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歲離休老干部龐雨水,在解放戰爭中曾為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當過幾年貼身警衛員,他在近距離接觸和護衛彭德懷將軍時,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到彭老總錚錚鐵骨、叱咤風云、坦蕩磊落的大將風范,深深為之感動和欽佩。最近他接受筆者采訪,回憶起那段經歷仍記憶猶深——
一
龐雨水14歲時參加抗戰,從事武工隊少年地下情報工作。他在日軍占領了他的老家曲陽縣以后,受我黨委派到日本人辦的“少年學校”學習,當了一名情報員,為武工隊搜集情報。后回到縣大隊騎兵團。
1942年年底,龐雨水跟隨部隊來到延安,參加了大生產運動。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宗南的軍隊又開始圍剿延安。黨中央調來彭德懷的西北野戰部隊保衛延安。當時,龐雨水在教導二旅二團部給政治部主任當警衛員。
1947年秋的一天,政治部主任對龐雨水說:“組織上給彭德懷司令員配警衛員,你的政治條件、身體和頭腦都很好,我們決定讓你去。說心里話我也舍不得,但這是組織的決定,任務重且光榮,你去吧!一定要保護好彭總的安全!”
龐雨水回憶說,初到彭總的警衛排時,他被分到內衛班,天天在彭總的身邊。那時,保衛延安戰場移動性很大,彭總的指揮部也隨著戰地變化而頻頻轉移。龐雨水發現彭總很嚴肅、很嚴厲,很少有笑容,而且還有點倔,到哪里去不事先打招呼,不管警衛員在沒在身邊,說走就走。所以,龐雨水他們后來就格外留心,一刻也不敢離開他。
彭總的性子直是直,但對排以下干部從不批評、不訓斥;而對連以上干部卻要求很高,很不客氣,很嚴厲,有時會發火訓他們。雖然大家都有點怕他,但從心底里很尊重他,這是敬畏。彭總常對干部們說:“干部如果不勇敢、不帶頭往上沖,就沒資格指揮戰士!打勝仗就不可能!”他治軍非常嚴格,所以部隊紀律嚴明,戰斗力很強,經常打勝仗。對此,毛主席很欣賞、很佩服他,夸他是“橫刀立馬”讓敵人聞聲打顫的“彭大將軍”。
生活方面,彭總卻很不講究,穿著非常樸素,有時甚至看上去有點破和臟。他從來都是光頭,說這樣簡單,洗頭方便。有一次,他脫掉一個警衛員的帽子,發現這個警衛員留了個小平頭,就說:“你留這個干什么?”對方回答:“保護腦袋。”“剃了去!”彭總嚴厲地說,他認為這不樸實,因為那時部隊的干部戰士絕大多數都是光頭。那個警衛員就乖乖地剃成了光頭。
彭總的性情是外剛內柔,對戰士及窮苦老百姓非常好。當時條件差,兩三個戰士蓋一條破薄被。彭總粗中有細,有深夜查警衛員鋪的習慣,常給這個拉拉被子,給那個掖掖腳底的,生怕戰士們凍著。有一次打仗繳獲了一些被子,也分給警衛排幾條。不料,晚上彭總查鋪看到其中有一條鍛被,就訓了分發被子的干部,嚴厲地說:“我的警衛員也不能搞特殊,馬上交公!”還有一次,部隊在一個村子里給老鄉演戲,還沒開戲,老鄉們就早早蜂擁而來。龐雨水他們為了維持秩序,擋了擋一個勁往前擠的老鄉,被身后的彭總發現,受到嚴厲訓斥:“什么共產黨員,這么做群眾工作?!”龐雨水說:“還沒開戲嘛!”彭總說:“沒開戲也不能這樣!”
龐雨水說,在那些東奔西走,幾乎天天打仗的日子里,彭總吃得非常簡單,常是一碗稀飯、幾個饃片就是一頓飯,比戰士們都簡單。戰時極少有肉,偶爾菜里放點肉,他就追問“哪來的?”不吃,理由是“我胃不好。”其實,他是要和戰士們同甘共苦,再就是怕花部隊本來就很少的錢。偶爾給他吃個黃瓜、韭黃什么的,也要把司務長叫來,追問多少錢一斤。他還經常叫司務長當面給他算自己的伙食賬“超了沒有”。這讓龐雨水這些身邊的警衛員們很是心疼,擔心他會把身體搞壞。
二
龐雨水回憶道,在延安跟隨彭總打防御戰沒多久,全國戰局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人民解放軍轉入全國大反攻,西北野戰軍也將轉入外線作戰。當時,我軍糧草十分缺乏,為了解決這一突出矛盾,中央決定由彭德懷指揮,先拿下宜川這個糧草、武器充足的地方,以補充我軍的給養,同時打開軍事反攻的突破口。瓦子街圍城打援戰役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拉開的。
“瓦子街在一個南北川道里,地勢十分險惡,川道東西兩邊都是山。”龐雨水說。黨中央指示彭德懷,利用胡宗南急于拿下延安的心理,誘敵進入我軍在瓦子街布置好的伏擊圈。彭總當時的判斷是,我軍圍住宜川縣城后,敵人增援的路線可能有3條,他部署:用兩個縱隊攻打宜川城,3個縱隊分別在接近宜川城的3條大川里設防,無論敵軍走哪條路線,都先放其深入,然后以1個縱隊截其退路,其他縱隊快速形成兩翼夾擊,對敵人實施“布袋戰術”。
1948年2月26日,我軍猛攻宜川城,守敵第二十四旅旅長張漢初向胡宗南電告求援,胡宗南急令第二十九軍軍長劉戡率領其整編王應尊第二十七師、整編嚴明第九十師,共計1個軍部、4個旅、8個團的兵力趕來增援,27日進入瓦子街地區。28日,大雪紛飛,天氣寒冷,敵援軍繼續東進。29日,我軍以機動防御之勢,誘敵深入至宜川城西南鐵龍灣地區才開始猛烈進攻,同時攻占瓦子街,殲滅敵整編第九十師師部,切斷了敵人后路。此時,敵軍發覺已全部被我軍包圍,劉戡企圖集結隊伍突圍,向南退逃。在瓦子街東南山高地,發生了激烈、殘酷的爭奪戰,敵我爭奪多達30多次,激戰終日,我軍最后奪回高地。殲敵1500多人,但我軍七一四團也傷亡了1700多人,二營營以下干部無一生還,團長任世鴻、參謀長武治安壯烈犧牲。經29日的一整日激戰,我軍將敵人壓制在喬兒溝、丁家灣和任家灣狹小地區,形成“鐵桶合圍”之勢。3月1日拂曉,我軍在持續5天沒休息的情況下,四面合圍發起總攻,敵人潰不成軍,四處逃竄,全部被殲。第二十九軍中將軍長劉戡用手榴彈自殺身亡,第九十師中將師長嚴明被擊斃。3月2日,我軍對宜川城發起總攻,將守敵全部肅清,宜瓦戰役宣告結束,創下了西北戰場空前大捷,為整個戰局勝利奠定了基礎。
龐雨水說,在指揮瓦子街戰役中,彭總還是那樣,不顧危險,想到哪兒去,一出門就走。有一次,天下著大雪,他身邊就龐雨水一個警衛員,可也沒帶,徑自到前沿看地形去了。龐雨水發現后,馬上追了出去。到了那里,彭總走來走去,看了地形和我軍的部署后,叫龐雨水去給一縱隊傳達命令。龐很為難,不敢走,心想:我不能去啊,我走了首長危險啊。再說,一縱隊在哪,他也不知道,當時部隊分散在滿山遍野的,而且天色又黑。
“在部署和指揮瓦子街戰役前后那半個月里,彭總心里其實是很沉重的,整天擰著兩道濃眉,晚上不怎么睡覺,不是和各縱隊首長商量戰事,就是到各陣地去檢查兵員部署,要么就是躺在炕上眼睛直瞪瞪地看屋頂想事兒……”龐雨水說,“他知道這個戰役是多么重要,毛主席、朱總司令們在等著聽他的好消息哩!他其實壓力是很大的。”戰斗打得十分艱苦,還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結束戰斗。因為,當時通訊條件很差,敵軍情況不是很清楚,生怕一拖,敵軍若增援兵力,就會前功盡棄。龐雨水回憶道,當時開會很簡單,叫誰誰來,說完就走。彭總講話也非常簡單、沉著,有一種深思熟慮、穩操勝券的感覺。龐雨水記得,二縱隊的王震來的次數多一些,他與彭總私交好,來了敢跟彭總開玩笑,還敢翻彭總的桌子,彭總不會跟他急,還喊他“王胡子”。彭總對龐雨水說過,“王胡子”很勇敢,不報告就打仗,仗仗勝,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瓦子街戰役之后,彭總的西北野戰軍挺進關中,解放了彬縣等城鎮,接著又經歷了寶雞戰役、扶眉戰役和荔北戰役等,一路打勝仗進攻到蘭州,去圍剿馬步芳部隊。
三
蘭州,北臨黃河,東、西、南三面環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時期就構筑了國防工事的蘭州城,被國民黨馬步芳守軍自詡為“不可攻破的鐵城”。
攻打蘭州時,龐雨水已是警衛排長、彭總的貼身警衛。他回憶道,當時彭總在戰前動員中說:“馬步芳真是夜郎自大!他想在蘭州消滅我們,好吧,咱們走著瞧,看誰把誰消滅在蘭州!”彭總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確定了“攻取南山為戰略之重點、迂回右翼奪取黃河鐵橋為全殲守敵之關鍵”的戰略決策,決定以3個兵團的兵力攻打蘭州。
龐雨水說,1949年8月21日拂曉,我軍從東、南、西三面同時對蘭州外圍的據點發起炮擊,進行試攻。但敵人憑借有利地形發起反攻,使我軍傷亡2500多人,彭總果斷下令停止攻擊。總結教訓后,25日拂曉,我軍動用5個軍的兵力,發起第二次攻擊,數百門火炮猛烈地向敵陣地開火。龐雨水說,當時,戰斗異常慘烈,彭總親臨前沿陣地指揮部隊進攻敵防守主陣地沈家嶺。沈家嶺是蘭州南大門,號稱“蘭州鎖鑰”,拿下沈家嶺,不僅可打通入城通道,還能直搗西關什字,控制“馬家軍”西逃的惟一退路——黃河鐵橋。龐雨水說,彭總當時果斷下令:“沈家嶺必須最先拿下!這個任務就交給在扶眉戰役中榮立戰功的一野二兵團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三十一團不負眾望,很快拿下了沈家嶺,但傷亡十分慘重,全團只剩下300多人,團長王學禮身先士卒,在與敵人的拼殺中壯烈犧牲。
26日凌晨,因主陣地失守,狗娃山等處的敵軍全部潰退。我軍直插西關,發起猛攻,很快占領了橋頭陣地,控制了黃河鐵橋,切斷了逃敵退路,蘭州“馬家軍”成了甕中之鱉。激戰至當日12時,我軍殲滅守敵共4萬多人,解放了蘭州。蘭州戰役,消滅了馬步芳集團的主力,是我第一野戰軍在1949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的城市攻堅戰,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關鍵、最激烈的一次決戰,并打通了進軍青海、寧夏和河西走廊的門戶,為新疆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解放鋪平了道路。馬步芳知大勢已去,于27日從西寧乘飛機逃往重慶。
龐雨水說,在攻守鐵橋的激烈戰斗中,因一輛彈藥車爆炸,造成黃河鐵橋嚴重毀壞,我軍過橋追擊逃敵成了問題。為了盡快指揮修好鐵橋,彭總把駐地從三愛堂(馬步芳的長官公署)搬到距鐵橋很近的澄清閣。當晚深夜就視察了被炮火毀壞的鐵橋,下令:“要盡快想辦法修好橋,讓部隊過河追馬匪。”他讓甘肅省委書記羅揚實連夜找來了設計建造興隆山別墅和蘭州第一座樓房西北大廈的地下黨員、建筑工程師任震英,把任務交給了他:“鐵橋炸壞了,要請你修好它。草鞋沒樣,現打現想。”天剛透亮,200多名工匠和技術人員就已集結到了橋頭,二兵團也派來500多名士兵幫助修橋。修橋期間,彭總無論白天、晚上多次到修橋現場察看,告訴任震英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橋修好,人手不夠,要多少給多少。第5天,橋板連接起來了,步兵開始過橋;第7天,橋的加固全部完成了,炮車、彈藥車也可以駛過了。彭總高興地站在橋上,緊緊握住任震英的手說:“你們把橋提前修好了,要得,要得,立了大功了!”隨后,彭總為他們開了慶功會。
龐雨水說,彭總在蘭州期間,曾多次邀任震英一起吃飯,邊吃邊談工作。彭總對任震英說:“現在蘭州回到了人民手中,你作為共產黨員工程師,要把這座城市建設好。”當聽說蘭州連一張地形圖都沒有時,彭總立即下令從南京調來一個測量隊,很快繪制完成了蘭州的大比例尺地圖,后來又編制了蘭州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城市規劃。
蘭州解放時還有一件事讓龐雨水印象深刻。他說,部隊入城那天,蘭州十多萬民眾傾城出動,夾道歡迎子弟兵。這時,天上突然出現兩架國民黨飛機,彭總當即下令:“給我打下來!”我炮兵馬上開炮打中1架,另1架嚇得立即逃走了,全城民眾都歡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