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在懷柔區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雁棲湖畔,中科院研究生院新校區將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屆時,1.2萬名研究生和博士生將在這里求學、生活并開展科研活動。
2009年6月12日,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政府在懷柔簽署共建中國科學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合作協議。截至目前,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力學研究所、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等9個所(公司)的15個項目進入科教產業園區。
“亞洲一流”的研究生院扎根,“國家隊”科研院所批量入駐,高端科技企業加速集聚,這使得懷柔區打造中國新的“科技城”的藍圖初步顯現。
中科院與中關村的選擇
“懷柔區將加快發展科技研發服務業,完善科教研發服務體系,通過搭建科技研發、創業孵化、成果轉化等平臺,把懷柔打造成中國的‘科技城’,這對轉變我區經濟增長方式,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建設京郊經濟強區具有重要意義。”
2009年12月28日,在懷柔區人大會議上,懷柔區區長池維生就懷柔科教產業園區發展情況及未來規劃等問題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據介紹,2006年底,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懷柔奠基建設,預計2011年校區建成后,將有1.2萬余名研究生、博士生和1200余名教職工在此從事學習、教學、科研活動,每年約有500名博士后、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來此進行學術交流。
對于中科院研究生院雁棲湖新校區的整體建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士曾指出,新校區的建設目標是要精心打造成為“亞洲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生院。早在2004年3月,國務院科教領導小組會議決定,立項建設中科院研究生院新校園,選址北京市懷柔區。
2008年,懷柔區與中關村科技園區達成合作,在開發區建設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基地占地4.91平方公里。雁棲開發區被列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序列后,將和中關村“一區十園”同樣享受中關村的相關政策。
2009年6月12日,中國科學院與北京市政府在懷柔簽署了《共建中國科學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合作協議》,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與中科院院長路甬祥共同為科教產業園揭牌,這使得科教產業園區上升為院市合作層面。今后,懷柔區將大力推進科教產業園區建設,將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學術中心,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并匯聚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實力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最終將園區建設成為國家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示范基地。
池維生說,目前中科院研究生院已開工建設,第一批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力學研究所、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等9個所(公司)的15個項目已確定進入科教產業園區,共占地890畝,總投資額23.41億元,規劃未來園區總產值將達300億元。
池維生介紹,由于懷柔區引進的這些項目大多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重點實驗室項目和以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為主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項目和企業作為科技研發產業的技術源頭,必將在懷柔產生強大的孵化效應。
科教產業群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隨著中科院研究生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等一批國家級科研院所紛紛在懷柔入駐,近60家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及研發中心紛紛在此落戶投產,科教產業已成為北京懷柔新的經濟增長極。
如今,中科院北京懷柔科教產業園區的建設,吸引帶動了多家科研項目來此聚集。2008年,僅雁棲經濟開發區內已投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總產值就達25.65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7.95億元,拉動園區產值增長4.8個百分點。
雁棲經濟開發區現有國內外知名企業300多家。從2008年開始,雁棲開發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出“一區四園”規劃,即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生命科學產業園、中關村雁棲高新技術創新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園。目前,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粉末新材料產業基地、安東石油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已經落戶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
為優化服務拓寬創業通道,懷柔區科技研發服務中心2007年掛牌成立,為科技研發類企業提供政策扶持、行政支持,成為專門服務于科技研發企業的平臺。為大力推進科教產業發展,懷柔區已在土地空間、市政、生活、商務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配套建設。2006年,懷柔區拿出近億元的財政資金用于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企業在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扶持。2007年又通過發放特殊津貼、住房補貼等多種方式,對在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等領域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給予獎勵。
懷柔區科教研發產業下一步如何發展?池維生表示,根據科教產業園產業發展方向和土地等資源條件,懷柔區將綜合考慮、有選擇地分期引進科研機構和研發項目。
在未來的幾年內,科教產業園仍處于初期集約建設階段,對開發區的經濟貢獻還不夠大。因此,懷柔區在吸引中科院相關院所入駐的同時,將加大吸引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佳的院所實體項目落地,如科技公司等,加快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使之轉變為推動開發區經濟總量提升的主要動力,將開發區推向發展快車道。
另外,懷柔區還將大力引進中青年學科領軍人物和工程研發類項目主要負責人,優先引進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和跨國公司工作背景的人才,大量引進年輕的科研項目骨干人員,推動加快研究生院的建設,形成一體化發展,為創新研究和產業孵化提供強大的人力儲備。
在構建產業孵化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孵育高科技企業方面,懷柔區將創建科技企業孵化器,持續孵化、滾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引進科技中介企業,構建園區技術交流與技術交易信息平臺,提供全面、系統、專業的商務服務;吸引風險投資,促進高科技企業成長,加速產業發展進程。
池維生強調,懷柔在優化發展環境,注重功能開發,提升服務水平,建設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同時,將加強科教產業園“軟環境”建設,提升“軟實力”,建設教育培訓、科技中介、數據測試、信息咨詢等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構筑投融資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兩只手”的作用,采取多種籌資方式,實行企業化運作,多渠道籌措資金,吸引國內外風險投資公司加盟,多元化吸引資金投入,加快構建融銀行、風險投資、社會資金等為一體的投融資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