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后,2009年我國經濟已經出現短線指標觸底反彈、企穩回升的良好勢頭,但從以年度GDP為代表的整體經濟來看,我國經濟還處于下滑的狀態之中,經濟還運行在本輪經濟周期的下降階段。 我國2007年GDP增長率為13%,2008年GDP增長率為9.6%,剛剛公布的2009年GDP增長率為8.7%。由此看,雖然2009年成功實現了“保8”的目標,但與2008年相比仍然是在下降,整體經濟還是處于下滑的過程中。
我們認為,當前我國總體經濟并沒有實質轉好,2010年政府會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宏觀政策方向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一季度將實現整體經濟觸低回升
當前,世界經濟已經開始逐漸回暖,美國2009年三季度GDP增長率為2.2%,是美國經濟連續4個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增長。在國際經濟形勢轉好的情況下,2010年可能是我國整體經濟觸底回升的時期。2010年一季度GDP有可能超過2009年四季度的水平,這有利于經濟進一步走出底部,實現整體經濟觸底回升。
一季度是銀行貸款大幅度增加的時期。從歷史情況看,每年一季度商業銀行都有擴大放貸的需求和沖動。去年一季度新增信貸規模達到4.57萬億,占到全年新增信貸9.59萬億的47%左右。雖然央行在1月12日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但是商業銀行年初突擊放貸的情況不會從根本上發生改變。銀行信貸的大規模增加,會為經濟增長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有助于GDP的提升。
春節長假有效拉動內需。一季度中有春節長假,人們會更多地選擇外出旅游、購物、聚餐,對拉動內需、提高消費有很強的刺激作用,也給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增加銷量、擴大收入,有利于提高市場的活躍程度,有助于GDP的增加。 GDP同比基數較低。2009年年初是我國經濟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時期,2009年一季度GDP增長率下滑到了近年來的最低點6.2%,使得2010年一季度GDP的同比基數較低,有利于一季度GDP增長率的提高。
出口的復蘇對經濟增長有巨大的拉動作用。2009年9月之后,月度出口額的降幅已經開始收窄,12月份出口同比增長率已經開始轉負為正,當月出口值排在歷史第4位。出口復蘇的趨勢明顯,不但有利于一季度GDP的大幅提升,同時還是2010年經濟增長的最大推動力。
在2009年前三季度7.7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中,投資貢獻了7.3個百分點,消費貢獻了4個百分點,出口貢獻了-3.6個百分點??梢?,在2009年出口并未對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反而拉低了經濟增長率。在2010年,投資對經濟的貢獻度會有所下降,消費具有一定的剛性,我國整體經濟觸底回升的關鍵還是在于出口。投資和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估計會超過10個百分點以上,出口只要從負增長恢復為零增長,以年度GDP為代表的整體經濟就足以觸底反彈。
2010年我國難現通脹
2010年,我國可能存在物價上漲,但不會產生通貨膨脹。客觀地說,從1996年之后,我國就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通貨膨脹。
商品過剩有效抑制通脹。在1996年之后,在經濟連續下滑的情況下,我國的產能過剩,商品積壓,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越來越明顯,我國的經濟背景已經由商品短缺轉變為相對過剩。我國的經濟從滯脹交替變成了滯脹并存,集中體現這一特點的就是我國新世紀以來出現的兩次物價結構性上漲,這種物價的結構性上漲并不是真正意義的通貨膨脹。由于經濟背景的轉換,我國爆發單純性通貨膨脹的概率已經大大降低。2007年由于國際糧價不斷上漲傳導至國內,引起國內糧價上漲,導致CPI指數的不斷上升。2010年可能會存在物價上漲,但只要國際糧價不出現類似2007年那樣的大幅上漲,就不會出現全面的通貨膨脹,最多是物價的結構性上漲。
投資渠道多樣化緩解資金對消費品市場的沖擊。過去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足,投資渠道單一,大量剩余資金流人消費品市場,推動了物價的上漲。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和發展,投資渠道不斷增加,剩余資金對消費品市場的沖擊程度降低,對物價上漲的推動作用減小。
居民儲蓄傾向依然強烈。由于未來不確定性增強,我國社會中普遍存在居民被動儲蓄的現象。流通中的貨幣雖然在不斷地增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又被居民存回了銀行,投放出來的貨幣在流通領域中轉了一圈,又被銀行吸納,并沒有大量流向消費品市場,不會導致明顯的通貨膨脹。 2009年月度CPI連續9個月負增長,出現了明顯的通貨緊縮跡象。在經濟面臨著較大困難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擴大投資,刺激消費,努力使CPI在2009年11月剛剛轉負為正,全年CPI增長率為-0.7%。因此在短期內還不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宏觀調控更注重針對性和靈活性
在2009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上,政府提出要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強調了宏觀經濟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并提到經濟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運用。
2010年1月12日,央行決定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并不是貨幣政策轉向的標志,是在堅持原有貨幣政策方向下的靈活運用,貨幣政策的總體方針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們認為,2010年會控制貸款規模的過快增長,以減小貨幣過量投放給經濟帶來的通脹壓力,減少擴大放貸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隱患。貸款規模會小于2009年的規模但不會大量減少,政策和貸款的投向會發生結構性變化。在2010年,政策的靈活運用和微調會比2009年頻率更高,與2009年單純的政策放松相比會更加復雜。
在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會成為2010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如果說2009年是經濟發展的過渡期,是各項短線指標積累的過程,那么,2010年則是經濟發展的反彈期,經濟很可能會觸底反彈。 2010年經濟觸底反彈的意義重大,可能意味著2008年以來總體經濟下滑的階段結束,同時意味著新世紀以來這輪經濟周期結束,更重要的是意味著新的一輪經濟周期開始出現。這輪經濟周期的運行將會呈現全新的特點,即以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為主要發展方向。
由此看,2010年將是充滿希望的一年,是中國經濟崛起的一年。我們會共同見證中國經濟走出低谷,實現復蘇。