。據查,2008年3月20日,云南省麗江市某商業銀行票據交換員馮某代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錄入員王某的班,馮某利用其既做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錄入員又做同城票據交換員之機,偽造200萬元虛假進賬單,將資金劃到馮某弟媳的工行賬戶。2008年12月2日,馮某冒用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錄入員王某的操作員號和密碼,采取同樣的手法將200萬元劃轉到馮某弟媳的工行賬戶。2008年12月11日,他故伎重演,又劃100萬元到馮某弟媳的工行賬戶。月末他采取壓票,推遲入賬、涂改對賬單等手法使該行存款準備金賬戶的余額與該行在人行的存款準備金賬戶的余額保持平衡。馮某累計挪用該行在人行存款準備金賬戶資金500萬元用于炒股,案發后歸還了210.55萬元。
二、案件分析
(一)商業銀行方面的問題
這個案件暴露了該商業銀行內控管理上的重大漏洞以及諸多違規操作行為。
1.操作員管理不力。該行放松了員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對員工內控管理懈怠。同城清算是銀行資金的重要出口,資金清算金額大,往來頻繁。該行讓同城票據交換員馮某去代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錄入員的班,這兩個崗位是相互制約的,如此安排嚴重違反了內控管理規定。提出資金“一手清”,缺乏制約,風險非常大,給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2.密碼保管不善。2008年12月2日馮某冒用該行同城票據交換系統錄入員王某的操作員號和密碼,將該行提出交換清單金額430.71萬元篡改為630.71萬元,偽造進賬單將虛增200萬元通過同城票據交換劃轉到馮某弟媳的工行賬戶。其中,盜用密碼未說明具體情形,這有三種可能,一是王某的密碼保管不善或密碼設置過于簡單,給馮某竊取了。二是2008年3月20日,馮某代王某的班就是使用王某的密碼進行操作的,王某的密碼未定期更換。三是該行日常管理較松散,業務相互代辦,不分彼此,給馮某作案提供了可能和便利。
3.印章加蓋不全。通常轉賬支票與進賬單是配套使用的,記賬員記賬后要將提交他行的進賬單加蓋單位業務公章。票據交換員提出交換時要加蓋同城票據交換章,這是重要的內控舉措。而偽造虛假進賬單未加蓋單位業務公章,否則,就是與保管業務公章的人員聯合作案。未加蓋業務公章的進賬單提入工行,工行接受并入賬,說明工行柜面審核不嚴。
4.存在壓票現象。從2008年4月至12月馮某采取壓票不入賬的形式,使該行月末賬面余額與人行相符。該行壓票現象長期存在,違反支付結算規定。掛賬資金賬務處理不及時既延長客戶資金到賬時間,影響了客戶資金的周轉,也弱化了事后監督的效果,同時,還給作案人員掩蓋犯罪事實提供了途徑。
5.內部監督形式化。由于該行網點有關人員未將記賬憑證與同城清算差額報告表及留存的提出票據清單認真核對;事后監督人員審核時未注意會計事項的相關性,對提出資金未與付款憑證逐筆勾對,導致虛增提出200萬元未被及時發現。
6.月度對賬走過場。對賬單由同城票據交換員在開戶行和開戶單位之間傳遞,馮某篡改對賬單余額,然后將印章涂蓋在篡改過的地方,說明未換人對賬,票據交換員擔任對賬工作是嚴重違反內控制度的。2008年2月賬務核對不符,該行簽章確認核對相符;6月馮某采用壓票手段,仍然相差10元,但該行又簽章確認核對相符。該行對賬工作走過場,致使馮某一年之中三度作案成為可能。
(二)人行方面的問題
案件雖發生在商業銀行,但從發案到發現,時間將近1年,人行作為開戶行在管理和操作方面也存在問題,并負有一定的責任。
1.會計制度方面的缺陷。《中國人民銀行會計基本制度》僅要求人行按月向開戶單位發送余額對賬單進行對賬,必要時可與開戶單位進行面對面對賬。未明確規定要提供分戶賬給開戶單位核對發生額。該制度將對賬權限給了開戶單位,未詳細規定開戶行定期對賬的責任和義務。制度上缺陷給對賬工作留下了漏洞,而僅僅核對余額無法防范挪用資金的現象。
2.定期對賬工作的漏洞。人行對賬單余額欄只有小寫金額,容易涂改,不易發覺,如:馮某通過涂改3月份對賬單余額,該行簽章確認核對相符。按慣例人行季度一般要開展面對面賬。6月份馮某采用壓票手段,存款準備金賬戶仍然相差10元,該行又簽章確認核對相符。人行季度上門對賬卻未發現差錯,也是難辭其咎的。而且,對賬回單收回后,營業網點和事后監督人員未認真核對,否則涂改對賬單的行為及其動機將早日發現。
3.票據交換系統的落后。同城票據交換系統是目前運用最多、使用最廣泛、最廉價的清算系統。但該系統的版本不一,大多由各省自行開發,系統的安全性存在較大隱患。該系統與會計、國庫的核算系統及商業銀行的核算系統不相銜接,提出、提入資金都必須重復錄入,既影響了資金周轉速度,也給同城票據交換員作案預留了較大的空間,同時,給監督和防控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4.雙方信息交流的不暢。支付結算管理由人行會計財務部門,具體操作在會計營業部門,支付結算檢查大多由會計財務部門組織。除了對賬、同城票據交換這兩種渠道外,在信息數字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未建立和開通更有效信息交流平臺,會計營業部門與開戶單位信息交流不暢,2009年以前相互之間賬務查詢只有通過電話聯系,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均值得商榷。
三、對策建議
這一案件啟示我們:人行管理著巨額的基礎貨幣,既要有效地防范內部風險,為開戶單位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安全的服務,也有責任對開戶單位資金安全提供高效的外部制約和監督。
1.規范賬務核對。將《會計基本制度》有關對賬的內容進行修改完善,要求人行每日與開戶單位進行賬務核對,人行月度除提供對賬單外還要提供分戶賬給開戶單位核對發生額;明確要求開戶單位換人進行賬務核對或由會計主管進行對賬。月度余額、對賬單應增加大寫金額欄,發生額不符時要逐筆查清并列明。
2.統一清算系統。開發全國統一的、安全高效的同城清算系統;或者以大額、小額支付系統代替同城清算系統,降低清算費用;實現同城清算系統與各行的會計核算系統最大限度信息兼容、數據共享,減少崗位設置和數據重復錄入,提高工作效率。
3.嚴格內部監督。我們要從中吸取教訓,不斷規范事中、事后監督流程,明確監督責任。柜面監督要嚴格把關,提入業務一定審核憑證使用是否符合規定、憑證上是否有提入行的業務公章和票據交換章。提出業務一定要將轉賬支票與同城提出資金清單逐筆核對賬號、戶名、提入行是否相符;事后監督要逐筆勾對發生額,核對余額,要復核憑證與憑證之間勾稽關系,要查清資金來源。否則,難以發現問題和風險。
4.拓展信息交流。建立現代化的日常信息交流平臺,或將今年推廣的對賬系統增加信息交流渠道,將人行支付結算規定和要求及時傳達到開戶單位,開戶行或開戶單位之間每日核對賬務,結算工作中發現問題或疑問可以及時通過系統反饋到對方,對方要限時回復。由會計營業部門組織或參與支付結算檢查,及時掌握開戶單位執行結算紀律和存放入行資金的安全性、準確性,對開戶單位無故壓單、壓票等違反結算紀律行為進行嚴肅處罰。
5.加強內部控制。商業銀行要強化員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強崗位交流,開展思想動態排查,并將員工操作的合規性與業績考核掛鉤。會計主管或部門負責人要明確崗位職責,合理安排人員代班,杜絕違反內控原則的兼崗行為。要定期檢查密碼、公章的保管使用情況和掛賬資金合理性,嚴格結算紀律,避免壓單壓票現象發生。要主動參與對賬或適時檢查對賬工作開展情況,嚴控內控漏洞和風險。
(作者單位:人行宜春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