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召開2010年度工作會議。會議總結了2009年工作,部署2010年主要工作。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在會議講話中,強調北京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及北京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2010年,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目標是:將力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8%左右,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0%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和水耗降低5%左右。信息化總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等重點區域的信息化程度率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進一步凸顯北京經濟發展高端、高效特點。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發展,成為2010年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的鮮明主線。北京產業調整和振興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為實現這些目標,2010年,北京北京將進一步加大產業發展力度,著力抓好一批重大項目,落實產業調整振興方案,更加注重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更加注重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以重大項目促產業調整振興
茍仲文副市長在講話中強調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大項目強大的產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和產業集群聚集效應,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大動力和發展支持。他說,大項目提供大平臺,吸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資金在此聚集并發揮效應。 在2010年經濟和信息化工作中,北京將狠抓重大項目。以推進重大項目為載體和抓手,落實產業調整振興方案,加快重點產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帶動,建立一系列專業化園區,打造具有整體競爭力的產業鏈,占據產業發展高端。
北京市經信委主任朱炎在工作報告中說,北京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南城發展等重大機遇,為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等產業創造廣闊發展機遇。2010年,北京經濟和信息化工作要抓住3G發展、寬帶建設、三網融合、農村信息化、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機遇。北京要圍繞促進重點產業發展,面向國內外優勢產業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人適合首都特點和要求的重大高端產業項目,促進投資增長。集中力量推進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全力協調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切實解決項目落地難問題。對北京來說,狠抓大項目,但對大項目又有所鑒別與篩選,只有那些真正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產業調整方向,具有強大的產業鏈帶動效應和產業集群聚集優勢的項目,才會落人視野。
重大項目是北京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振興的重要牽引力。北京在加快重點產業調整振興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將通過高端大項目的入駐,有效推進建設一系列重要的專業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引進高端項目、是抓大項目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數字電視產業鏈領域,2010年將推進以京東方八代線為核心的數字電視產業園建設,引進數字電視整機、TFT-LCD制造裝備、芯片設計和集成電路產業。
在汽車生產領域,將以購買薩博汽車技術為契機,把自主品牌、自主創新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統籌起來,推出北京的乘用車自主品牌。落實越野車新產品引進生產,建設乘用車基地。繼續推進福田中重卡二工廠、多功能車工廠、戴姆勒合資等五大項目。以福田康明斯、京西重工等項目為抓手,在關鍵零部件領域實現突破,促進房山高端汽車零部件基地建設。
在軌道交通設備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制定北京軌道交通設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迅速做大做強城軌交通產業。推動三一重工北京制造中心、和利時控制與自動化系統產業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或達產,加快建設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等特色裝備產業基地。
在石化產業領域,加速推進燕房合作,加快建設中石化相關產業項目,完善配套產業招商。
在都市型產業領域,支持都市型企業集聚發展,做大做強食品和服裝紡織產業,組織企業開拓國內外兩大市場,推進時尚設計廣場和工藝美術發展平臺建設。
通過一系列高端大項目在關鍵產業領域的推進達產,北京經濟的增長基因將發生改變,高端、高效的特點進一步確立和突出,而產業結構調整的部分使命也將在這一過程中相應完成。
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行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是北京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朱炎說,要發揮首都科技優勢,重點發展信息網絡,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生物和醫藥,航空航天,生產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信息網絡方面,2010年北京要大力支持以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為核心的大唐產業園,以京芯半導體WCDMA關鍵芯片為核心的“移動硅谷”產業園建設。支持同方、太時芯光等一批LED項目,繼續完善集成電路設計、封裝、裝備材料和封裝測試產業鏈,鼓勵大型計算、大型存儲、新型顯示等新興產業發展。
在新能源產業上,2010年要加快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扶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北京真正做成新能源產業的原始創新基地。以石化新材料產業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
在軌道交通上,培育國內領先的中低速磁懸浮交通設備產業,落實磁懸浮關鍵部件在京發展方案。
在醫藥產業領域,北京將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跨越發展工程,提升“京藥品牌”整體形象,加快化學藥國際化進程,打造數字醫學影像平臺,推進現代中藥產業集群,壯大疫苗,診斷試劑及基因藥物產業規模。
在農業產業領域,新技術的應用帶來新氣象。信息技術將積極向籽種、工業生物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滲透。
在航空產業上,北京將以中航發動機項目為契機,加快建設航空航天產業園,培育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加快工業設計、產品研發、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咨詢、工業旅游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如果說產業結構調整更多是找準定位,理順產業發展關系,則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明確方向和動力,北京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上的努力將為北京未來經濟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整合產業要素完善發展環境
2010年,北京將對重要產業要素進行整合,進一步理順關系,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在產業布局上,北京將根據北部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帶和南部建設現代制造業新區的部署,研究出臺產業布局指導意見。在北部高新技術產業帶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推進首鋼搬遷工作,推進首鋼在京產業轉型發展,落實千億產業發展規劃,加快首鋼工業區啟動區規劃改造和產業替代,支持永定河水岸經濟帶建設。大力推進開發區、專業化產業基地、生態工業園區,生態涵養發展區共建基地建設。研究城區工業遺產資源保護、開發和再利用,推進產業替代和轉型升級。
同時,支持產業投資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2010年北京將整合全市各類產業支持資金。加大政府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信息化方面的投資力度,加大產業投資比重,積極引導民間投資。支持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發展。同時,要把自主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0年,北京將在重點突破10項關鍵技術,轉化10項重點科技成果等方面努力,打造中關村產業品牌。協調推進物聯網、超級計算中心、云計算中心等重點工程,推進“感知北京”示范工程。組織實施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努力推動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大對自主創新產業的采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